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社区经济_小城镇论文

论城市社区经济_小城镇论文

论城镇群落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群落论文,城镇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发展城镇群落是我国城市化的现实选择

经过几年的讨论,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在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问题上,基本上形成了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和小城镇论,以及大中小城市并举论等观点和思路。持大城市论,包括持中等城市论观点的同志认为,小城镇规模狭小,边际产出低,聚集效应差。他们主张重点发展中等以上规模的城市,而不主张发展小城镇。持小城镇论,包括持大中小城市并举论的同志认为,小城镇建设规模虽小,但投资省、见效快,所需资金的主要部分可由地方和农村自己解决。实行大中小城市并举,由国家、地方和农村分担建设投资,各方面都承受得了。由于国家城市建设资金有限,因而只能主要依靠地方和农村的力量,重点发展小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并举的格局。以上这些观点尽管互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无论持何种观点的同志,都只是较多考虑到城市规模效益和城镇建设投资能力问题,而较少考虑到工业生产力布局问题。如果优先考虑改善生产力布局、提高生产力总量的要求,兼顾提高城市规模效益和适应城镇建设需要等项原则,全面比较各种城市化模式,那么重点发展以小城镇作为基本单位的城镇群落,也许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的一种现实选择。我们这里所说的城镇群落,在建设规模和体制功能上都有别于群落外部那些分散的小城镇,也有别于发达国家那种由城市向外扩张、延伸形成的带放射状城市和城市群。为显示区别起见,我们可以把这一主张称之为城镇群落论。概括地讲,城镇群落在经济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城镇群落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城镇群落是由若干互相毗邻的小城镇连接形成的。各个成员城镇处于同一区域,有着大体相同的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加之他们经济联系密切,互补性强,易于形成发展区域经济的合力及优势。凭借这一优势,其基础设施项目和开发性项目的建设自然周期短、见效快,易迅速形成社会生产力。以避免象其他一些地方那样层层设立开发区、分散投资、盲目建设,结果长期开而不发,造成土地资源和社会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因此,有重点地发展城镇群落,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合理安排区域分工和生产力布局,都是有利和切实可行的。

其次,城镇群落经济是一种集合经济。城镇群落是以小城镇为基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群落内部,各个城镇都是独立的行政单位,他们自成建制,下设街道、集镇、行政村,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与此同时,各个城镇又因处于同一区域、同一群落,存在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密切的经济联系,从而连接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由于上述特点,城镇群落既可以广泛动员成员城镇及其村、组和农民的力量,适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一些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项目建设,又不至于妨碍各个成员城镇自找门路,包括争取联合国城镇发展中心的国际援助项目,广泛筹集建设资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着重搞一些中、小型项目。这说明,城镇群落既能够容纳较高层次的生产力,又能够容纳较低层次的生产力。发展城镇群落,充分发挥他们适应范围广、生产力容量大的优点和长处,并不需要过多地增加国家对城镇建设的投资,就能取到拓宽生产领域、扩大就业门路、增加社会生产力总量的积极效果。显然,这样做无论于国于民,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第三,城镇群落经济是一种规模经济。地域范围比较辽阔,资源比较集中,人口比较密集,便于发展规模生产,形成规模经济,这是城镇群落经济的又一优势。描述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国民收入总额之间函数关系的回归模型显示,城市人口规模越大,边际效益越高,社会效益也越好。因城镇群落人口规模主要不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而是取决于成员城镇的数量多少,所以他们的人口规模和地域范围可因经济发展需要而定。这比起分散的小城镇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大工业发展的要求;比起工业过于集中的大中城市来,能够为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优越的环境条件。由此可以认为,重点发展城镇群落,是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的有效途径。

最后,城镇群落经济是一种过渡经济。城镇群落处于农村小城镇与城市之间的层次,兼具双方的特点和长处。他们既可以充分享受国家关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小城镇政策的各项优惠待遇,广泛争取和利用国内社会、国际社会专项资金的援助,又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的有利机遇,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他们把农村小城镇和城市双方的有利条件集中起来,避开双方的不利条件,便能形成自己的特殊优势,并凭借这种优势和有利条件,加快改变旧的城镇面貌,树立新的城市形象,建设和发展现代化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城镇群落代表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发展城镇群落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二、发展城镇群落是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的重点工程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从总体上看,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突出表现为:城镇数量比较少,面貌比较陈旧,布局比较分散。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我国中西部地区生产力较为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短时期内不可能拿出太多的资金用于城镇改造和城镇建设。与其分散对旧城镇修修补补,或者零零星星设立几个新城镇,不如适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一批工业和人口密集的城镇群。

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乡镇企业重心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腹地转移的趋势。这对于中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有利机遇。但与此同时,又使其面临着如何才能把握这一宝贵机遇、适应工业化的发展要求以及加强城市化建设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笔者认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在城市化建设上的差距直观上表现为,东部地区城镇数量比较多,档次比较高,中西部地区城镇数量较少,档次比较低。如从更深的层次上看待这个差距,那么不难发现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则是上述差距的主要表现,也是造成上述差距的主要原因。基于这一认识,中西部地区在当前必须把城市化建设置于首位,解决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问题。中西部地区可以参照东部地区的做法,根据发展经济的需要和自己的实际能力,突出重点,着重抓一批城镇群落,尽快把他们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基地。

中西部地区在建设和发展城镇群落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目前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第一,要强化重点意识。有重点地发展城镇群落,必然要涉及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结构调整,使区域之间经济发展速度出现差别,从而引起激烈的竞争。各个城镇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必将争要资金、争上项目、争当重点,这容易导致平均分配建设资金、分散投资、分散建设的局面。各级领导从一开始就应预料到这一点,以便预先采取措施,教育全体干部和群众树立全局观点,强化重点意识,全力支持城镇群落建设。

第二,要选准建设地点。中西部地区因城镇建设资金、建设能力有限,在城镇群落建设起步阶段,可以把首批城镇群落放在以下几个区域或地带考虑。一是原有城镇规模和人口密度比较大、基础比较好的区域;二是自然、经济资源比较集中,或是具有某些特殊资源优势的区域;三是紧靠水路、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带;四是拟规划发展特定产业的工业区、商业区、旅游区;等等。

第三,要坚持建设标准。城镇群落建设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城镇群落规划要超前一些,建设标准要高、质量要好。在建设资金、建设能力不足情况下,宁可暂时少搞几个项目,也决不降低建设标准。

第四,要实行倾斜政策。诚然,中西部地区城镇建设包括城镇群落建设,是中西部地区人民自己的事业,须由他们自己来办。但是,考虑到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对于全国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也考虑到中西部地区城镇建设资金短缺、城市化建设滞后现象比较突出等实际情况,国家在安排城镇建设投资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有重点地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城镇建设的投入。此外,国家和地方还可以考虑,把中西部地区城镇群落当作经济开发区和经济特区来办,制定特殊的政策,给予他们以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多的优惠待遇。有了国家的支持,加上自己的努力,中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一批规模较大、质量较高、自成风格、各具特色的城镇群落。有了这样一批基地,中西部地区就能加快发展,缩小同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这对全国生产力布局调整和总量增加,无疑将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标签:;  ;  ;  ;  ;  ;  ;  ;  ;  

论城市社区经济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