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患者牙科畏惧症调查分析论文_刘林妍

口腔内科患者牙科畏惧症调查分析论文_刘林妍

黑龙江省伊春市美溪林业局职工医院 153000

【摘要】目的: 通过对54例牙科畏惧症的分析,了解牙科畏惧症产生的原因。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牙科治疗的患者54例,分析其牙科畏惧症的原因。结果:牙科畏惧症的性别差异中女性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牙科畏惧症检出率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DF检出率有所下降;不同文化程度牙科患者畏惧症检出率不同,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率有所降低,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口腔卫生保健社区服务,定期口腔检查和口腔保健,帮助人们熟悉牙科治疗,提高对口腔医学的认识也有助于减轻畏惧心理。

【关键词】口腔内科;牙科畏惧症;原因

【中图分类号】R473.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96-01

牙科畏惧症是对牙科诊治过程或其中的某些环节的害怕,所产生的紧张、害怕、忧郁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表现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烦燥、不安、哭叫、挣扎,甚至逃避或抗拒治疗的现象。一般存在于有牙科经历的人群中,是防碍患者口腔保健服务的主要问题,它影响了患者与牙科医师的合作,影响牙病的准确诊断及彻底治疗。为此,我院对其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牙科治疗的患者54例,其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为23 - 60岁,平均年龄为(35.2 ± 3.9)岁。

1.2方法

在治疗前由患者填写个人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牙科经历及文化程度等,以及一份性格调查表。并对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

1.3评价标准

诊疗后由医生根据CDAS[3]量表以及患者的表情制定了测定DF的5个等级。0级:不畏惧:无紧张害怕,表情自如,摆放自然,呼吸平稳,与医生配合良好;1级:轻度畏惧:稍感紧张,表情不自在,四肢尤其手不自然放置,基本配合治疗;2级:畏惧:紧张不安,有时叫喊,呼吸急促,不能很好配合治疗;3级:很畏惧:患者非常紧张不安,四肢不停扭动,呼吸急促,不能很好配合治疗,欲阻挠治疗,影响操作;4级:极度畏惧:拒绝逃避治疗。

1.4统计学处理

将结果输人SPSS 120.0软件包进行分析,并经过方差分析和检验,如果结果数据间比较,P < 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牙科畏惧症的性别差异中女性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牙科畏惧症检出率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DF检出率有所下降;不同文化程度牙科患者畏惧症检出率不同,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率有所降低,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5)。

3.讨论

3.1牙科恐惧症的原因

导致牙科恐惧症的原因很多,首先就是环境因素。视觉较其他感觉器官均要敏感,陌生的诊疗环境,医务工作者白大褂帽子口罩的专业形象均可能诱发恐惧,各种口腔科器械如拔牙钳、口镜、镊子、探针、注射器等都可能是引起患者的焦虑或恐惧。进入口腔诊所不可避免地会听到高速涡轮机转动的声音,空气压缩机工作的声音,器械之间激烈碰撞的声音以及其他患者发出的痛苦呻吟等,种种声音皆可诱发患者的恐惧心理。其次就是医生的原因。医务人员衣冠不整、态度生硬、操作能力差、缺乏经验都会引起患者的不信任感,医务人员对医患沟通缺乏技巧,不恰当的言辞或不尊重患者的感受都有可能诱发患者的心理紧张、恐惧甚至完全拒绝治疗。还有患者个人因素。不良的牙科体验是造成DF的最主要原因,目前的研究认为,既往牙科治疗中的创伤,对疼痛的恐惧以及具有侵袭性的操作如 ( 注射麻药、备洞、使用活力测试、用探针探查龋洞的深浅和活力情况) 都容易使患者感到焦虑。除此之外,还有心理因素。儿童DF与其本身的气质类型有一定关系,麻烦型气质的儿童适应力比较差,消极情绪较极端,对疼痛刺激敏感,哭闹,大叫逃避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老年人由于年龄上升,心理特点也随之变化,其对周围的感知力相较低,注意力转移缓慢,如遇到疼痛则集中在痛苦中难以恢复。另外老年患者由于自尊心强,过于敏感,而且相对固执,自信心不足,对比较年轻的医生信任心不足,容易反复更换医生,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最后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有些患者害怕被检查出问题; 觉得自己牙齿不好或口臭; 检查时感到难堪; 治疗时间长,患者感到痛苦; 担心花费多,没时间,嫌麻烦; 就诊条件差,健康意识淡薄; 对牙医的态度、经验及器械消毒的担心等。

3.2 DF的预防和治疗

由于DF的存在,使很多患者在最后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来医院就诊,降低了早期就诊率,这不仅使病情加重,治疗复杂化,痛苦增加,而且降低诊疗质量,降低工作效率,恶化医患关系。因此,要求我们必须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对DF患者进行预防治疗是很有必要的。DF的治疗,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心里疏导,加强医患交流,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使他们在信任放松的状态下接收口腔治疗。让患者对治疗设备、程序、方法、目的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告诉患者可能有的不适的感觉,使患者对治疗有心里准备,紧张度降低后再开始治疗。在临床上有很多DF患者在最初的治疗中由于对治疗的不了解,对医生的操作感到畏惧,经过医务人员对治疗程序的解释后,对治疗的畏惧减轻,而且对适度的疼痛也能接受,而且随着就诊经验的增加,畏惧感也在逐渐减轻。应用无痛技术和娴熟的技能,是减少DF发生的最主要手段。DF的成因很多,但是治疗中难以忍受的疼痛是最主要的因素。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患者都对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到畏惧,尤其是钻牙时的疼痛,经过使用麻醉剂后,疼痛减轻,患者的畏惧也减轻,因此,尽量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初期治疗少做痛性操作,可有效降低DF的发生。DF患者畏惧症会随着年龄增长理解能力的提高,就诊经验的增多而降低,最初诊时的不良体验越严重,在随后的复诊中患者牙科畏惧症的减轻速度就会越慢。在调查中发现,虽然DF很多,在临床中发生率较高,其畏惧程度各有不同,多数为轻度和中度畏惧,少数是重度畏惧。大多数患者对畏惧和紧张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控制力,只有少数患者不能控制自己。为此,笔者认为,研究和治疗DF,减轻患者的畏惧,增强患者配合治疗的能力,有利于使更多的牙病患者得到早期及时的治疗。

参考文献

[1]程祥永,张兰.牙科畏惧症的心理现状及研究[J].新医学.2012,43(2):137 - 138.

[2]王艳,齐万华,单连启,等.口腔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25 - 26.

[3]王永会.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的临床处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3.

论文作者:刘林妍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  ;  ;  ;  ;  ;  ;  ;  

口腔内科患者牙科畏惧症调查分析论文_刘林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