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论文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论文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王宜海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与海洋渔业局,山东 烟台 264006)

[摘要]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如何振兴乡村,实现城乡的融合发展是新时期的当务之急。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城乡关系的现实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城乡经济共荣、政治共享、文化共融的三个现实途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三农

我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可以实现农村农业的现代化,还能够和城市逐步接轨,实现城市和乡村的融合发展。所以,探索乡村振兴,有助于推动农村农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城乡结合和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

1 城乡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

城乡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城乡关系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各种状态,考察城乡融合发展对于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进一步融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1 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城乡关系,从而出现了脉络分明的几个城乡关系发展阶段。

2018年干田村稻鳅综合种养亩平纯收入达到2600元以上,是单纯种水稻的近10倍左右。2019年准备进一步扩大面积发展稻渔、稻蛙、稻虾等综合种养,政府看到村民的参与性、积极性和干田村的示范带头作用,决定把该村打造成振兴乡村发展的典型,进行全面规划,并纳入农发、农综、扶贫资金重点支持对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协助政府扶贫攻坚,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第一,城乡发展不平衡阶段。这个阶段从建国之后到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主要特点是我国刚刚成立,确定了城市化、工业化为主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以城市作为中心,中国农村、农民、农业的一切利益都是为服务城市而运作的,城市发展有赖于乡村提供的粮食、农产品,城市和乡村相互依存、不可或缺。一方面,国家采用统一采购的方式、农产品和工业品剪刀差的价格补贴政策,使得农村的剩余价值极少,一切为了城市发展而服务。另一方面,国家又通过户籍政策将人口锁定在了农村,避免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保护城市的稳步发展。

在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利益的相互关系中,为实现共同繁荣,我国经济社会的公正公平、均衡共享不断得到促进。

第三,要逐步形成收入共富的局面。当前的城乡同工不同酬情况还有存在,要逐步完善城乡之间的同工同酬分配制度,破除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的格局。一方面,利用农村的发展来激发乡村发展动力,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另一方面,帮扶国家,加大对农民群众的补贴、支持和发展,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共同推进农民群众的收入,缩短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总而言之,不管是从兜底条款与法定主义的关系来说,还是从立法技术和法定主义的所要求的明确性以及兜底条款设置的目的来看,法官适用兜底条款并未打破知识产权法定主义。

1.2 新时期的中国城乡关系现实需求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演变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于农村落后、城乡发展不均衡。所以,城乡融合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我国城乡建设和发展。

第一,新时代明确要破解城乡关系的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和工业化 为主旋律的城市发展成果显著,然而农村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这就导致城乡差距成为了中国经济全面发展的瓶颈。

第二,新时代要求对城乡关系重新定位,从根本上打破二元城乡结构,加快城乡市场化流通机制改革,让市场成为资源流通配置的主要平台,让城乡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充分而自由流向效率最高的地方,为城乡发展和融合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

第二,产业逐步共生关系。该地区工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城乡发展优势和产业链优势。利用村庄资源优势特征,充分调动人才、资金、技术、配套设施的资源优势,形成特色产业资源,加强城市联合信息沟通和人才资源流动,促进劳动力分工、资源配置。共享合理的价值链,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

2 乡村振兴下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2.1 构造共荣型经济利益体系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互利机制

第二,城乡利益发展不均衡阶段。这段时期从改革开放到2001年,随着改革开放,计划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向工业转变,城乡关系的发展也不断寻找到了新的契机和突破点。一方面,二元化的城乡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剪刀差的消除,农民和市民的差距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农村的财政投入偏低、农业税收偏高,也限制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这个阶段中,城乡利益归属中,城市比重依然偏高。

第二,建立平衡的政治利益分配,同时考虑到权力关系的层面,振兴村庄,改善农村和城市地区之间的政治资源分配,并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在城市和农村的双重结构中,赋予人民平等的政治权利,包括财产安全、民主政治、发展机会等,并确保村民和居民之间的平等权利。

第三,新时期的城乡发展要有目标,短期来看,要积极发展农村的薄弱项目,平衡城乡关系的真空地带。长远来看,则是要实现城乡的全面融合发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第三,城乡发展不均衡。从2002年至今,城乡的发展进入了统筹阶段。一方面,惠农政策不断涌现,城乡一体化也不断在形成,城乡互惠、城市反哺农村的形式逐步形成。另一方面,二元化的城乡结构依然存在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长期的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使得农村的自主权有限、长期处于被支配地位,城乡的非对称互惠现象明显。

2.2 共同的政治利益系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治参与是振兴村庄、打破传统的强人政治、解决病态的政治模式、合理分配村庄的政治资源、公平分配政治权利和保持或保持平衡的途径,这是政治利益的枷锁破除的关键。

第一,在考虑到权力关系层面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城乡政治权力,继续在政治组织、政治权力等实体中合理分配城乡地区的政治资源,并在这些实体中分享政治权力。物质资源。振兴乡村的政治生态,就要立足当地的实际,尊重当地政治组织的发展要求,选派优秀毕业生等人才到乡村任职,强化村级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振兴乡村。从政治权力俩看,深化基层、群众自治、依托组织、构建一站式综合平台,是提升政治权力共享、促进城乡政治布局的关键。

最开始,我叫他罗老板,后来叫他罗大哥。我知道,他没钱。没钱,没房子,却有一个尖酸刻薄的老婆,和一个嗷嗷待哺的儿子。

第一,建设公共收入和利润共享机制。土地问题一直是城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样的土地、不同的价格,是违背深化改革原则的土地利益共享原则。土地承包经营保持城乡收入稳定的国有土地。房地产开发,逐步实现多元化整合。同时,要在同一个框架下实现土地的长远利益。

里程桩号K3+55~K2+05段使用TGP 206A超前地质预报处理软件处理原始地震波三分量原始数据(图5)后得到同侧地震波绕射偏移图(图6)和同侧地震波反射界面图(图7)。

2.3 构筑共融型文化观念体系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取向

城乡文化共同,就是破除城乡之间的区域隔绝,城乡之间相互认同、共同生存、逐渐融合,为城乡融合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

测试软件与程控直流电源通过RS422通讯卡的端口4实现指令发送和应答接收控制,电源地址6,波特率4800,数据位8位,停止位1位,采用奇校验。

首先,文化是历史的记忆,以城市和农村文化的感知,是同源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的觉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方式。一方面,由于对当地文化的开放,为所有类型的资源,它是文化传统与教育、文化、价值认同等方面的认知;另一方面,创新和发展思路,为地方文化再现的记忆。

聚焦“一个战略目标”。就是要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既要打赢,也要打好。打赢,就是要确保低收入人口收入和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标,稳定实现低收入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经济薄弱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打好,就是要体现我省2020年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确保人民群众满意,同时,要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成效、缓解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和制度框架。

第二,看到真理的思想文化领域,文化背景和理论指导。城市和农村的文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发展城市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是加强文化建设,是加强与国家的文化,是人民群众的共识。

第三,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是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的平台的基础上,对都市文明的吸引要素。为发展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一种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服务业,形成了以城市文化融合的观点,西方文化与文明的融合。

3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基于党对城乡关系演变的准确把握,进而实现全面现代化的需求。城乡融合能够实现乡村的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理清城乡关系的历史脉络、现实需求,把握当前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实现城乡经济共荣、政治共享、文化共融的现实途径。

【参考文献】

[1] 范英.资源型城市转型视角下的大庆农村电商发展战略[J] .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02):28-30.

[2] 刘宇,龙启蒙,付雅洁.基于城乡融合视角的乡村振兴中国道路探索[J] .中国发展观察,2019(08):53-56.

[3] 黄敏.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J] .政策瞭望 ,2019(03):12-14.

[中图分类号] U1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19-0200-02

标签:;  ;  ;  ;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