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凝和氩气刀治疗中心气道狭窄的护理论文_谭菁

长沙市第一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目的: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凝和氩气刀治疗中心气道狭窄的护理重点。方法:选取2016年的3月~2018年的3月在我院接受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凝和氩气刀治疗的68例中心气道狭窄病患,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SDS、SAS量表评分均更低;研究组患者的配合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重视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凝和氩气刀治疗中心气道狭窄的护理工作,可提高治疗安全性,保障施术顺利,促进患者及早恢复。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 高频电凝 氩气刀 中心气道狭窄

中心气道狭窄可被多种因素诱发,有导致患者发生不可控呼吸困难的风险,常常需要进行紧急介入治疗。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凝和氩气刀是治疗中心气道狭窄常用术式,在治疗期间,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意义重大[1]。本文分析了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凝和氩气刀治疗中心气道狭窄的护理重点,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选取68例中心气道狭窄病患做为此次研究对象,均在2016年的3月~2018年的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通过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有34例患者,两组资料:研究组中有男性28例,女性6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是(57.3±4.5)岁;原发病:肺癌24例,气管异物10例。对照组中有男性27例,女性7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是(58.6±4.7)岁;原发病:肺癌25例,气管异物9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院时通过各种检查明确诊断,在严格排查施术禁忌后均接受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凝和氩气刀治疗。在治疗期间,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针对此类患者治疗过程常发生的不良状况,探讨护理对策,予以针对性更强的护理,方法如下:

1.2.1施术前护理 ①做好高效的评估工作,通过和患者与家属的沟通收集资料,掌握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发病情况、用药情况以及营养状况,帮助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记录各项生命体征、凝血功能、心电图、免疫指标的检查结果,结合诊断情况、治疗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保障病房安静,确保其治疗前和恢复期间获得更多的休息和睡眠时间。②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予以相应的干预。向患者说明不良情绪的治疗和恢复的消极影响,传授给患者进行有效心理调节的正确方法,向其强调治疗的安全性,举例说明以往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其建立信心。了解患者社会支持情况,动员患者亲友多来探望,多给予家庭的关心,让家庭的温暖帮助患者减轻心理的顾虑。③进行充足准备,积极改善患者存在异常的身体指标,教会患者怎样正确的咳嗽、咳痰,嘱咐患者在术前将假牙取下,指导其术前6~8h禁食禁水。术前根据手术方案预见性备齐吸氧装置、呼吸气囊、输液装置、纤支镜、APC导管,准备相关的药品,检查各类仪器的运转情况。

1.2.2施术过程护理术前帮助患者将静脉通道建立,予以心电监护和吸氧,配合麻醉医生完成麻醉处理,帮助其保持合适体位,将肢体合理摆放,将电极板在患者上臂或大腿等有丰富肌肉组织的部位妥善固定,将之充分接触皮肤,施术者将支气管镜置入并将局部分泌物洗净后,将APC导管连接并且将氩气气阀打开,合理调节操作模式与气流速度,配合医生将APC导管送至病灶,实施凝固操作后将导管退出,对局部状况进行观察。进行高频电凝和电圈套操作时,将中心电极放置在患者下肢远端,利用浸泡过生理盐水的大纱布与电极耦合膏,保持良好接触皮肤,将高频电功率调整合适,配合医生完成多方位、多次的电凝操作。

1.2.3施术后护理 ①术后向家属说明施术情况,告知术后各方面的护理要点。患者术后多存在眼部、口部、喉部不同程度的疼痛,帮助其准确评估疼痛程度,予以相应的疼痛干预对策,先向其说明疼痛是正常状况,不必过于担心,指导其卧床休息,减少说话,在饮食方面选择无刺激性、容易消化且清淡的食物。可以给患者播放音乐、相声,帮助其转移对不适与疼痛的专注。气胸是接受氩气刀治疗患者常见并发症,要予以重视,帮助患者积极预防,术后密切观察其是否存在胸痛、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若发现异常,及时练习医生。食管-支气管瘘是肿瘤患者接受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之一,术后要对患者进食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发现其进食或饮水过程发生呛咳,要予以重视。②加强术后呼吸道管理,患者在术后多存在咳痰、咳嗽等症状,分析原因,多在于经高频电灼烧后坏死组织脱落。在术后,要重点对患者咳嗽持续时间、程度进行观察,记录痰液性质、量、颜色,并确保其呼吸畅通。若发现患者痰液内存在大部分焦痂,嘱咐其不要紧张,帮助其拍背并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以免发生窒息。若患者痰液中带血或有少量的咯血状况,一般不必予以特殊处理,可嘱咐其卧床休息,提醒其不要用药咳嗽,若出血较多,可予以止血类药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心理状况,采用SDS、SAS量表进行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配合度,并调查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获得数据输入SPSS23.0软件实施综合处理,使用x±s代表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SDS、SAS量表评分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SDS、SAS量表评分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SDS、SAS量表评分

3讨论

中心气道狭窄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其病原有良恶性肿瘤、结核、炎性肉芽肿等。若病情严重患者可能发生呼吸困难且用药无法控制,对其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2-3]。关于临床治疗中心气道狭窄,常选择介入治疗,尤其近些年介入设备、及时的高速发展,介入治疗应用更加广泛,不仅在诊治方面的效果明显提高,治疗安全性也大幅度提升。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凝和氩气刀是治疗中心气道狭窄常用的介入术式,是在支气管镜的辅助下,利用氩气刀通过非接触形式对病灶组织进行凝固的方法[4]。高频电凝则是通过置入柱状电极通过电热效应在局部产生高热,进而使蛋白质变性、凝固,进而促病灶消失、缩小的治疗方法。而若要保障患者获得最佳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高效的护理息息相关。此外,患者受到疾病影响,或对治疗方法认知不足,会导致配合度下降,也容易产生不良情绪,需要有针对性的护理,以提高施术效率和安全性[5]。

本文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SDS、SAS量表评分均更低;研究组患者的配合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综上所述,重视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凝和氩气刀治疗中心气道狭窄的护理工作,可提高治疗安全性,保障施术顺利,促进患者及早恢复。

参考文献:

[1]韦国桢,殷小伟,李超,等.经纤维支气管镜氩气刀治疗气道狭窄[J].中国内镜杂志,2008,2(l4):193-194,197.

[2]白冲,李强.经纤维支气管镜氩气刀治疗气道狭窄[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26(7):424.

[3]王广发.良性中心气道狭窄的介入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3(1):14.

[4]金发光,刘伟. 复杂中心气道狭窄的诊断及综合介入治疗现状[J ].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0,14(2):176-179.

[5]张秀梅,范晓云,洪静芳,徐轲,刘荣玉.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凝和氩气刀治疗中心气道狭窄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13(27):1203-1204

论文作者:谭菁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  ;  ;  ;  ;  ;  ;  ;  

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凝和氩气刀治疗中心气道狭窄的护理论文_谭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