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立德树人回归教育本质论文

立足立德树人回归教育本质论文

立足立德树人 回归教育本质

本期专题主持人: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 伍红林

·主持人语·

学校就其目的和任务而言,不外乎“教书”和“育人”。如果说传播知识——“教书”是教育的主体,那么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思想道德教育——“育人”则是教育的基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就是广大学校及教师安身立命的命脉所在。

就一所学校而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管理者和教师对学校本身有深入、清晰的认识,对学校的教育使命和教育目标等有清晰的认识。只有从整体上认识与理解学校教育,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才能树立准确的“学校自我”,才能判定立德树人工作的起点、切入点和创造点。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如何理解立德树人内涵?在育人过程中立什么德、如何立德?树什么人、如何树人?这些问题给予了学校和教师极大的创造空间,也为当下中国百花齐放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生成可能。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处于特殊的地位,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力军,他们对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本专题通过对立德树人校本化实施现状的反思,重新认识和思考立德树人的内涵及实施方略,从基本路径的理论探讨,到普通高中、初中和小学在“伟人精神育人”“校本课程育人”“学科教学育人”“综合主题活动育人”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既呈现出明显的校际差异和鲜明的个性特色,也体现了学校管理者、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立德树人工作实践中转变育人模式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期望这一组文章能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拓班主任工作视野、提升其教书育人水平提供一定的启示。

标签:;  ;  ;  

立足立德树人回归教育本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