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介入心理干预对乳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论文_姚利

(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 河北 邯郸 056001)

【摘 要】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乳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病人随机分成2组,全程介入心理干预组30人和非干预组30人。对两组病人均进行手术、化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与抑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程介入心理干预可以降低乳癌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癌患者;心理干预;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680-01

乳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目前最根本的治疗方法,确诊为乳癌及其手术治疗所造成的女性躯体形象的改变,会使患者身心受到严重影响,患者面对恶性肿瘤对生命的威胁、不确定的疾病预后、乳房缺失致外形受损,各种复杂而痛苦的治疗等问题,会产生焦虑、恐惧等诸多复杂的负性心理反应。适当的心理干预对稳定患者心身状况、改善躯体症状有较大的帮助,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对60 例乳癌根治术围手术期肿瘤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60例自愿者均为本院普外科住院女性乳癌患者。年龄30~60岁。文化程度:初中4例,高中34例,本科22例。职业:工人24例,农民14例,干部18例,退休2例,无职业者2例。经济状况:中等及以上收入22例,中等以下38例。均为接受根治术的乳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经济状况、病程等情况比较,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具体方法:对两组病人均进行手术、化疗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全程介入心理干预,分三阶段(1、手术前阶段2、手术后阶段3、术后复查、随访阶段)进行心理干预。

1.2.2干预方法

1.2.2.1 术前干预 术前3 d进行认知调整。向患者讲述乳癌疾病的各种知识,告知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对术后恢复的影响。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激发生存欲望,建立自信。[2]告知患者乳癌发病情况、医疗科技水平。术前2d以介绍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如疼痛、患肢肿胀等,及术后患肢功能锻练的重要性为主。让患者掌握术后伤口疼痛的方法,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及放置引流管的意义。

1.2.2.2 术后干预 主动热情与患者接触,运用以科普知识介绍为基础,以文明、普通、大众化的语言与患者进行广泛的交谈;让患者相信切除一侧乳房不影响操劳家务及工作,与常人无异。[3]为矫正胸部形体的改变,可配戴泡沫乳罩或行乳房再造术。诱导患者运用放松技巧,发挥潜能,意想想象等;使患者真正意识到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重要保证。力求在达到临床治愈的同时达到心理治愈。

1.2.2.3 随访复查阶段 加强心理疏导,尽可能消除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应多了解关心患者,对患者提出问题耐心解释。将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化疗的副作用及措施,血管的保护等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于心理治疗过程中[4]。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得分,具体数据(见表1)。

注:分数越高表示功能越好或症状越明显

3 讨论

3.1乳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术后乳房缺如导致患者自卑,情绪低落、烦躁、脾气变坏或者自己封闭。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使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有自杀倾向。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认识,对药物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有较好的心理准备及应对方法;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尽快走出阴影,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心态适应自我形象的改变这一事实,才能重塑自我,以乐观的精神面貌去面对自己的生活[5]。

3.2 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功能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变患者心理应激状态,负性情绪明显减少,躯体化症状明显减轻,减少消极应对方式,改善自我认知。健康的心理状况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作用,改善免疫力和提高生活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增强治疗效果,减轻疼痛及治疗的副作用,使更多患者从中受益。通过改变原认知过程中引起不良行为、情绪反应的错误认知观念,能够较好地使乳癌根治术患者的情绪恢复到相对比较健康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7‐189.

[2]杨润涛,黄雪薇.心理干预改善癌症患者心身状况的荟萃研究[J].中国肿瘤,2009,18(3):187‐190.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4]蒋丽萍.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09,25(12):70-71

[5]崔世香,邓宝凤,朱一英.对48例SARS 病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4,36(8):600‐602.

作者简介:

姚利,副主任护师,本科。

论文作者:姚利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全程介入心理干预对乳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论文_姚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