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引发资本反攻战_北京旅行社论文

旅游引发资本反攻战_北京旅行社论文

旅游业打响资本反击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反击战论文,旅游业论文,资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2008年奥运会和入世的利好刺激下,并不是旺季的旅游业却一度受到媒体的追捧:先是香港中旅20亿元进军内地市场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而后各地旅行社的兼并计划也逐渐被披露出来,有关旅游产业的资本扩张在媒体颇为热闹。

香港中旅此番携20亿元巨资登陆内地市场,并非开外资登陆内地旅行社之先河,截止到今年5月25日,已有8家中外合资旅行社登陆中国。外资旅行社的大举进入,使先天不足的中国旅游市场充满了变数,国内旅行社到了生死抉择的时刻,不得不奋起反击。

参股容易,控股不易

日前,香港中旅国际披露,将持资20亿元进入内地旅游市场,在二年内收购200家内地旅行社,完成在内地的布点工作,收购的重点放在沿海和大西北城市,挑选其中部分赢利前景以及客源丰富的旅行社进行收购,并介入还没有开发的自然风景区的投资。接着,旅游界又传出消息说,港中旅要在北京成立一家独资旅行社,独资旅行社经办内地居民境内甚至境外的旅游服务。港中旅进军内地市场一招紧似一招!

港中旅出击国内市场,收购、圈地和“攻打”资本市场的举动无疑高瞻远瞩。对此,港中旅的负责人一点也不掩饰:他们希望在时机成熟时,将收购的旅行社以某种组合的方式在A股上市;只要国内政策允许,集团将会研究以预托证券(CDR)形式在国内上市。业内人士据此认为,港中旅进军内地市场幕后的策略可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随着收购市场上利好的逐步释放,其资本市场则获得了支撑。

港中旅的举动短线利空,长线利好。在近期,外资在国内设立合资旅行社绝非易事,不仅要有经济实力,还要有相关资历证明。虽然目前国内并没有成文的《旅游法》出台,但《中外合资旅行社试点暂行办法》规定,申请设立合资旅行社的中方合营者应为国际旅行社,申请前三年平均每年外联人数超过三万人,旅游业务销售总额超过5000万元等;外方合营者的旅游业务年销售总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为本国旅游行业协会的正式会员等。《办法》对于中外资设立合资旅行社的条件也有规定,如:注册资本不少于500万元人民币,中方出资比例不低于51%,法定代表人由中方委派等等。这对港中旅来说,参股内地企业容易,要想握住控股恐怕不易。

北京旅游学院院长吴统慧分析说,此番港中旅大张旗鼓地进军内地战略上考虑为其主要意图。在外资尚未大规模到来之际,港中旅先行一步在中国内地进行布局,以便并“好企”,圈“好地”,一旦待其腾出手来,最终整合上游和下游资源,好收拾“旧山河”。利空只是暂时的,毕竟中国市场的大门已经越开越大。

内地旅行社面临生死抉择

外资大规模地屯兵国门,一方面看中了我国旅游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则是瞄准了市场的“空档”。

中国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中称,到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将达到8500万人次,其中过夜海外旅游者345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20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11亿人次,旅游收入5000亿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1636万人次。旅游业总体产出为7500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5.8%。与此相应的是,国内旅行社却呈现着“小、散、乱、差”的现状:我国目前有各类旅行社近9000家,但总业务量还不到美国运通公司的1/3。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国内旅游企业却不能迅速壮大。国内旅行社形式上的一统体制,制约了国内旅游业规模效益。国旅集团拥有联号经营的成员单位160余家,在经营中使用统一的国旅企业品牌、标识和服务标准。但多数地方社与中央社只是业务上的往来,而没有资本上的“子母”关系。同国旅一样,中旅、中青旅也是如此。

北京旅游学院院长吴统慧说,从严格意义上讲,一些中央社只是一种“壳”资源而已。由于没有资本上控制,外国旅行社在收购时,即可分而歼之,中央社则鞭长莫及。

其次,我国旅行社的经营手段全而不精。国内旅行社经营的旅游产品,从低端到高端样样具备,没有专业分工,没有批量生产,造成我国旅行社行业今天的低水准重复建设,几乎没有一家旅行社真正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同样的现象在国旅、中旅、中青旅“三大”旅行社的内部机构设置中也有反映。如:某中央社下属美大部、日本部、亚非拉部等14个业务部门,每个业务部门又都有预订、销售等职能处室,这种部门间的重复建设其实正是我国旅行社重复建设的缩影。国内旅游市场的现状,无疑为外资展示“拳脚”提供了一块丰厚的“处女地”。

国有资本的退出,也为外资参股留下了一丝空隙。今年初,上海市旅游管理部门就明确表态,今后上海将不再新办国有独资旅行社,企业资金来源将呈多元化趋势,所有制形式会更加丰富。在国际旅行社方面,将鼓励具有行业优势的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对于一些国内旅行社,国有资产将有计划地退出,积极组建股份制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随后,其他省市也纷纷效法,向外资“示好”。

面对国外资本的大举入侵,尽快做强做大,已成为内地旅行社的当务之急。有业内人士认为,大旅行社要建立起一个立体体系应对竞争,以旅行社业务为龙头,酒店管理、旅游客车服务为两翼,以产权控市场,争夺跨地区网络,建成旅游批发商之一。对小旅行社而言,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死亡,要么为大旅行社“集体招安”,成为销售门店。与死相比,“招安”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别的不说,依托港中旅这样的“大树”至少也可以从其海外旅客资源中分来一杯羹。

向规模要效益

香港中旅这艘旅游业“旗舰”已经朝着内地方向挺进了。内地旅行社不管中央社还是地方社,规模扩张已经成为当前第一要义。

中青旅是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旅行社,据中青旅一位姓丁的先生透露,中青旅目前正在进行扩张性战略调整,方向是由效益第一转向规模第一,为挤身国际化的大型旅游批发商做好准备。中青旅规模扩张采取两手抓:一是将全国划分为几大区域中心,对区域内重点旅游地区经营规范、资产优良的国际旅行社进行购并,使之成为中青旅在该区域内的“桥头堡”,以此辐射整个区域中心,编制一个全国性网络;二是投资建立连锁店,搞连锁经营。据悉,目前中青旅通过收购、入股等方式已发展了70多家集团成员,在北京开设了五家连锁店,年内在北京的连锁店将达到12家。

地方军也都拉开了架势,各自营造“势力范围”。在北方,以经营旅游业为主的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现已发展到涵盖饭店、旅行社、汽车运营、会展、餐饮、旅游景点等业务的大型集团公司。为整合资源,北京旅游集团对所属旅行社进行重组改革和业务整合,成立北京神舟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在南方,以广东省为中心的并购也风起云涌。作为全国百强旅行社中排名第六、广东排名第一的广东中旅,今年一系列的兼并动作早已引起业界内外格外注目,自去年12月至今,广东中旅已获得深圳罗湖国旅、珠海石景山国旅、湛江中旅、重庆快达等5家旅行社的控股权,成为目前全省拥有最多控股旅行社的国际旅游企业。广东中旅集团董事长吕业升称,目前公司已做完有关资产评估等工作,现已到政府审批环节,争取完成一年的“辅导期”后,明年上市。

在外资的引领下,国内旅游市场开始走向重新组合,向规模要效益成了当前旅游市场一致的呼声。大规模的兼并和重组已成为大旅行社心照不宣的竞争态势,可以预计,未来的几年内,国内市场将最终形成几个超大规模的旅游“旗舰”,布局国内的旅游市场。但谁能最终胜出,只有等着市场来做最后的评判。

标签:;  ;  ;  ;  ;  ;  ;  ;  

旅游引发资本反攻战_北京旅行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