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某水土保持径流监测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_田宇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广东广州 510650

摘要: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是保证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某水土保持径流监测场为例,阐述了其基本情况、设施布设、径流泥沙监测方法和时段,整理分析了近三年的径流泥沙监测成果,发现该径流监测场存在一些问题,并在分析其相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水土保持监测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径流监测场;水土保持;分析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成因复杂、面广量大、危害严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极大。为此,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很有必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通过科学的监测,才能为水利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进而制定出合理的措施,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健康发展,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完善、解决。鉴于此,本文结合实例,就某水土保持径流监测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进行完善。

1.径流监测场基本情况

某水土保持径流监测场,属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站点之一。监测点所在地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从防治分区看,径流监测场所在区域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1.7℃,年≥10℃积温4100-4400℃;年均降水量628.3mm,主要分布在5-9月;年均蒸发量1812mm,为年均降水量的2.9倍;年均日照时数2393.8h,年均日照率为54%;无霜期198d。

该径流场监测点属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二期工程,由该市水利局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具体负责建设、管理和运行。始建于2011年,2012年建成并通过了省水利厅和黄委会组织的验收,2013年正式开始监测运行。径流场监测代码为DA1421614110。

2.径流监测场设施布设

径流场布设在所在小流域具有代表性的坡面上,坡向为西南。土壤类型为山地褐土,土层厚度40-90cm。径流场共设6个监测小区,坡度分别为11°、13°和15°,每种坡度各设2个小区,面积为5m×20m(投影)的标准小区。措施类型分别为:sxzz001区,梯田+农作物(玉米),坡度11°;sxzz002区,坡地+自然草地,坡度11°;sxzz003区,坡地+自然草地,坡度13°;sxzz004区,荒草地(白羊草、蒿草)+水平阶整地,坡度13°;sxzz005区,荒草地(白羊草、蒿草),坡度15°;sxzz006区,块状整地+雪松,坡度15°。小区边界采用砖砌围埂,基础埋深30cm,地面以上20cm。小区之间设有1.0m隔离带,并设有台阶式人行工作道路。小区上部设有排水沟,以防止降雨径流进入影响观测结果;小区下部设有集流槽、输水管、分流桶和集流桶等设施。分流桶和集流桶均为铁皮制作,圆柱型结构,直径600mm,高度850mm。分流桶周围设有直径10mm的10个排水孔,孔高600mm。溢流由分流桶中间孔导入下一级集流桶中,桶底设放水孔,由阀门进行控制。分流桶、集流桶顶部,均加盖。

3.径流泥沙监测方法和时段

3.1监测方法

3.1.1降水量

采用自记雨量监测传感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不间断供电,不受电源条件限制,1h自动记录一次,可以通过降雨实时监测数据统计次降水量、降雨历时、雨强、雨频等指标。

3.1.2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监测设备和自记雨量监测传感系统为一体,可自记土壤水分状况,每2min记录一次,可以通过每次降雨前后的土壤含水量数据变化,更加准确地监测降雨径流的形成及过程。

3.1.3径流量

每次产流降雨结束后,按监测小区对分流桶和集流桶的水位进行量测,然后计算求得次径流量。将一年中每次径流量累加,得年径流量。将年径流量换算成mm,即得年径流深。

3.1.4含沙量

每次产流降雨结束后,按监测小区对分流桶和集流桶进行泥沙取样,每桶各取2个样,并对所采样品进行编号。样品带回室内,通过量测、过滤、烘干和称重,计算求得次降雨径流含沙量,根据径流含沙量与径流量计算出次降雨侵蚀产沙量。将一年中每次降雨侵蚀产沙量累加,得年降雨侵蚀产沙量。然后根据小区面积和年降雨侵蚀产沙量,计算年土壤侵蚀模数。

3.1.5植被盖度

对乔木林郁闭度、人工草地盖度和自然荒草地盖度,采用照片量测法和实地调查法,每10d观测1次,取平均值为当月盖度。

3.2监测时段

根据监测区域的降雨分布特点,从5月份开始,到10月份结束,每年的监测时段均为5-10月。

4.径流泥沙监测成果与分析

4.1监测成果

将2013-2015年间的监测成果,整理成表1。

表1近三年水土保持监测成果表

4.2监测成果分析

4.2.1产流降雨量

从表1可以看出,2013-2015年间,年最大产流降雨量为303.1mm,年最小产流降雨量为152.3mm,产流降雨量平均值为235.4mm。

4.2.2径流深

从表1可以看出,2013-2015年间,年径流深与年产流降雨量的关系不明显。2013年产流降雨量为152.3mm,各小区观测的径流深为2.13-44.79mm;2014年产流降雨量为250.9mm,是2013年的1.65倍,但是,各小区观测的径流深仅为1.99-2.80mm;2015年产流降雨量为303.1mm,是2013年的1.99倍,2014年的1.21倍,但是,各小区观测的径流深仅为0.89-2.81mm。似乎表现为年产流降雨量越大,年径流深越小,不符合常理。但从不同措施小区来看,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2013年,同为11°坡地,修梯田后比自然恢复植被,径流深减小3.19mm,保水率达59.96%;同为15°坡地,鱼鳞坑整地造林后比自然恢复植被,径流深减小36.25mm,保水率达80.93%。

4.2.3土壤侵蚀模数

从表1可以看出,2013-2015年间,年土壤侵蚀模数与年产流降雨量、年径流深的关系不明显,总体土壤侵蚀模数值偏小。但从2013年的观测结果看,年土壤侵蚀模数与年径流深呈明显的正相关,年径流深越大土壤侵蚀模数也越大,符合自然规律。

5.年际监测数据相关性不明显原因分析

5.1小区土体发生不均匀沉陷

建设径流小区时,为了人为控制地面坡度,采用了人工回填造地,小区的土体原本就不是自然状态。回填土压实程度不够,随后发生自然沉陷,沉陷小区田面低于边沿10cm左右,一般的降雨根本产生不了径流。从2014年开始,出现了小区上部表土被冲刷,侵蚀土壤沉积在小区中部;同时,上部地表高度由于沉陷,各小区相对刚建设的时候分别下降了20cm、30cm、25cm、40cm、25cm和25cm。

5.2降雨量监测设备单一没有比对

由于监测基础条件出现问题,加之降雨量监测设备只是单一的自动化设备,监测结果没有相应的比对,究竟观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偏差有多大,并不清楚,这也可能是监测数据相关性不明显的原因之一。

5.3实地监测人员素质不高经验不足

实地驻点监测人员大都是临时聘用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素质较差,也没有经过正规的监测培训,观测数据本身可能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室内数据分析人员多是新手,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经验不足,难免会出现一定的谬误,这也可能是监测数据相关性不明显的一个原因。

6.对搞好水土保持监测的建议

水土保持监测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性工作,是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所赋予水土保持部门的基本职责,对于及时掌握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动态,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可靠信息,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规,加强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水土流失的宏观监控,实现科学决策,进一步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

6.1扎实搞好监测基础设施建设

径流小区、观测断面等设施,是水土保持监测的基础设施,必须扎实搞好。一是根据水土流失分区与防治需要,合理布设监测站点;二是选择适宜的监测设施,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尽最大可能将监测设施建设在原状土基上,若需回填时必须上下土质一致,将土体压实至接近原状土自然状态。

6.2配置宜操作的监测仪器设备

目前,水土保持监测仪器设备种类较多,性能差异也较大。要通过广泛调研,购置适宜本地使用的、其他地区使用效果良好的监测仪器,切不要贪大求洋,盲目引进遥测等自动化监测仪器。

6.3奋力提高监测人员的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

实地驻点监测人员,最好是配置专业技术人员,尽可能不要临时聘用。对确需临时聘用的人员,要进行好监测理论技术交底,并要由实践经验丰富者实地手把手地培训指导。对所有参加实地监测的人员,都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培训,以了解水土保持监测理论动态与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

7.结语

总之,水土流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危害更为严重。为了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必须要做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本文通过整理分析了2013-2015年的某水土保持径流监测场径流泥沙监测成果,发现存在年径流深、年土壤侵蚀模数与年产流降雨量的关系不明显,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扎实搞好监测基础设施建设、配置宜操作的监测仪器设备、奋力提高监测人员的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等建议,以期能为其他径流监测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姚亚美. 山西省水土保持监测情况分析与建议[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7(3):40-42.

[2] 余先高.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完善对策[J]. 北京农业, 2015(19):168-169.

[3] 张立国.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15).

论文作者:田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浅析某水土保持径流监测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_田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