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能投威信煤炭有限公司一井生技部
摘要:本文就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模式做了详细的分析,对如何优化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提出了理论性的建议,并认真分析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未来前景。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未来前景
一、前言
伴随着国家经济体系日益完善,我国的各类机械设备也相继进入了自动化的深入研究阶段,进而加快了我国工业迈入机械化操作的脚步。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危岗位来说是福音,特别是对我国的煤矿事业来说,煤矿井下瓦斯气体充斥、井巷空气流通性差,稍不注意就会存在生命威胁,大部分工作都是依靠机器来完成。为了确保煤矿稳定生产,就必须保证煤矿机电设备必须处于可控、安全可靠的状态,这就要求煤矿作业中必须注重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这样就能提高煤矿的产能,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现状
2.1 应时性维修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它主要是指当运行中的煤矿机电设备何时出现故障何时维修,这种维修模式是在问题出现之后才进行问题排查;哪里出问题维修哪里,针对性比较强,但这种维修方式不能实现机电设备的预先管控,而且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于煤炭产量的日益提升,这种模式既耽误生产又不能全面管控,对设备的使用年限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这种模式早已退出人们的视线。
2.2计划维修管理模式
由第一代应时性维修模式中我们总结出了这种管理模式的缺点,同时也开发出了一种更好的管理模式,这就是计划性维修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体现在对于设备的维修有了一定的计划,按照计划内容定期检查维修、保养维护,每次检查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这种模式提高了煤炭生产工作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煤矿的生产效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模式可以增加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年限,定期维护保养是对机械设备全面性的检查,对于机器存在的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并排除,从而实现一次维修、长时间使用的目的,实现了机器的稳定化管理,降低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损失。目前,计划性维修管理被大多数企业所采纳,并在内部制订了一整套相关的文件制度,指导现场生产维护。
2.3 预期维修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对于维修管理来说技术要求太高,它是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对煤矿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隐患故障提前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的结果定期对问题进行排除,从而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稳定运行。这种模式能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能够根据目前的科学技术判断机电设备出现问题的概率,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操作者做出预警。目前这种模式由于难度系数较大很少被企业采用,但它的科学性决定了它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能够以现代化的方式生产,相信不久后会被更多的企业采纳。
三、优化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建议
3.1 加强员工维修技术以及相关知识的培养
国家提倡企业生产需要以人为本,专业的技术人才和专业的管理团队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煤矿设备检修维护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专业的人才对问题加以判断维护。而对于企业来说,必须要加强企业内部人员与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只有持续增强员工的技术能力与专业素质,才能在设备维护管理中进行创新,从而持续保障煤矿机电设备正常稳定运行。培训必须具有系统性(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资料准备、培训效果评估等),要从企业内部从上到下一层一层的培训,培训内容必须与本岗位工作相关且易懂;另外煤矿还可以定时定期聘请一些资深专家对技术管理人员与设备维护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来增加煤矿人才储备量。
3.2 实行全方位维修
全方位维修是指煤矿机电设备从购买到使用到最后的报废,必须对机电设备编制一整套完整的维护保养计划,始终使机电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与此同时还必须要求设备操作与维修的人员对所操作和维修的设备的常规性能参数及内部结构有基本的了解,尽可能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机电设备检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未来发展
4.1 煤矿电机设备维修实现信息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传统的管理在运行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系列的缺陷,例如设备的日常点检、交接班记录、设备的维修记录等,传统模式仅局限于手工纸质版的记录,按固定周期对于这些数据进行封存存档,但在后续的查询过程中难度较大,很多证据性的资料需要翻阅大量记录,远不能达到现代化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要求。因此就必须在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中以现代计算机的管理技术及统计方法取代传统的手工记录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设备维修管理。如果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日常的设备点检、维修记录全部录入电脑或者电脑自动管理,当查阅某一天的记录时就能节约很多时间,且查询到的数据真实性就比较高。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机电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加装现代化的专业检测设备,当设备出现问题或者即将出现问题的时候检测设备发出报警,从而实现提前发现提前维修的目的。
4.2加强机电设备的“绿色”维护管理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最好的状态就是从采购入场到设备使用年限直到到期报废,尽可能不出现故障不进行维修,这就是现代所提倡的“绿色维护管理”,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它最主要的核心就是在整个设备使用年限内,应尽可能的保证设备始终处于原状态运行,避免在维修以及使用过程中对外界环境产生相应的危害,如对于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有害排放物进行合理化处理,同时在维修前应该考虑到环境因素,综合兼顾节能环保的效益,从而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绿色化、节能化的综合管理。
4.3 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实现专业化管理
随着国际智能化的研究和发展,智能化设备已慢慢融入到了各行各业中,即在以后的道路上,智能化机电设备会逐步得到普及,相对应的机电设备维修的专业化程度会进一步得到提升。在今后的生产中,煤矿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就必须和实际生产相辅相成、相互结合,而且必须要一起协同完成煤矿的开采任务与煤矿电机设备维修任务。同时要推出一套更加实用的设备维护检修和设备的预防检测检验制度,让制度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以制度管理代替人为管理,主动按照制度要求内容对机电设备进行故障排查和运行状态检测,按照设备的运行状态制定相应的检测检验维修时间和维修内容,并逐步向预知检修和专业化维修发展,以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减少故障停机的时间。就如何提高煤矿机电设备专业化、智能化管理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a)提高设备维修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在正常的煤矿生产中,设定专人对煤矿机电设备定期定点进行维护,同时给予维护人员必要的维修管理方面的指导建议,使得维护人员能独自完成一套设备的维护工作和一些小问题的维修工作;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重大故障时,应聘请专家团队对设备进行维护,设备维护人员全程跟踪学习,从而提升设备的维修效率;
b)设备管理智能化。引入智能化的煤矿机电设备,在出现故障隐患或者出现故障的时候提前进行检测,并及时报警维修,随时可以通过PLC终端界面输出设备运行状态,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预先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中,提前预知设备隐患,及时消除隐患,不仅能确保在生产中的安全,还能够给煤炭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降低维修成本。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应该以提高煤矿设备安全为中心,加强技术改造以及专业化管理,提倡以人为本,从而能够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完好、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卫生.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探析[J]. 机电工程技术,2016,45(12):121-123.
[2]闫刚.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J]. 中国设备工程,2017(04):47-48.
[3]常彪.论中国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J]. 能源与节能,2014(05):58-59+114.
论文作者:易斯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煤矿论文; 机电论文; 机电设备论文; 设备维修论文; 设备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模式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