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科学引导策略,做好化学教学工作论文_何远玉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协育中学 564100

摘 要:实验探究是中学化学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方法,通过实验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活跃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现象、化学原理的整体理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本文笔者就《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为例进行分析,运用控制变量法的对比试验来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认知能力。

关键词:化学 物质 溶解性 教学

一、明确教学任务

明确教学任务才能够制定科学的教学规划。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溶液作为身边的化学物质,是同学们经常接触的一类成分比较复杂的化学物质,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类分散体系。让学生集中地、系统地学习有关溶液的知识,特别是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溶液和溶解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利于学生用学到的溶液知识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本节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探究性。所以本节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看似平淡无奇的溶液,里面竟然蕴含着这么丰富多彩的道理。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能更好地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进一步激发并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制定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教学中我们就要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特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建立溶解性、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能力训练目标: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确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促进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形成;能用学到的溶液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品质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影响事物的发展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以提高他们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三、更新教学理念

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性不足。新时期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化学是一门培养人的能力、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了解到相关的化学原理,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行为都必须从学生出发,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我在教学中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追求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对于知识的建构,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在课堂上,除了个体探究之外,我们更倡导合作探究。在探究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差异,提出不同的探究目标。最后利用学生可塑性、互补性的特点,使问题更清楚、更准确。所以,进行教学时,我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设计一定的探究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指导学生做好课本中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这种学习方法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易于接受知识、不易遗忘,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对比实验,引导学生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开展实验探究,以便能够更好地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的学习综合感知。

实验1:用量筒各量取5mL水,分别加入A、B、C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味精、糖精、消石灰各1g,振荡片刻,静置,观察物质的溶解情况。通过实现我们可以看出: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如,味精、糖精、硝酸钾等易溶于水,而消石灰微溶于水,碳酸钙却不溶于水。

实验2:取A、B两支试管,分别滴入少量色拉油。往试管A中加入少量水,往试管B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观察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拓展认识,认识到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常用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等溶剂溶解某些在水中难以溶解的物质。

实验3:取1支试管,加入5mL水,然后加入3g硝酸钾,充分振荡,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如硝酸钾;当然也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如消石灰。

通过事实和实验引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并进行板书,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思考、讨论、合作、实验期待寻找结论的过程。

这样让学生依据以上几个情境,交流讨论,猜想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探究得出结论。这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与探究思维技能,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化学知识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价值。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科目知识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化学知识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教学中我们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提升。明确教学任务、制定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技能。

论文作者:何远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采取科学引导策略,做好化学教学工作论文_何远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