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网络数据库在CAPP中的应用

动态网络数据库在CAPP中的应用

赵鹏飞[1]2001年在《动态网络数据库在CAPP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CAPP是整个CIM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CAPP系统中,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CAPP系统的工作过程实际是工艺数据与知识的访问、调用、处理、和生成新数据的过程。 本系统采用Client/Server结构的动态网络数据库来开发CAPP中的工艺数据库。据工艺数据库的共性,开发了工艺数据库模板,部分解决了工艺数据库系统存在着开放型差,通用性差等问题。采用动态的SQL语句和动态的数据窗口技术,使用户在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中可以据需要动态修改库结构。对于静态标准数据,采用简单数据库快照技术,在本地生成数据表的拷贝,并且能够在指定的间隔内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动刷新,减少了网络访问的时间,而且又保持了数据的一致性。采用多条件模糊查询技术为用户提供一个灵活、有效、界面友好并且易于使用的查询系统,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数据库信息。 本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开放性、方便性和数据安全性与一致性。

唐新姿[2]2006年在《基于C/S结构的CAPP数据库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制造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CAPP向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工艺数据库作为CAPP系统的基础支撑,是保证CAPP系统正常运行以及实现与CIMS其它子系统集成的重要核心技术。本文通过对CAPP设计原理、研究动态、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工艺数据库在CAPP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概括,并针对设计与制造信息的集成和工艺数据管理问题,构建了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的CAPP网络数据库系统,结合oracle数据库开发技术和UG CAD二次开发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C++开发了CAPP零件信息输入模块和工艺数据管理模块。其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CAPP系统需求,建立客户/服务模式下网络数据库的结构,实现系统网络连接和在防火墙方式下数据的异地通信;2、在特征建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零件设计信息模型和制造信息特点的分析,提出信息从设计域到制造域的转换方法和零件几何信息、工艺信息的传递途径,阐述了基于特征的零件信息描述法和ER方法,建立基于特征描述法的零件信息模型,采用DLL方式无缝嵌入CAD进程,进行叁维实体模型的特征信息提取和存储;3、应用深度搜索递归调用方法遍历实体模型装配结构,构建产品、零件、特征信息库和工艺数据库,开发了基于产品装配树型结构的信息管理模块;4、分析工艺数据的特点和内涵,研究了动态工艺数据和静态工艺数据的不同存储结构,创建了制造资源、知识数据库,阐述了企业具体制造环境下资源库、知识库自定义和扩展的实现方法;利用数据库开发技术,实现对数据的各种操作(查询、浏览、添加、修改、删除、更新);5、探讨了数据安全问题,包括CAPP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以及用户权限管理。

王军[3]2010年在《智能集成CAD/CAPP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CAPP不仅提高企业工艺设计的自动化水平,同时也是实现CIMS、FMS和制造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由于工艺设计仍依赖于大量的经验知识和实验数据,难以建立工艺设计过程的数学模型,用计算机处理工艺问题还有很多困难,使得CAPP技术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并且已经成为制约CAD和CAM集成、以及实现CIMS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也对CAPP技术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CAPP的智能化、集成化已经成为主要发展方向。CAPP将产品的设计要求与制造环境提供的可用制造能力相匹配,将产品设计信息转化为制造工艺信息,其关键问题是对大量的设计信息和制造信息的处理问题,本文研究了智能集成CAD/CAPP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智能集成CAD/CAPP系统体系结构、CAPP系统与CAD系统集成、人工智能在CAPP中的应用、智能工艺设计中知识的获取和利用等问题。首先,体系结构研究是开发和研究CAD/CAPP系统的基础。本文将CAD和CAPP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CAD/CAPP的体系结构,满足CAPP多任务、多层次、多知识源的功能特点,研究了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通过基于统一的产品模型与制造资源和工艺数据库实现CAD/CAPP集成,采用人工智能的多知识库协同工作方式和黑板推理模式实现CAPP的智能推理。通过对零件设计过程和制造过程的分析,在特征建模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特征的加工刀具为主要属性的过程特征的描述,给出了过程特征的定义、分类、和属性描述方法,并建立了零件特征信息的EER模型和数据结构,这个模型不仅为CAPP提供完整的零件信息描述,也建立了设计信息与制造信息之间的联系,为构建统一的零件信息与制造资源模型来实现CAD/CAPP集成提供技术支持。为构建统一的零件信息模型与制造资源数据库,基于过程特征的概念,采用计算智能的神经网络实现了特征与刀具技术参数的多对多的智能映射,不仅解决刀具选择的问题,还基于智能映射关系建立了零件信息模型与制造资源和工艺的关联模型,并设计了程序,实现了多对多映射、开发了数据库原型系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为智能集成的CAD/CAPP系统提供了集成的数据环境。最后,还研究了采用计算智能中的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工艺知识表达和利用的方法,将不能用显式表达的知识用神经网络的权值来表示,文中以切削力修正系数知识的建模为例,研究了神经网络的构建和训练问题,并选取了大量样本,编制了程序进行验证,为工艺知识中大量存在的同类问题提供了知识建模的可行方法,由权值构成数据库(ANN DB)和规则库、实例库一起作为知识库支持智能工艺决策,文中还研究了基于过程特征演变的工艺推理方法,为实现智能集成CAD/CAPP系统奠定基础。

白艳红[4]2003年在《基于PDM的集成化CAPP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信息源头之一,也是企业CIMS实现信息集成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CIMS的深入发展和推广应用,人们在强调系统信息集成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集成化单元技术的研究。因此,对CAPP集成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面向敏捷制造的数字化工艺集成平台的开发”的研究,提出了基于PDM的CAPP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并论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方法。在CIMS环境下,PDM平台上的CAPP系统是一个面向多输入输出、面向生产实际、面向集成、动态的、集工艺设计与工艺管理为一体的工艺信息处理系统。文中分析了工艺设计过程管理的内容和任务,提出了工艺设计过程管理在PDM平台上的CAPP系统中的实现方法。开发出了基于此思想的用于机械产品制造的CAPP系统,详细阐述了此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功能模块设计、程序接口设计、数据库设计等技术方案。 本系统的开发语言是Borland公司的Delphi6.0,后端数据平台为Microsoft SQL7.0,系统可运行在Windows2000,Windows98系统下。整个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人机界面友好、运行稳定,能够完成从“所见即所得”的工艺设计到工艺文件的编辑、查询、用户管理、版本管理、制造资源管理和工艺信息统计等功能。

林宋[5]2005年在《信息化制造中的信息理论与集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极大地拓展了制造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产品价值结构、生产成本和响应速度越来越取决于制造信息和知识,信息因素正迅速成为制约现代制造系统的主导因素,这对制造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制造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863”计划项目的研究,以制造信息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全文以信息化制造为中心,以信息化制造的体系结构、制造信息理论和信息集成方法为基本点,以大规模定制生产中的定制信息和信息化制造中的企业应用系统集成为支撑点,较系统地提出了信息化制造的体系结构、参考模型和系统框架,探讨了信息化制造的内涵、特征、基础理论及其关键技术,阐述了信息化制造模式所具有组织形式及其构成,分析了信息化制造的六个特征要素以及由此所构成的信息化制造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内在动力机制。分析和研究了制造信息的定义、特征、类型和强度等基本性质,对制造信息进行了分类,从信息的灵敏度、价值灵敏度和准确度叁个方面对信息质量与制造决策的关系进行了评价。讨论了贝叶斯理论的基本方法及其在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分析了作为先验分布选择准则的最大熵原理,用共轭分布法求出参数的贝叶斯估计,并讨论了Beta 分布的性质及应用。在分析了目前主要的几种信息集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信息集成规范的体系结构,对基于XML 和基于EAI 的信息集成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信息化制造系统框架所确定的EAI 集成模式,研究了CAPP/PDM/ERP 信息集成与过程集成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手段。面向客户的大规模定制是一种典型的信息化制造的生产方式,个性化信息的处理以及定制产品的生产企业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将成为决定大规模定制生产的满意度和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制造模式的进化历程,考察了企业经营战略的变化,提出大规模定制信息的概念,并就大规模定制信息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在信息化制造系统的体系中,引入“企业信息代理服务中心”的概念,构造了一个基于分层结构、支持企业各种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与过程集成的开放式EAI 总体框架,详细论述了基于EAI 总体框架实现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和过程集成的关键技术与方法。采用基于CORBA 和XML 的紧密集成方案,以及基于Web Services 和企业私有UDDI 的松散集成方案实现了CAPP/PDM 和PDM/ERP 之

唐火红[6]2002年在《分散网络环境下CAPP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21世纪的主要制造模式敏捷制造,需要传统CAPP技术由单机工作方式向网络环境下多机协同的工作方式发展、静态向动态方面发展、工艺数据独享向联盟企业共享方面发展。 针对这种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CAPP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了敏捷制造模式下CAPP系统的功能分布、体系结构和工作模式,提出了敏捷制造模式下CAPP系统应是基于Internet/Web平台、依据工艺数据库的分散网络环境下CAPP系统的构想,并对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和设计。结合敏捷制造企业生产实际,建立了内容丰富的网络工艺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应用VBScript语言、ActiveX技术和WEB开发工具ASP技术开发了分散网络环境下CAPP系统,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工艺数据库的查询和共享、零件的工艺派生和创成、工艺能力数据的上载和讦价、零件图形数据的发布等等。 系统开发平台是Windows NT Server、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ASP、Visual InterDev 6.0、SQL Server 7.0、Visual Basic 6.0、AutoCAD2000。

商美华[7]2001年在《数控加工参数规范化及数据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先进数控机床的普遍应用及CAPP的智能化发展,在数控加工工艺设 计和实施过程中如何选择适用的刀具参数和相应的切削参数已是众多企业急需 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CIM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刀具参数和切削参数管 理系统面临着新的契机与挑战。 本文结合航空工厂飞机结构件数控加工切削参数和刀具参数的规范化课题, 针对飞机结构件常用材料以及典型特征,在数控铣削条件下,分析、研究了刀具 参数规范化涉及的有关问题,着重论述了刀具信息在数据库中的组织形式、刀具 的编码、刀具的智能化选择以及切削参数的推荐选择和优化等关键技术。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刀具数据库,探讨了专家系统在刀具选择中的应用,进 而以数控机床用立铣刀的切削用量优化和推荐选择为实例做了深入的研究。刀具 数据库管理系统后端采用 Oacle 7.3建立了数据库,前端采用 Delphi 5进行系统 的程序设计,对刀具信息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最后,介绍了网络与数据库的集成 技术,并利用ASP技术实现了刀具信息的网上共享。

参考文献:

[1]. 动态网络数据库在CAPP中的应用[D]. 赵鹏飞. 西北工业大学. 2001

[2]. 基于C/S结构的CAPP数据库系统研究与开发[D]. 唐新姿. 湘潭大学. 2006

[3]. 智能集成CAD/CAPP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王军. 燕山大学. 2010

[4]. 基于PDM的集成化CAPP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白艳红. 四川大学. 2003

[5]. 信息化制造中的信息理论与集成方法研究[D]. 林宋.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6]. 分散网络环境下CAPP系统的研究[D]. 唐火红. 合肥工业大学. 2002

[7]. 数控加工参数规范化及数据库的研究[D]. 商美华. 西北工业大学. 2001

标签:;  ;  ;  ;  ;  ;  ;  ;  ;  ;  

动态网络数据库在CAPP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