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文化在新中式住宅景观中的运用论文_宋美曼

院落文化在新中式住宅景观中的运用论文_宋美曼

北京大学 北京 100871

摘要:在如今这个被林立的高楼所包裹的时代,我们似乎总想觅一安心之处。而对于那个地方的想象,必然有一院落,院落中有植物相伴,有水景可戏,而且有供我们放松休憩品茶聊天的空间。愿得一院落,寄托终生,成了很多生活在城市中人的美好憧憬。院落文化和情怀在中国人的心中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存在。借着这种寄托,在继英伦、法式、托斯卡纳、美式等各风格兴起后,中国人的景观设计又回到了我们自有的文化范式中。研究中国院落发展的文脉并将此应用在现代的景观设计作品中成了当下我国各地住宅主流的设计风格。

关键词:院落;新中式;住宅景观

导言

中国式居住的典型结构是院-宅-园,院和宅体现着儒家文化,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园则体现儒释道文化,即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般而言,园子大多置于宅后或两侧,亭台楼榭,名石花木,为主人寄托情怀之所在。园融入到院子里,或者可称之为庭院。一勺万里,一圈千轫,心中有山木,壶中岁月长。

1 院落文化在新中式住宅景观中应用的案例研究

在近几年,新中式风格的住宅项目星罗密布。所谓新中式,则是融合额中国的围合概念、中式元素符号与现代结构结合起来。私密与舒适的微妙平衡,中式传统含蓄的互动。根据时间轴以三个新中式住宅景观案例展开对其中院落文化景观的剖析。

1.1 泰禾运河岸上的院子

最开始得知新中式院落的产品是从泰禾的院子系开始的。北京院子,作为泰禾院子系产品走向产品线品牌之路的标志作品,已在圈内众所周知。泰禾根植于福州,院子系的灵感之源来自于福州,可以说没有福州就没有泰禾的院子系。

运河岸上的院子位于长安街东起点,坐落京杭大运河河畔,其景观设计通过对中国传统里弄和胡同空间的研究,以现代的手法重新组织梳理街巷空间,在居住的在动和静之中表现出了气质与内涵,整体性上成为中国形式与现代内涵的表征。建筑、景观的形式,综合了传统的审美和现代的适应性,非常符合现代居住的特征。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从空间尺度、设计比例、居住者心里感受上和整体协调上做统一思考。

在景观设计上沿用了建筑设计的空间理念,并研究了传统宅院及王府宅邸的建筑与庭院的关系,将几条主次道路着重在空间组织上进行重新规划,一方面设计高墙大院加强了独栋别墅的私密性,另一方面提升了整个建筑从入口到建筑及庭院的整体品质感和尊贵感。

泰禾的院子是中国现代院落的生存方式,院落文化的延续,是中国文化的延续。相对于中国传统的院落,泰禾的院落出现了新的变化。相对于中国传统民居,泰禾在建筑材料、建筑方式上更人性化,对现代人们所需要的隐私予以保护,对居家结构也进行了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中粮瑞府

中粮瑞府是中粮地产开发的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孙河板块,与泰禾的北京院子相毗邻。在设计之前,开发商想在北京院子的基础上做一个突破,想在景观中展示出不同的故事同时又不失去中式的这种风格。这对于甲方和设计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如果说北京院子是清朝的审美,那中粮瑞府应该说体现出了明式的审美。相对于北京院子,在设计手法上稍显轻薄,做了一些减法处理。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同样做到了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回归以及中国生活方式的回归。用第一夫人服装设计师马可的原话:最高的奢侈是精神。

项目中结合中国传统的院落文化以及当代北京的文化精神,在平面布局、空间的序列与故事性、物料、工艺、种植与叠石等方面展开探索,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不断融合。夜半月色,坐在其院落中,开窗临风,树影婆娑。“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1]这种意境的实现,便是多墙、深门、少对外窗的建筑形态,从而又与中式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内省、克己的要求在形与境上统一。中粮地产北京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夏琦说:“我们最终认为新中式是目前引领当代设计发展潮流的气质。时间上,它是过去与现在建筑设计元素与理念的融合;空间上,它是西方与东方建筑形式与内涵的集合。所以最后我们选择了新中式作为中粮瑞府的气质。”

1.3 阳光城京兆府

京兆府是阳光城集团进京打造的第一个豪宅项目,景观最初设计时间为2016年。阳光城集团从南方起家创立,希望能在北京这片土地上打造一个海派的文化社区,而如何展现其独特的文化精神与气质就成了本项目的难点与挑战。

江南园林艺术设计主要倾向于“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的美学理念,这与老庄哲学、隐逸思想素有渊源。[2]最终项目示范区以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徐渭的故居青藤书屋为场地精神的文化支点,南园北筑,打造江南大户、家族庄园的府园生活。规划为一厅一堂一园一苑的五进空间,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承转合”。以“街—车马院—庄门—水院—售楼处—书院—书室”为空间秩序,移步异景,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精神体验。从大门开始,就可以感受到相对于运河岸上的样子和中粮瑞府两个项目,京兆府从设计细节和体量上都更显轻盈、明快和现代。

2 结语

选取以上三个案例来进行分析,是因为它们全部体现了一种中式院落的情怀和文化内涵,然而在时间的推演下,却又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和表达方式将其呈现在当代居住者的面前,让其有一种归心之感。“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皆不尽之意,寥寥几笔,弦外之音,犹绕梁音”。[3]余秋雨老先生曾说过:中国的院落往往是家,里面有很好的房子,里面有客人来,我的祖父在中间,我的爸爸在边上。然后后面有非常好的花园。这个院落,进了院落是家,到了家以生态为主,以自由为主,以放松为主,所以一个院落里面是中国人把哲学统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长物志校注》卷三.

[2]《庄子•渔父篇》.

[3] 陈从周《园林谈丛》,上海文化出版社年版.

论文作者:宋美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院落文化在新中式住宅景观中的运用论文_宋美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