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水利工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对策论文_董晓洲

探析水利工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对策论文_董晓洲

隰县水利水保局 山西 临汾 041300

【摘 要】水土流失的保护既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到社会效益,社会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水土保持的社会效益,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角度出发,把水土保持工作当成一项战略任务来做。文章结合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总结了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护措施,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对策

我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注意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这样才是发挥水利工程基础性、保障性功能和作用的基础。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中要做到对水土保持的倾斜,在充分水土保持综合价值和效应的基础上,实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水利工程产生水土流失的特点

水利工程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它是人类在建设过程中构筑人工边坡、堆置废弃物、扰动地下岩土层和地表地貌而造成土地生产力和水土资源的损失和破坏。水利工程的开发建设过程,既是建设过程,也是对自然环境的干扰、破坏过程,如果不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保护,干扰、破坏将超越自然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

水利工程产生水土流失与原生的水土流失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水土流失的强度和分布发生变化。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机耕碾压、排弃、采挖等活动而导致土壤侵蚀强度加大,甚至会出现剧烈侵蚀,该地区也会在局部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2) 水土流失地域发生变化。随着水利工程的快速开展,水土流失地域也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地点变化而发生变化,由农业区扩展到草原、工业区、林区、牧区,由农村扩展到城市,由山丘区扩展到平原区。(3)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发生变化。原生的水土流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而水利工程产生水土流失往往是没有任何规律可循,一旦发生事故,那么必然是灾难性、突发性的大事故,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水利工程施工中做好水土保持的价值

水土流失危害十分严重,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遏制水土流失,实施水土保持,是当前唯一选择,尤其是在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如三峡库区。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科学技术;加强宣传,推动水土保持科普教育。一方面,以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法等法律的宣传为突破口,加强水土保持和水源保护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控制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依法严肃查处非法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污染的行为。同时做好群众生态保护和环境知识的教育工作,强化群众环境意识,形成人人参与水源保护、共同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局面,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另一方面,加强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水土保持内容,编辑出版水土保持科普读物,形成各级政府投资、多种载体和途径宣传的新格局,提高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水平。

3水利工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对策

3.1施工临时占地防治区水土保持措施

按照 201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要求,对生产建设活动所占用土地的地表土应当进行分层剥离、保存和利用,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减少地表扰动范围。所以施工临时占地防治区采取的措施有:表土剥离、堆料区的临时防护、施工道路两侧的临时排水设施、施工生活区的绿化美化、施工结束后的土地平整。

施工临时占地防治区在施工结束后要进行全面恢复,所以,首先应对表土进行分层剥离,集中堆放并进行苫盖和挡护。其次,施工准备期场地平整后,应先在场地周围布置排水沟,拦截附近地面来水及收集施工布置区内降雨,将其排入附近河道中,以便于后期恢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施工临建区的临时排水,主要包括施工道路、施工生产堆料区及剥离表土堆存区的临时排水三部分。在临时道路两侧应设临时排水沟,在成品堆料场、成品料平台和施工骨料堆放场应设置临时排水。

3.2 弃渣场的水土保持对策

水利工程建设开发需要对洞室和渠道进行开挖,对大坝基础和坝肩进行削坡等,因此会产生较多的弃渣,这就导致了弃渣场的水土流失现象。因此需要对弃渣场制定水土保持对策。

首先,挡渣墙的建设是水利工程开发建设中弃渣场的水土保持先行措施,可以有效的对弃渣场的水土流失进行控制。其次,建设排水工程。排水工程主要包括边沟、排水沟、排洪涵洞、消力池、马道截水沟和护坦等。通常在弃渣场的底部设置排洪涵洞以便上流的来水进行排泄;在弃渣场的护坡与周边进行排水边沟的建设,从而阻止周边洪水的汇入;马道上设置截水沟;弃渣场坡面设置纵向的排水沟等。由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坡面排水系统,因此减少了水土流失的情况。再次,进行边坡的防护,主要是弃渣场上游与下游的边坡防护。上游边坡防护是在排洪涵洞入口处设置干砌石护坡,对弃渣进行分层碾压,并向沟内延伸,当堆渣达到堆渣墙顶部时,对下游坡面进行 1: 3 的削坡,并设置马道与截水沟。形成下游边坡防护后进行覆土。此外,在弃渣场施工中,应将石渣堆存在弃渣场的底部,并将土方覆盖在石渣的上方,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渣顶的平整,便于进行绿化。

3.3 土料场、砂砾料场和堆石料场的水土保持对策

根据水利工程的类型,其料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土料场、砂砾料场与堆石料场等。土料场和砂砾料场的水土保持对策主要包括进行表土的剥离、削坡开级、设置土料场的顶部截水沟,进行施工后的覆土与土地平整,设置临时堆料区,设置表土保存区的临时防护等。堆石料场水土保持对策除上述几种措施外,还需要进行堆石料场顶部截水沟的设置、坡脚的浆砌石挡护等。

首先,进行表土剥离。土料场、砂砾料场与堆石料场在施工开始时均要进行表土的剥离,表土剥离主要是由于覆盖层不能用于工程建设,并且表土的土壤肥力较高,有利于工程结束后对植被的恢复,因此需要对表土进行剥离并妥善的保存。其次,削坡开级。土料场开采的削坡开级设置 5m 一个台阶,边坡为45°,底部为开采品平台,上部均为反坡式开采平台,坡度2~3°,这种设计有利于对雨水进行拦截,防止雨水的冲刷,同时还应在取土平台内设置矩形的浆砌石排水沟。进行堆石料场的开采时,台段为 10m,开采边坡 70°,底部为开采平台,上部均为 2~3°的反坡式开采平台。同时还应在堆石料场顶部设置截水沟,在堆石料场坡脚设置浆砌石挡墙。

3.4 废渣场、土料场、砂砾料场和堆石料场的植被恢复

在工程结束后进行原地貌的植被与耕地的恢复能够实现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作用。如对弃渣场占用的耕地进行平整与复耕,对弃渣场、土料场、砂砾料场和堆石料场未被利用的林地进行树木的种植等。植被的恢复能够对地表径流进行拦截、实现涵养水分,减少土壤的侵蚀等。树种的选择应结合施工场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土壤性质来进行,所选的树种需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总之,在水利工程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上实现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的相辅相承,才能够对水土流失起到良好的综合治理效果。

综上,如何处理好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土保持的关系,切实遏制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保障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工作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范世俊.探析水利工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23):31-32.

[2]黄伶,饶建辉,高瑞,等.刍议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J].江西水利科技,2013(3).

论文作者:董晓洲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探析水利工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对策论文_董晓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