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的评价与优化分析_经济特区论文

经济特区的评价与优化分析_经济特区论文

特区经济 特区评价与优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区论文,评价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我国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五个经济区及上海浦东开发区开发建设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耀眼的生长点,并作为地区经济的辐射源和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当前“特区不特”和布局过于集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有必要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从全新的角度、更高的层次上制订出新的特区政策,赋于特区更“特”的政策,并提出在沿海、内地和沿边地区应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建立一些新的经济特区,从而形成更加强大的辐射源,带动内地和边远地区经济的腾飞。本文还对未来特区的布局和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一、我国经济特区发展的突出效应分析

(一)特区作为各类开发区的前导有其超越所在

所谓经济特区,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内划出的特定区域。这些地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比一般地区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及减免税收等优惠措施,以吸引外资和引进外国技术,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我国现有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五个经济特区及上海浦东开发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的最早产物,它们是在依据我国国情,并参照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们适应了世界各国经济一体化和对外开放的大趋势。

由于特区在开发建设中执行了灵活的开放政策和措施,比较成功地引进了国外资金和技术设备,实施了高效能的科学管理方法,在开发建设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创造了名闻世界的“深圳速度”。特区在开发建设中,还发挥了技术、知识、管理和对外政策的窗口作用,提供了利用国外、国内两种资源,开拓国外、国内两个市场的成功经验,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对外工作的人才,并通过与内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广泛联合,带动和促进了内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经济特区以其卓有成效的建设实践证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正是在总结经济特区经验的基础上,党中央和国务院在研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时,作出了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在这些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决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在很多方面都借鉴和参照了经济特区的经验。随着改革开放的广泛深入发展,为了更大规模地利用外资,更大范围地发展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继1984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之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边境贸易合作区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开发区也相继建立。

从广义上来说,我国的各类经济开发区是在我国境内所划出的,实行特殊经济政策,从事更加开放的经济活动的区域,也是“特区”。不过我们一般所指的经济特区,是特指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这5个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权力的综合性的开放区域。尽管经济开发区也实行了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在对外经济交流、引进先进管理技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特区率先开放的先发效应,及其在全国开放战略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无论从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对地区及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上,经济开发区与经济特区相比都有显著的不同。而且在经济结构、管理体制、优惠政策等方面,经济开发区与经济特区相比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尽管进入90年代以后,经济开发区进入了全面高速的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建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0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2个,保税区13个,边境经济合作区13个。国家旅游度假区11个,再加上省级开发区,在一定时期内,全国经济开发区将保持在四五百个了。开发区不但在数量上有大幅度增加,在分布上也由沿海向内地扩展。)但在建设规模、开放深度及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力上,这些经济开发区与经济特区相比仍有比较大的差距。经济特区现在依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依然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它的独特作用及地位,在短时期内,是诸多经济开发区所无法替代的。

(二)我国经济特区的增长极活力评价

我国所创办的几个经济特区,总的来说,其经济基础都相当薄弱。深圳原是一个仅有2.3万人口、面积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只有29万平方米的破旧的 边陲小镇。厦门特区昔日为一封闭性的、经济水平落后的海防前线城市。设立特区以后,在中央所给予的特殊的经济优惠政策及自身所拥有的独特的区位优势所吸引下,海内外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涌入特区,迅速形成了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耀眼的生长点,迎来了特区经济的突飞猛进。

就深圳特区而言,1992年与办特区前的1979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由1.96亿元增加到284亿元,增长了143.8倍,平均年递增46.9%;工业总产值由0.6亿元增加到193亿元,增长了119.6倍,平均年递增44.8%,预算内财政收入增加到43亿元,增长了252倍,平均年递增率为55.4%;出口贸易由0.09亿美元增加到60.8亿美元,增长了674.5倍,平均年递增66.5%;深圳创汇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占第二位,人均创汇居全国首位;农业总产值由1.2亿元增加到18亿元,增长了12.8倍,平均年递增9%。1992年末全市总人口270万人,全区总面积为202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达70余平方公里。

其他几个特区,在此期间,也都获得了超常规模的发展。截止1993年底,5个经济特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941亿元,比1992年增长了2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1倍;进出口额达4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亿元,比上年增长47%,这些增长幅度均远远大于全国及国内其他地区经济中心的增长水平。

浦东开发区虽起步较晚,但在它被宣布成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之后,自1991年起进入了高速发展行列,4年时间里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64亿元,1994年更是达到了291亿元。浦东开发区成为上海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上海经济增长率连续2年接近15%,在上海的经济增长中,浦东所作的贡献为1/3。

这些都表明了我国经济特区自创办之日始,就获得了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大引擎,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生产力不断进步,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特色,在区域经济活动中起着推进作用的经济中心。经济特区,目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富活力,最具潜力的增长极。

(三)特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源

特区作为地区经济辐射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特区的“窗口”作用,使内地通过特区引进了大量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信息。

2.在与内地的横向经济联合中,各经济特区组织建设了一批“头”在“内”,尾在“特”的生产企业,将内地的原材料、半成品拿到特区进行精加工、深加工后增值出口。同时还在内地建设了一批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国际市场——特区——内地“三点一线”的格局,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这样,既增强了特区的出口能力,又促进了内地生产的发展,解决了大批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3.特区经济在不断壮大的同时,还大举投资内地,支持内地经济的发展。如深圳经济特区从1987年到1992年底,有185家大中型企业在内地投资办企业430多家,协议投资额35.84亿元,1993年,深圳的企业向内地投资更有发展,资金达4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内地及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4.随着特区经济的高层化发展,主导产业也在由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发展,由制造业逐步发展到服务业,包括金融、银行、保险、通讯等直接促进资金及技术流动的高级服务业。原先特区所重点发展的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便开始通过各种方式逐渐向周围地区扩散,扩散到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使用费较低廉的周围地区或内地去,并与当地的原材料和资源相结合,从而带动这些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随着特区生产力水平的不断进步,综合区力的继续提高,作为地区经济增长极的经济特区的扩散作用会越来越显著,对地区经济的辐射能力会越来越强劲。

(四)特区是体制改革的孵化器

从长远来看,经济特区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它对技术、管理、资金的引进及对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上,还应该看它对国家和地区经济体制的影响上。

特区是扩大出口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比较成功的好形式,它同时又是我们学习与外国资本竞争,学习按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办事,学习现代化的经济管理的学校。通过这所学校,大胆地吸收和借鉴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属于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在与国外资本及技术交流的同时,使我们的企业与实全逐步与国际市场及国际惯例接轨。特区在这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特区的新观念、新经验,为内地的思想和观念更新起了先导作用。经济特区处于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先走一步所形成的新观念,如“时间观念”、“效益观念”、“价值观念”等对内地产生了重大的启迪,促进了各地观念的更新和思想解放。

2.特区是全国改革的试验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启示。特区建立以来,进行了各种改革。在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为全国体制改革和经济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如基建工程实行招标投标、承包责任制;工资制度实行企业浮动工资制和党政事业实行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人事制度,推行招考、聘用、职务任期制,在用工制度方面,全国推行合同制;在金融体制上,实行业务交叉和信贷、利率的改革,成立外汇调剂中心,逐步开放外汇市场;在企业管理机构方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厂长或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工业系统实行承包、租赁经营,进行股份制实验,组建投资管理公司,统一管理国有企业资产;对国有土地实行有偿使用等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相应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许多措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且已经制度化、法律化,为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步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3.特区发展的模式,为再造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优势,促进各地区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特区的建设成就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独特作用,表明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国家,在一缺资金,二缺技术的情况下,只有对外开放,通过利用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刺激出口来促进现代化的进程。而建立经济特区则是达到此目的的一个重要措施。随着改革开放的广泛深入发展,更大规模地利用外资,更大范围地发展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成为全国各地包括内陆省份在内的普遍要求,于是各种经济开发区应运而生。经济开发区在建设过程中,大量吸收外来的资金和技术,很快便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生长点,为使地区经济得到普遍的均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特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特区发展有突出效应,但其亦存在如下问题:

(一)特区不“特”的问题

9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内地和沿海其他地区也实行了类似特区的优惠政策,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特区不特”、“特区优势在消失”等说法。如何看待特区的“特”与特区政策的“内地化”问题?

特区政策的“内地化”并不意味着特区政策的“弱化”和特区“不特”,中央给予特区政策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央给予特区的特殊政策的力度和内容都应随之而变化,原有的特区政策经过特区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因而中央允许某些地区实行类似特区的优惠政策,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这样做完全符合创办特区的初衷。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特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区已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换代以及全面介入国际分工、合作、竞争的新局面。特区创办之初实行的个别优惠政策有的已不太符合形势发展的需要,需要调整和淘汰。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在“内地造香港”的实践中,都需要特区继续发挥“排头兵”、“试验田”的作用,因而有必要在现在政策的基础上,从全新的角度、更高的层次上制订出新的特区政策,赋予特区以更“特”的政策。

另外,还应该看到,特区既有的改革实践和经验,只能被认为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有利的基础,进一步改革,还要花很大力气。具体地说:

1.特区的企业制度已经转换,但离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不仅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尚未到位,就是其他非国有企业,也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化、现代化。

2.特区的各种市场已经初成体系,但也还处于培育伊始,远远不够成熟。其中如全国最早的证券交易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开发市场以及外汇调剂市场,都要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

3.特区的政府职能已经不同于内地,政府通过经济手段调控市场的能力也强于内地,但仍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尚待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效率。

4.特区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劳动保障等体制改革较早、较快,但是仍有不少旧体制的残余,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符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和市场竞争的要求。

此外,在地方立法、执法和法制建设上,特区同样有很多工作去做,以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二)布局上过于集中的问题

我国对外开放是从毗邻港澳的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开始起步的。中央对这些地区的政策倾斜也最大。现有的5大经济特区中有4个集中在那里。广东、福建、海南等省这些年出口创汇额增长率、三资企业数量和产量、利税增长率都高于沿海其他省市,经济特区也是我国吸引外商、吸引外资最重要的基地。1991年,80%的外商独资企业分布在广东、福建、海南三省。到1992年底,5个经济特区共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5326个,占全国同期外商投资项目的16.8%,实际投入外资92.4亿美元,占全国同期外商投资额的26.9%。珠江三角洲及闽南、海南等地已成为我国开放度最大的地区。经济特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实践表明,我国沿海对外开放从南部地区首先突破是正确的,对推动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地区与中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北部的环渤海地区相比,从总体上说,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科技、教育基础比较弱,经济腹地较小,人均土地资源很少,煤炭、石油等重要的矿产资源也稀缺,因而难以形成强大的辐射中心,对全国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的牵动能力也就比较有限。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包括天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在内的环渤海地区,不仅在区域面积、人口总数上大大超过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以及海南岛,而且在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上也各有不同的明显优势,对外开放的步伐理应加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有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了,才会形成更加强大的辐射源,从而带动内地及边远地区经济的腾飞,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才真正得以提高,到下个世纪中叶赶上发达国家的宏伟经济战略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正是应着这一时代的要求,将上海浦东地区作为我国90年代对外开放、加速发展的“龙头”的决策才应运而生。

占地522平方公里的上海浦东新区位于黄浦江东侧,紧靠着本世纪30、40年代就已是亚洲最著名的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上海老市区,背倚着物茂人丰的长江三角洲,扼长江而通中部大陆,处于中国的“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的交汇点。开发浦东,不但关系到上海的发展,而且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从地域上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推进,从领域上看,由于实行了某些比特区更特殊的政策,因而对外开放的领域从工业生产扩展到金融、贸易、房地产和咨询服务等第三产业。使投资主体、合作领域、经济范围日益多元化、多样化,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比较起来,同样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产业密集区之一的环渤海地区的开放则要缓慢、落后得多。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传统的重工业生产基地,集中了大量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它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这个地区有着广阔的腹地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港口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工业生产发达,资本和科技力量密集,而且市场发育良好,城市群落分布匀称,有利于开展国际分工与经济技术合作,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潜力的地区之一。

环渤海地区地处东北亚,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9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的加强,东北亚政治环境的改善及区内各国经济上的互补性等原因,地区性联合与合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环渤海地区与东北亚各国经济合作的发展与形成的多维互补格局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并不多见,这构成了该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过去在特区实施的政策开始在内地和沿海其他一些地方实施,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城市如大连、天津、青岛、秦皇岛等地也纷纷建起了各类经济开发区。由于在开发区内地实施了类似特区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外商及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前来投资,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开发区毕竟不同于经济特区,由于它们在经济结构、管理体制、优惠政策等方面与特区相比所存在的诸多差距,经济特区的开放度显然要更大一些,发展规模要更高一些,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力要更强一些。

为推动环渤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加速发展,挖掘该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推动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环渤海地区的特区建设势在必行。

我国是个幅员广阔的国家,仅靠沿海几个经济中心来带动全国经济的普遍发展显然是不够的,为了更有效地施行开放型的、面向全球的经济发展战略,大量地吸收外部世界的资金技术,促进内地以至边远地区经济的腾飞,有必要考虑在沿边某些有条件的地区开办一些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多种形式的经济特区,让这些特区尽快地成长为当地的经济生长中心,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特区未来发展的优化构想

(一)关于现有特区的建设

举世瞩目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已达成了协议,尽管目前尚存在着许多分歧和矛盾,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富有潜力的庞大市场的中国必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将更大幅度地发展对外贸易,更大范围地开放国内市场,更大程度地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这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国对外开放前哨的经济特区显然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发展水平上,要继续承担开路先锋的作用,应率先在全国实现个别地区的国际化,争取尽快与国际市场相融合,与国际惯例相对接。在短期内,应作好以下各项工作:

1.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投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的“硬”环境和办事效率、服务水平和法制建设等“软”环境,与毗邻国家和地区相比要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2.继续改革外贸、外汇管理等体制,更好地按国际惯例办事,促进和实现更大幅度的开放。

3.调整和优化外向型的产业结构,包括进出口商品结构,外资企业结构和引进技术结构等,促使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把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地转移,以集中精力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4.贯彻“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准则,扩大外商投资领域,积极开展服务贸易、交流和保护知识产权。

5.继续开展外引、内联,加强与内地的横向协作,发展比较优势,做到互利互补。

另外,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应进一步吸取国外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继续提高现有特区的开放程度,如何尝试在一些基础条件好,地理位置优越的港口特区,如深圳、厦门等,推进自由港的建设。采取国际上通行的自由关税政策,自由投资的企业政策,自由兑换的货币政策,使之成为一个按照国际惯例运作,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人、货、资金三者进出都相对自由的经济特区。

(二)关于未来特区的布局

在前面,谈及我国现有经济特区在布局上存在的问题时,我们曾经指出,我国现有经济特区的布局过于集中——沿袭的仍是改革开放之始的分布格局——大多偏集于东南沿海一隅。这与我国当今改革开放的总体态势是不相适应的。

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特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证明了在我国建立经济特区是带动地区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推进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良好途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整体格局的全面展开和经济体制改革攻坚阶段的到来,在全国其他一些具备优越的发展条件和良好发展潜力的地区,创办新的经济特区的问题显然也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根据我国经济特区建设方面有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的一些城市的情况来看,如大连、青岛、珲春、伊宁等有代表性的城市,有的可以开辟为多功能综合型自由港,或综合型经济特区,有的则可以辟为综合经济开发区,或内陆经济特区。这说明我国未来特区的布局应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整体战略和地区经济开发结合起来。在保证重点地区外向型经济得以充分发展的同时,为着眼于未来全国各民族各地区国民经济的普遍发展和偏远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在沿边或内陆选择一些地区,在政策上也给予适当倾斜。通过创建经济特区等手段,促成该地区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之成长为推动本地区以至周围地区经济腾飞的生长点和辐射源。另外,在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过程中,由于各地的起跑点不同,政策上的待遇也不同,因而改革和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不同。有些地区(如环渤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该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要求。沿海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产业密集区。限于各地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科技水平以及经济腹地等等诸多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性的存在,在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中所承担的任务也不尽相同。如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重点是重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重点是高、精、尖的机构、电子和化工、轻纺工业,作为未来的全国经济中心还应重点发展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珠江三角洲限于自然资源较贫乏,应重点发展电子、汽车、轻纺等耗能耗料较少的产业。如果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则会有碍于沿海其他地区以至全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十几年来,在经济发展政策上一直处于劣势的地区应给予其相同的甚至更优的政策待遇,以期迅速扭转劣势,并迎头赶上。

* 浦东开发区,名义上虽不叫“经济特区”,但由于它不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同志语),就其开放的深度及广度而言,某些方面甚至连那五大经济特区也难望其项背,故本文把浦东开发区也归于经济特区之列。

标签:;  ;  ;  ;  ;  ;  ;  

经济特区的评价与优化分析_经济特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