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的形成_帝国主义论文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的形成_帝国主义论文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形成》教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革命论文,帝国主义论文,教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掌握: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表现、特点、影响;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特征。

二、使学生认识: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促进经济发展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而产生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三、能力培养:

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异同的比较,美、德两国经济发展原因的比较,英、法与美、德经济不同发展速度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各自的特征,增强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美、德、英、法等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难点:关于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其评价;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特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世界上最早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产生在何时何地?(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从那时起,在经历了二三百年的发展后,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到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是怎样形成的?它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这些就是我们第四章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讲授新课〕

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板书)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形成(板书)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什么时候兴起的?有何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自然科学的研究进入了空前活跃的时期。随着科技领域的新突破及其成果在工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从而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板书)

1.时间(板书)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870年以后。那时候,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这一突飞猛进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表现(板书)

(1)电力的广泛应用(板书)

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为显著的成就。

在电磁学发展的基础上,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80年代,法国人德普勒掌握远距离送电方法,美国人爱迪生建起第一座火力发电站。这一系列成就把电力开发出来,使之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电灯、电车、电站、电焊等相继问世,人类由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板书:电气时代)。

与此同时,电讯事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

(2)通讯手段的新发明(板书)

继有线电报出现之后,新的通讯工具有线电话、无线电报在这一时期也相继诞生。70年代,贝尔在美国发明了有线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这些新的通讯工具的创制,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另一重大成就是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3)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板书)

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德国人先后发明了以煤气、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这些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基础上,1885年,德国人本茨成功地制造出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三轮汽车。而后,法国人造出了第一辆发动机前置的汽车。汽车轮胎、电子点火等也在这时相继发明出来。20世纪初,美国人福特发明汽车装配线,用来生产著名的T型四轮汽车, 使汽车的生产达到大工业化水平。此后,汽车工业在许多国家建立起来,成为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与此同时,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也相继诞生,并得到迅速发展。

这些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新交通工具的创制,使燃料油的需求量猛增,进而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业的产生。石油继电力之后,成为又一重要的新能源(板书:石油新能源)。

第二次工业革命持续到20世纪初基本完成,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深度、影响上,它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要大得多,具有不少新的特点。

3.特点(板书)

(出示图表A,指导学生对比两次工业革命中重要发明人的身份, 分析得出下面的结论)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众多的发明创造大都来源于工匠技师的实践经验,这说明科学和技术还没有真正结合起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不同,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都是出自科学家和工程师之手,大都是以科学理论方面的突破为前提进行的技术革命,又大都是在实验室里首先完成的,突出表现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与工业生产的紧密结合,对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1)科学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板书)

(指导学生对比两次工业革命中重要发明人的国别及其发明,分析得出下面的结论)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发明创造主要是在英国实现的。它从纺织部门的革新开始,而后波及其他领域,可以说是“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不同,它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在不同领域,一枝独秀的局面被全面开花所取代。新的发明创造超出了国家和部门的界限,彼此相互影响、促进,规模更为广泛,发展更为迅速。

(2)规模广泛,发展迅速(板书)

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一个特点是:在一些国家出现了和上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局面。

(3)两次工业革命相交叉(板书)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除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其他国家如德国和日本则正处于高潮或刚刚起步阶段,这样就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局面。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使它们的工业生产得到飞跃性的发展。

除了以上特点外,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呢?(提问学生,分析回答)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又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重大变化具体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来说,有两方面的影响。

4.影响(板书)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着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里,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板书)

1.时间:19世纪晚期(板书)

19世纪晚期,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垄断组织。所谓垄断,即把持和独占的意思。垄断组织是垄断资本家为赚取高额利润,通过兼并或联合的方式组成的经济同盟,它控制着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都要求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因而,在这些部门中最先出现了垄断组织。如美孚石油公司,1879年生产的石油占了全美国石油产量的90%以上。此外,像美国钢铁公司,成立之初就控制了全美国钢产量的60%左右。而德国的电气工业则基本上为电业总公司和西门子公司所垄断。

2.形式(板书)

垄断组织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主要的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板书)。

不论垄断组织采取的是何种形式,它们都是以生产集中、个别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为前提而形成的。其中,托拉斯是垄断组织的一种高级形式,并入托拉斯的企业无论在生产上、商业上,还是在法律上,都失去了它的独立性。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垄断组织的形成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所给的材料,恩格斯的一段话和美国参议院漫画,进行思考,下节课讨论(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去思考)。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留了一个问题:“如何评价垄断组织的形成?”大家考虑好了吗?(提问学生,指导讨论,使之得出以下结论)

〔讲授新课〕

3.评价(板书)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是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开始成熟的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②在垄断组织中,“私人生产停止了”,“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我们还应看到:

①垄断组织的形成,使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剥削性加强了。

②为了攫取更大的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其经济力量,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使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

③垄断资本逐渐形成跨国集团,它的胃口越来越大,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随着各国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板书)

1.各国经济的发展(板书)

(1)美国发展迅速的原因(板书)

美国是这一时期工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1860年以前,美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轻工业,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已发展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1860 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第四位, 到1894年时,美国已超过其他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跃居世界第一位。

为什么美国经济的发展能如此迅速呢?

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需要具备资源、市场、技术、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美国在这些方面大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提问学生概括,掌握以下几点):

①美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

②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更丰富的原料和更广大的市场。

③源源而来的欧亚移民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和技术经验。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科学技术的应用上美国处于领先地位。

⑤欧洲“剩余资本”的输入补充了迅速发展所需的资金。

⑥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

正是这一切,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2)德国迅速发展的原因(板书)

19世纪最后30年里,德国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也跃居世界领先地位。是什么原因使德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呢?(提问学生回答,掌握以下内容)

①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②普法战争后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提供了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

③得自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为发展工业补充了重要的资源。

④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以迅速提高生产率。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美、德两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找出它们相同的因素(提问学生,要求能有如下认识)。

①与英、法两国相比,美、德两国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便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②美、德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③美、德两国都通过战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英、法两国在这一时期也获得了相当的发展,尤其是英国,它的工业在世界上仍占有相当地位,它的造船业和金融业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它已失去了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与美、德两国相比,英、法两国的发展速度缓慢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3)英国发展缓慢的原因(板书)

(提问学生,使之得出以下结论)

①英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曾占优势的纺织部门等,企业设备已趋陈旧。

②英国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掌握了广大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劳动力,即使技术水平较低,也能获得巨额利润。

③因此,英国资本家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而不用于更新国内设备和采用新技术。

英国的发展速度就这样缓慢了下来。

(4)法国缓慢发展的原因(板书)

(提问学生,将英、法两国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①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技术设备的更新落后于美、德两国。

②法国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往国外而不是国内。不仅如此,它们把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而不是投在生产领域。这是法国发展缓慢与英国相同的两个原因。

③普法战争失败后的割地赔款,给法国造成巨大损失,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

④法国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经营的落后,造成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给法国的工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这是法国发展缓慢与英国不同的两个原因。

从总体上看,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各国都出现了垄断组织。由于各国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它们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征。

2.各帝国主义的特征(板书)

美国的垄断组织主要采取托拉斯的形式。据统计,1904年美国共有381个托拉斯,它们兼并了5000多家企业,掌握着70多亿美元的资金。 美国各重要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已被一两个或少数几个大托拉斯所垄断,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达到美国垄断组织的发展程度。因此,美国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板书)。

德国的容克指普鲁士贵族地主,他们占有大地产并投资工厂、银行,在国家机构中居于领导地位。德国的垄断资本,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同容克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的结合形成了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特征(板书)。

英国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殖民地对英国的兴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英国被称为“殖民帝国主义”(板书)。

法国的银行资本比工业资本集中得快,200 家财政巨头控制着法国整个经济命脉。法国的资本输出以信贷方式为主,每年收取巨额利息,成为欧洲的高利贷者。因此,法国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板书)。

俄国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完成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十分迅速。虽然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但垄断组织已发展起来,俄国也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由于俄国一贯热衷于对外进行军事侵略和扩张,以沙皇专制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仍很强大,因此,俄国帝国主义带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特点,被称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板书)。

在帝国主义行列中还有亚洲的日本,有关内容我们将在后面的课上讲述。

比较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的发展情况,我们发现,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3.发展的不平衡性(板书)

(出示图表B,提问学生,使之能有如下认识)曾居世界第一、 第二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它们的发展缓慢下来,它们的工业产量在世界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它们的发展非常迅速,它们的工业产量在世界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增长,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和法国。

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世界历史的进程造成了什么影响?(提问学生,要求掌握以下结论)

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它们之间的新矛盾,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

〔课后小结〕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是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引发了人类历史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这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出现重大的变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它们之间产生新的矛盾和冲突,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经济根源。这些我们将在后面的课程中具体学习。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和课中的思考题。

附录

图表A: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略)

图表B: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略)

标签:;  ;  ;  ;  ;  ;  ;  ;  ;  ;  ;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的形成_帝国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