历史传统与现实走向:对“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思想状态”的考察与分析_中华民族论文

历史传统与现实趋向——“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国民思想状况”的调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凝聚力论文,中华民族论文,国民论文,状况论文,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世所公认的巨大凝聚力,从传统的角度上看,在于她形成了较成熟、完备及规范化的思想文化体系。当前,我们提出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如何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增强与提高的问题。而要使这方面的探讨具有科学性及可行性,关键的一环便在于对这两者及其关系的现状具有深刻的、准确的实证性了解。为此,我们于1994年2—6月,选取了广东省的广州市、东莞市、清远市三市,进行了调查。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根据这三个城市的情况和特点,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21份,有效回收率为82.17%。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从被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职业构成、政治面貌、性别比例、年龄状况上看,其分布都是比较全面的,基本上反映了民族群体的社会分层及构成情况,因而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是较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

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民思想状况两者本身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内涵极其丰富与复杂。在这次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中,我们主要选取了一些较为集中和关系密切的问题,着重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价值意识入手,对民族理想性格、民族精神的取向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下面,我们便根据调查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具体的分析。

1.民族自我意识

广义地说,民族自我意识包括了对民族价值、民族理想性格、民族精神等的认识与评价,在这里,为了分析和论述的方便,主要用于指称民族个体或全体成员对民族的自我认同和总体评价。一个民族,如果它的全体成员都能自觉地意识到大家属于同一个共同体,就必然会产生感情上的归趋倾向和行为上的亲和力,而且“如果它的全体成员都能够自觉地意识到本民族的尊严,有民族的自信心,就会团结一致,充满创造精神和蓬勃向上的朝气。倘若同其他民族发生利害上的冲突,就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对外。”〔1〕

虽然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总是“民”和“族”分列各义,但从古代开始,中华民族便形成了较强的民族自我意识。《诗经》说:“……惠此中国,以妥四方。……惠此京师,以妥四国。”《春秋公羊传》认为:“《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礼记》指出:“中国夷狄,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食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随着这种自我意识的深入发展,中华民族也逐渐建构起“中国云者,以中外分地域之远近也。中华云者,以华类别文化之高下”〔2〕的民族自我意识模式。在这样的民族自我意识模式中, “中国”与“夷荒”、“诸夏”与“夷狄”既有严格的区分和对应关系,也是其建构的轴心。以这种族称和地域概念的严格区分和对应为轴心所建构起来的中华民族传统的自我意识模式又必然表现为“择天下之中而立国”〔3〕的世界中心意识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4〕的天朝心态及我族优越主义。

自近代以来,随着中华民族苦难的被动应战式的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解决民族生存、民族凝聚、民族复兴等问题的迫切,中华民族传统的自我意识模式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世界中心意识、天朝心态,我族优越主义当然不可取,但不少民族成员又出现了如意大利人利玛窦所描述的“一旦真相大白,他们就越自卑”〔5〕的民族自卑心理, 甚至出现了民族虚无主义。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在放眼世界和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在中民族认识的参照系较为全面和健全的情况下,其自我意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1)在对“中华民族”概念及构成的理解方面, 认为只是“汉族”的只有29人,占3.5%;认为是“生活在中国疆域里的11 亿人民”的有103人,占12.5%;认为是“生活在中国疆域里的11 亿人民及海外华人”的有689人,占84%。 这说明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族体意义上来理解和使用“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也有部分人在国家或政治意义上来理解和使用,都是正确和科学的。而作为本世纪初“民族”概念从日文传播到中国而与“中华”复合用于指称“汉族”的“中华民族”概念的理解和使用,虽已不多见,但在少数人中仍有保留。至于对中华民族构成状况的理解和把握,绝大多数人的民族知识和认识也是正确的。在“请您随意写出居住在中国境内的55个少数民族的5 个名称来”这一问题的回答中,能准确、完整地填答的有776人,占94.6%;能填答几个(1—4个)的则只有45人,占5.4%。

(2)在对中华民族的总体评价方面, 既有传统的意识又有现代的取向,绝大多数人都是正确和合理的,具体参见表2。

表2:被调查对象对中华民族的总体评价

选项人数 百分比

是世界民族大家庭中古老而优秀的民族472

57.5

是世界民族大家庭中的劣等民族

162.0

与其它民族一样,只要奋起,定能赶上和超过其它民族293

35.5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374.6

根本没有希望30.4

从中可以看出,在对中华民族的总体评价方面,一方面,传统的中华民族自我意识模式中合理的内核(诸如民族自强、自信等)都被很好地继承下来,其中夜郎自大的成份或作为传统模式的极端反拨的自卑、虚无心态,已没有什么市场;另一个方面,把本民族放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看成是世界民族大家庭中与其它民族平等的一分子,并展开对本民族的认识和评价的现代民族自我意识,也正在健康地成长着。

(3)对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自我体认方面, 感到“很自豪”的有647人,占78.8%;感到“很遗憾, 如能选择的话则不愿作为其一名成员”的有28人,占3.4%;感到“没办法,只好认命”的有26人,占3.2%;感到“无所谓”的有120人,占14.6%。 这不仅说明了绝大多数中华民族成员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及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归趋倾向,而且也进一步证明了前述的民族自我意识模式的变化。

2.民族价值意识

民族价值意识主要指民族成员对民族利益、民族统一、民族前途等在价值关系上的认识与评价,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思维定势。民族价值意识强说明民族成员有较高的认同取向和归属感,反之则表现为较强的疏远感和离散状态。

中华民族之所以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与其较高的民族价值意识及其对民族成员的薰陶和内化、积淀是分不开的。历史地看,中华民族是在保留了原始氏族社会的父家长制的血缘纽带的基础上走向文明社会的。这种途径决定了中华民族在走向文明社会之后,必然建构起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历史结构模式,反映到价值意识的建构与取向上,必然形成一种以群体为本位、以整体为取向的社会价值意识。在这样的社会价值意识模式中,家庭(或家族)、民族、国家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个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家庭(或家族)、民族、国家的需要;个人或个体价值,只有把它放在与他人(诸如家族、等级)的不可分割的系统中并同化到他所属的社会背景中去才能体现和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中的上述民族、国家价值意识对于其凝聚、统一是十分有利的,在这样的价值意识的薰陶和内化之下,统一是正常的,分裂是不正常的;以国家分裂为忧,以江山统一为乐则成了天经地义的政治价值取向。

自近代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与其它传统观念、意识一样,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价值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1)在处理个人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的关系上,一方面, 传统的民族和国家利益、大义为先为上的价值意识和取向得到较好的继承;另一方面,“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个方面”、“不能只顾一头”的现代民族和国家价值意识也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人们对个人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和处理,也有了更深层、更辩证的理解,具体参见表3。

表3:在处理人个与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关系问题上,您认为

选项人数百分比

个人利益必须服从民族和国家利益

414 50

民族和国家利益必须服从个人利益21 2.5

民族和国利益的损失大,就服从民族和国家利益 48 5.8

个人利益损失大,就服从个人利益 6 0.7

必须两者兼顾,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时,必须考虑 332 41

个人利益;在争取个人利益时,必须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

(2)在对民族和国家的忠诚程度方面,与民族价值意识相适应, 被调查对象也表现出较高的民族认同和忠诚意向,表现出对本民族的较强的归趋和凝聚取向。这可以从如下数据得到说明:同意“如果国家和民族使您失望,您就有理由不爱它”的有171人,占20.9%, 不同意的则有650人,占79.1%;同意“如果民族和国家使您失望, 您就有理由背叛它”的有45人,占5.4%,不同意的则有776人,占94.6%,而对于“若有机会留在美国”的选择上,表示“在那里定居”的有121人, 占14.8%,表示“赚几年钱再回来”的有181人,占22%, 表示“不愿长住,只作为旅游”的有339人,占41.2%,表示“不想去”的有60人, 占7.3%,选择“其它”(选此项的被调查对象在所用的具体回答中, 大多也表示“去学习些先进的科学文化,然后回国,以更好地投身于民族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的有120人,占14.7%。

(3)在对民族和国家的统一和未来发展价值方面,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人都有明确的认识和信心,但也有部分人表现得相当糊涂和模糊,例如在对“西藏的一些人企图把西藏独立出去,台湾也有人主张‘台独’”这些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上,虽然有722人,占88 %表示“反对”或“坚决反对”,但表示“无所谓”的仍有94人,占11.4%,表示“支持”则有5人,占0.6%,表示“无所谓”的人大多把“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作为一个公理来看待;在“您对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态度”上,表示“乐观”的有611人,占74%, 表示“悲观”的有23人,占3%,表示“不清楚”的有187人,占23%。

(4)在对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方面, 大多数被调查对象也能够把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民族、国家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在个体价值得到较好实现之后,也将致力于民族和国家价值的实现。例如在“您是否愿意当民族楷模”的态度上,表示“愿意”的有584人,占71%, 表示“不愿意”的有237人,占29%;在“如您成了大富翁”之后, 表示“更好地投资于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建设”的有650人,占80%, 表示“想方设法买个护照到国外生活”的有44人,占5.5%, 表示“到国外很好地旅游、享受一番”的有127人,占14.5%。

3.民族理想性格取向

民族性格也称民族性或国民性,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于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它存在于民族群体之中,为多数成员所拥有并反复出现,表征着民族在思想、情操、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与其它民族的差异。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便对理想人格进行了种种设计。从“皇者”到“大人”、从“内圣外王”到“君子”,其核心都在于道德自觉和道德修养,都在于忠、孝、仁、义、礼、信,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所设计和追求的是一种“片面道德力量型”的理想人格。

自“五四”前后东西文化论战以来,国民性的改造已引起国家的注意和重视。“五四”时期,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传统的民族性格的建构上的片面道德追求缺陷,因而希望通过对西方的“德先生(即民主)”和“赛先生(即科学)”的引进而加以改造,但这个时期的工作主要在启蒙方面。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向纵深发展,国民性的改造和任务提到了议事日程。事实上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国民性格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突出地表现在我们设计的“您认为理想的人格模式”的多项选择中,从中可以看出:

(1)与现代型人格相适应的进取、理智等人格特质已成为中华民 族对理想人格设计与追求的主流,分别占据第一和第二位。

(2)传统的勤俭、仁爱、忠孝这些人格特质则得到较好的继承, 分别占据第三、第四和第五位。而且都有半数以上的人加以肯定和选择,而中庸及作为传统与现代人格的极端对立面的嫉妒、屈从、欺瞒等人格特质则基本上遭到鄙弃。

(3)实用、 侠义等人格特质之所以能被相当一部分人所追求和向往,在于其具有世俗性的实质,这也说明了中华民族的理想性格模式正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4 )在对作为西方民族性格的典型表现的“功利型”人格的选择和追求上,只有56人,占7%, 这说明西方民族性格模式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并不大,中华民族仍在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和途径对本民族的性格进行设计和建构。

4.民族精神体认

民族精神或民族魂、国魂指的是特定民族历史地形成的,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为大多数成员所接受和奉行的思想、观点和原则。民族精神作为民族生存、维系、凝聚的灵魂,既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源泉,也是民族凝聚的核心机制和动力。

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人们存在着不同的概括和分析,有的根据《周易·乾·彖》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论述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或文化精神概括为“刚健自强”;有的根据《彖传》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论述,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概括为“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坤”即顺,“载物”即包容诸多物类,两相联系意指君子要包容各方面的人和意见,使他人和万物都得以各遂其生;有的则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概括为“大道运行观”,因为“形而上的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中国文化的最高精神”,“大道运行宇宙观和人生观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以‘道’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大道运行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作为稳定独立的文化价值体系还有一种超越个别时代和文化价值的性质”,“它在历史发展中已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价值模式或思维方式”〔6〕; 有的则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概括为一个体系或综合统一体,包括自强刚健、求是务实、谦和、宽容、民为邦本等精神〔7〕,等等,不一而足。那么, 现实中的人们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怎样体认的呢?

表4 :您认为下列哪几项最能概括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多项选择)

选项

人数百分比

勤劳俭朴、实干力行 664 80.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27 64.1

刚健奋进,自强不息

513 62.5

富足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56 43.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23

40

兼容宽厚,世界大同

164

20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154

19

砥砺品学,上下求索

140

18

正己正人,成己成物

118

14

知行合一,知行相资94 11.4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87 10.6

可见,在被调查对象看来,最能概括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是“勤劳俭朴,实干力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刚健奋进,自强不息”,分别居于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三位,而且都达到了半数以上。在这里,处于第一位的是“勤劳俭朴,实干力行”,这种现实的众趋取向与一些理论研究者所做的理论概括和分析是有出入的。现实中的人们都基于其自身的体验而做出体认和选择,不少理论研究者则基于其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历史,尤其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儒仕”或“君子”阶层的人生哲学及现实行为所做的分析而进行概括。

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中国也被不少好战的地方国家群雄分割过。但是公元221年以后, 政治上的分裂和无政府状态的逆流是极少见的并且是短暂的。从整体上看,帝政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在政治上富有成功经验的历史,而且今天还在以‘人民共和国’的形式继续存在着。”这是因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8〕。 美国《世界箴言》月刊1990年3月号刊登了一篇研究当前世界实力源泉的文章, 文中把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标准或参数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前者包括资源、军事、经济、科技4项,后者包括国家凝聚力,国民文化程度、 在国际机构中的作用3项,在对中国进行分析时,文章认为其经济、 科技等硬实力虽是弱项,但国家凝聚力等软实力则是其强项。这些观点和分析都是有历史和现实根据的,我们的这次调查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这次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

(1)中华民族的高凝聚力传统被较好地传承下来, 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生存和走向未来的最大财富和活力所在。我们今天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就必须在继承这种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提高和升华,使其成为全民族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2)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对民族自我意识、 民族价值意识、民族理想性格、民族精神等的评价和选择上,在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层次及不同城市和地区之间,其差异都十分微小,其相关性(正相关或负相关)都很小。这说明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凝聚是绝大多数民族成员的共识,甚至可以说是其绝大多数成员的一种集体文化无意识,而不是个别人或阶层的事情。

(3)虽然历史上和当前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在主流上都表现得较高、较强,但也有一部分民族成员在民族和国家大义面前表现得相当模糊,处于离散的状态。而且中华民族传统的凝聚力结构与特色是建构于“以农为本”的物质生产方式,以血缘或准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及与此相关的精神文化体系之上的,其结构性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凝聚力结构中,地缘意识、血缘意识及由此衍生而形成的规范体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处于主导地位,这无疑使中华民族传统的凝聚力结构具有十分突出的自然自在性;以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上,这本身是民族具有较强凝聚力的标志,但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上来看,这种整体利益又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虚幻性和欺骗性,往往只是皇帝一人或一家的利益,将这种取向推向极端,又必然导致对个体独立人格和个体主体性的全面否定;追求统一与安定,这本身也是民族具有较强凝聚力的表现,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这种追求又被泛化或超稳态化了,形成了种种诸如“天不变,道亦不变”、“祖宗之法不能变”的无视事物发展变化的陈腐观念。可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特别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的凝聚力结构进行一次创造性转化,是摆在中华民族全体成员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而又迫切的社会历史任务。

(4)虽然从调查结果看, 大多数民族成员都表现了对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自我意识、民族价值意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等的选择和追求,但这只是一种主观上的价值追求,与事实存在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从事实存在上看,加速中华民族的素质和观念的现代化进程,同样是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的一环。

注释:

〔1〕余少波:《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载《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香港汉荣书局1992年版,第107页。

〔2〕章太炎:《中华民国解》,《章太炎全集》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页。

〔3〕《吕氏春秋·慎势》。

〔4〕《诗经·小雅·北山》。

〔5〕[意]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二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1页。

〔6〕司马云杰:《大道运行观何以为中国民族魂》,载《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香港汉荣书局1992年版,第158—165页。

〔7〕汪汉菊:《略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载《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香港汉荣书局1992 年版, 第179—185页。

〔8〕[英]汤恩比:《展望二十一世纪——汤恩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88、294页。

标签:;  ;  ;  ;  ;  ;  ;  

历史传统与现实走向:对“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思想状态”的考察与分析_中华民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