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笑声》展现的声音世界论文_高妤

《黑暗中的笑声》展现的声音世界论文_高妤

青岛大学文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71

法国学者米歇尔·希翁在《声音》一书中指出,声音存在物理学和哲学化的两种定义。物理学定义:声音是由一种分子组成的运动,通过诸如空气、水或岩石这样的介质,由一个振动体导致。哲学化定义:声音是一个感觉,是感觉器官的经验。把声音作为对象来分析,其定义包含了声音的物理属性和听觉的生理反应。【1】本文以《黑暗中的笑声》小说中的声音为研究对象,旨在还原纳博科夫所构造的声音世界。

第一章 文本中的声音

第一节 笑声

关于小说中的笑声,目前的研究较少,有学者从笑的对象来研究,包括“笑读者,笑人物,笑自己”【2】,本文另寻角度,从笑的种类来展开。小说中的笑声主要可以分为欢笑,苦笑和嘲笑。

欢笑

小说包含众多欢笑,有伊丽莎白纯洁的欢笑,她满足于自己平静美好的家庭生活。有伊尔玛单纯的欢笑,她继承了母亲沉默寡言的秉性,沉静地快乐着。有欧比纳斯欲望的欢笑,他得到了美若天仙的玛戈,欲望得到满足。有玛戈和雷克斯爱情的欢笑,他们情投意合,享受着爱情的欢愉。可惜的是人物之间的欢笑是互相冲突的,即一人的欢笑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因而欢笑终将被苦笑所替代。

苦笑

小说中无一人,不是有其痛苦之处。安宁的家庭生活坍塌,伊丽莎白痛哭流涕,心中的苦涩不在话下。欧比纳斯向玛戈复仇,却被玛戈击杀之际,除却解脱的心情,心中弥漫着苦涩。玛戈的苦笑较为特殊,她面对欧比纳斯时的苦笑是绝妙的表演。当她要求和欧比纳斯公开地一道生活时,玛戈坐起来哀婉地一笑。这使玛戈看起来楚楚可怜,惹人疼爱。苦笑是玛戈的手段之一。但当她再次见到雷克斯时,她“正瞪着眼发愣,忽然格格地笑了”【3】。这一笑,绝非如“格格”的声音那样欢快。那时她的心中情绪非常复杂,有再见雷克斯的欣喜,有对雷克斯的埋怨,有对欧比纳斯的厌恶,各种情绪交织,这笑声不过是一种掩饰。

嘲笑

小说中最明显的是雷克斯和玛戈对于失明的欧比纳斯的嘲笑。雷克斯喜欢冒险,他时常踮着脚尖走到欧比纳斯跟前,极为敏捷地摸他一下。这时候欧比纳斯便会发出一阵充满柔情蜜意的呻吟,深处臂膀去拥抱想象中的玛戈。这是雷克斯对欧比纳斯的捉弄,欺负他看不见,也嘲笑他心爱的玛戈不爱他。玛戈的取笑则更为暴力,她经常怒斥欧比纳斯,打他耳光,透露出不满和轻视。玛戈由于家庭环境恶劣,并且没有受过较好的教育,表达嘲笑的方式比较原始——发泄。而雷克斯的情绪更为复杂,取笑方式也更为“巧妙”,他懂得利用欧比纳斯失明的弱点,在其伤口上无声地撒盐。

第二节 自然的声音

雨的声音

女儿出生那天,欧比纳斯眼前下起一阵黑色细雨,像一部旧得闪闪烁烁的影片(一九一零年的旧片,一个急速行进的 送葬队伍,步子走得太快了)。细雨的声音是淅淅沥沥,滴滴答答。从听觉上有一种连绵不绝之感,而绵延不绝的正是因死亡而带来的悲伤。当欧比纳斯和玛戈终于有机会共撑一把伞。他称雨点笃笃笃地敲击头顶上那块绷紧的丝绸,奏出的欢快乐曲。先前的雨还是连绵不绝的忧伤,而此刻就变成了欢快的“笃笃笃”。雨声所代表的意味发生了流动而且与欧比纳斯情感的变动一致。

第三节 社会生活的声音

衣服的声音

在伊尔玛出生的那天,欧比纳斯恨那些衣服沙沙作响、头戴白帽、脸色红润的护士。玛戈的衣服也曾发出摩擦声,欧比纳斯称之为衣裳的窸窣声。护士忙着为接生准备手术工具等,因而衣服摩擦的声音频率高,沙沙作响。又因为纳博科夫恨那护士,所以主观上放大那令人生恶的沙沙声。而玛戈是个年轻貌美的曼妙女子,欧比纳斯对她心怀爱慕之情。“窸窣”是形容细微的摩擦声音,其中包含着一种神秘感。欧比纳斯此时已经失明,因不能看见玛戈的容貌和行为,那衣服的摩擦声便更加引人联想。同样的声音,因欧比纳斯的主观态度不同,而显示出不同面貌。

汽车的声音

当三天之后,欧比纳斯再次来到这家电影院的时候。“一辆汽车飞驰在平坦的大道上,前方是急转弯,一边靠峭壁,一边临深渊。”【4】这一句并没有鲜明描绘声音,但在这个画面中,有汽车发动机的声音,轮胎的摩擦声,面对着悬崖峭壁下的急转弯,主人公心跳加速的声音,这一切都是危险的声音。这隐喻着欧比纳斯对玛戈的爱将将他引入危险之中,他并非不知,却抵抗不了玛戈的诱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初是欧比纳斯央求玛戈和他一起乘坐出租车,这样不容易被人发现。后来欧比纳斯失明后是在玛戈的吼叫责备声中缩手缩脚地登上出租车。这种前后的呼应暗示着,欧比纳斯已经完全堕入危险之中。汽车的马达声中,隐喻着欧比纳斯的命运。

第二章 声音的特性及其文学效果

声音的空间性

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中,声音是无处不在的,有着无限连续的空间属性。因为声音是能量的空间传递过程,它不可能脱离空间而存在,因此声音具有空间性。当雷克斯和玛戈两人单独坐在包厢里看冰球时,纳博科夫描绘了体育馆内的景象,有冰场、冰面、空气以及正在演奏着震人耳鼓的进行曲的乐队。接着便是两人的谈话,和体育馆中的声音交替描写。玛戈问“现在你明白了吗?”【5】雷克斯正要说话,就被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玛戈正要说话,大厅里又骚动起来。在一片嘘声、掌声、喧哗声中,两人进行着谈话。这一段描写颇似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画面不断地切换,而声音也是不断在近处(玛戈和雷克斯的谈话)和远处(掌声等)之间切换。这增强了戏剧性,加强了非限制性及客观的叙述,将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事件展现在读者面前,扩大了读者的视域和想象空间。

声音的时间性

“声音的特性是流逝、逃逸,永远同时间系在一起,并且附着运动。”【6】声音只能在时间中存在,所以,声音具有记录性和直接性,能够指明客观世界中的一个现象。时间具有瞬间性,一去不复返,寄存于时间中的声音却可以借由记忆中而得以存留。在妻子发现了玛戈的来信后,欧比纳斯返回家中。家中没有一点声响。而记忆中的此时,公寓是嘈杂的:有流水声,说话声,盆罐碰撞声。声音的转换,形成了今夕对比,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悲凉之处。

声音的遮蔽性

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音色也不相同,一些声音可以遮蔽和阻止我们听到其他声音,声音具有遮蔽性。雷克斯坐到欧比纳斯和玛戈的饭桌旁,跟他们一道吃饭。他无声地咀嚼,完全与欧比纳斯颚部的动作以及玛戈的说话声合拍。每当两个男人咀嚼的时候,她就故意大声讲话。一方面雷克斯的模仿是巧妙的,另一方面玛戈的声东击西也颇为奏效,二者结合声音的遮蔽性发挥功效。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欧比纳斯的心理因素。失明之后他的行动和生活格外不便,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的自信心,使他不能够完全相信自己的判断,再者失明、痛失女儿离开妻子,也加重了他对玛戈的依赖,他不愿意相信玛戈背叛了他。这两方面原因促使他即使发现了很大的奇怪之处都放了过去。

结论

纳博科夫在小说中描绘各种声音,有声音的流动,声音与情感的呼应,声音对情节和故事走向的暗示,揭示了时间的特性和功效。声音与声音交织,声音与情感交织,声音与情节交织,声音与时空交织,纳博科夫用巧妙的语言和精心的构思,打造了一个丰富立体而又意味深长的声音世界。纳博科夫打造声音世界的艺术实践符合他个人的艺术观。他强调艺术作品诗性创造的三个重要因素:

第一,“理性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纳博科夫并不将文学的诗性与语言划等号,而是用了一个关键词——“通过”,把语言当成文学达致“审美狂喜”的必要介质和手段。具体反映在声音世界中,就是“黑色的细雨”与“笃笃笃”的使用;是“沙沙作响”和“窸窣声”的使用。

第二,“构思”。纳博科夫并不否认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的主导地位。正是艺术家的记忆和灵感思维,成功地将“意向性现实”转化为同样充满诗性存在的艺术品。在小说中,汽车的声音一直暗示着情节的发展和欧比纳斯的命运。

第三,“表征非理性的神秘”。这是纳博科夫作品诗性创造中三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非理性的神秘”就是指“此在世界”中隐含着“彼在世界”的真相,是人们通过原始诗性智慧对自然诗性的把握与认识。正如松鼠可能会被雷克斯击中一样,现实中人也有可能会被一种更强大或不可控的力量击中。欧比纳斯就是一只被击中的松鼠。人与自然同构,与自然相通。

注释

【1】米歇尔·希翁著:《声音》张艾弓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4

【2】汪小玲:《<黑暗中的笑声>中“笑”的后现代解读》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7(4):72—75

【3】【4】【5】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黑暗中的笑声》,龚文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97,12,112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看·听·读》,顾嘉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23

参考文献:

[1]芦影.声音体验——关于设计的声音意识与听觉审美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2017.

[2]王青松.纳博科夫小说:追逐人生的主题[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3]王明子.印·记——声音视觉化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2015.

[4]费勇.论声音艺术与空间的关系[D].辽宁:鲁迅美术学院, 2017.

[5]赵君.后现代文艺转型期纳博科夫小说美学思想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高妤(1996-02-),女,山东青岛人,汉族,就读于青岛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论文作者:高妤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黑暗中的笑声》展现的声音世界论文_高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