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科技体制变迁与发展趋势_科技论文

当代中国科技体制变迁与发展趋势_科技论文

当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体制转型与发展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态势论文,中国科学技术论文,体制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8年以后,特别是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以来,科技工作日渐活跃,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提高约一倍,全国1000万科技人员中已有400多万直接进入经济战线主战场。最近中央又作出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这必将更有力地促进科技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推动科技工作的发展。作为一种积极的回应,理论界应当认真研究新中国在科技体制转型中的情况与问题,把握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基本态势。

新中国的科技体制:遗产、转型和改革

中国古代曾经形成自己独特的科学传统,无论是关于自然的研究方法、关于自然的知识系统,还是这种研究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方式,都有迥然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特点。西方近代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结果,在全球触发了一个世界化的过程。中国传统科学相对而言大大落后于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水平,也就面临着一个根本转变的命运。从历史变革的角度来说,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在中国社会已经建立了西方式的相对独立的科学体制,并基本采取了西方近、现代科学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

近代中国科学体制的形成大体上是一个成功地移植西方科学模式的过程。其中最主要的事件包括:

——教育革命。近代科学教育体制的形成。经过一个长期困难的酝酿过程,1905年清廷被迫明令废科举,新式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此后逐步在全中国施行。在延续二千年之久的中国封建教育终于为近代国民教育所取代。

——知识人才的培养。近代中国科技队伍的形成。这显然是与近代科学教育体制的形成平行的事件。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大量向日本和欧美派遣的留学生。据统计,自1901年至1939年,留日中国毕业生总数多至1.2万人,此外还有更多没有取得毕业文凭的人。自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同时期总共向欧美派遣公、自费留学生约3万人。这个数目与中国总人口相比虽微不足道,绝对量仍是可观的,正是他们对西方科学体制向中国的引进起了决定作用。

——全面性科学研究机构建成。新式学校教育体系和大量留学生回国工作的结果之一,是科学规范在中国知识界、特别是科技界逐渐站稳脚跟,取得权威。陆续有科学学会及研究所在中国成立,至1928年和1929年,分别在南京和北京建立了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前者以留美回国学生为主,后者以留欧回国学生为主。它们的规模尽管不大,但毕竟形成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中心,为近代科学体制在中国扎根起了奠基作用。

这样,在新中国成立时,虽然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仍然处于非常落后的地位,但是毕竟形成了与科学教育相联系的近代学校教育体制、拥有了一定数量的接受过良好培养的高水平科学人才、并且建立了基本上按近代科学规范组织起来的科研机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在组织上和方针政策方面采取了有力的促进中国现代科学体制成长的措施。1949年11月,以旧中国南京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为基础,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这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中心。开初建有22个研究所,至80年代中期已经增加到118个。现有科研人员近4万人。中国科学院还在重要科研基地设有分院。1955年中国科学院建立学部,由全国各方面的优秀科学家担任学部委员。现又将学部委员改称院士,试图使制度更健全、更具权威性。

新中国成立后,依照苏联模式建立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政府中各部委分别对各产业部门实行集中领导。从5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陆续建立了各产业部门的科研机构,成为其中的科学中心,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钢铁研究总院等等。这些研究机构拥有的科研人员,约占全国科研人员总数的50%以上,它们对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次大战以后的冷战格局以及新中国所面临的严峻国内外形势,使国防建设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国防科研机构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拥有许多先进设备和大量优秀人才。国防科研直接为增强国防力量和实现国防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50年代初,中国高等教育也仿照苏联模式进行了院系调整,文理与工、农、医、师范分家,教学与科研分家,高等院校主要搞教学。后来发现这种做法的片面性从而逐步予以纠正。文革后正式提出:重点大学应当办成既是教学的中心,又是科研的中心。现在,高等院校已经成为国家科研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军,据统计,在高等院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占全国委员总数的1/3。全国2/3以上的博士导师和80%以上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都在高等院校。特别是在重点高等院校,科学人才集中,学科门类齐全,有利于开展综合性课题和跨学科课题研究,并将科研与学科、专业的发展相结合。它们同时也承担着国家建设中一些关键性项目的攻关课题。

除了中国科学院和国务院各部委所属科研单位,省市级和地市级还拥有大量的科研单位。据六五期末统计,中央所属的有989个,省市及地市所属的有3946个,分别占全国独立的科研机构总数的20%和80%。科技人员总数已达800余万。

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后所建立的科学技术研究组织主要是由中国科学院及产业部门,国防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所属研究机构组成的。在它们之间,地区、行业的界限很清楚,条块分割,基本上是按行政隶属进行集中管理的。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后,许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生产企业冲破地区、行政隶属和行业的界限,建立了1万多个多种形式的科研——生产或科研——培训——生产联合体。它们或以研究开始为主导,或以生产经营目的为主导,科研机构承担长期技术咨询服务,实行有偿技术转让。同时,出现了数以万计的民办科研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经济发展的需要、科技能力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和政策。在第一阶段(1949~1966年),首先提出了建立科研机构,扩大科技力量的方针。1949年11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并相继成立了各产业部门、各地区的科研机构,同时,对高等院校进行了院系调整,扩大了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招生名额。1956年,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600多位科学技术专家,制定了《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远景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根据经济与国防建设的需要,拟定了57项任务。经过1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两弹一星”为代表的重大成就。在第二阶段(1966年~1976年),科技领域受到“左”的思想和政策的极大摧残。但在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对科技战线进行了整顿,强调“科研要走在生产前面”。第三阶段(1977年~1980年)是一个拨乱反正时期,恢复和重建了大批科技机构、学校组织和科技管理部门,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1978年3月,召开了有6000名代表参加的全国科学大会,通过了《1978年~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精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科技人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1980年12月召开全国科技工作会议,集中研究讨论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问题。此后,通过不断完善,形成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思想。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上述思想成为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运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机制,实行技术商品化,给科研机构开创了新的活跃局面。现在,对于重大的、牵涉到全局利益的技术工程项目,国家仍采用集中分配技术资源,组织科技攻关的办法;同时,又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技术发展。80年代中期开始组建起来的中国技术市场、实行的新的拨款制度以及科技立法等政策措施,对中国科技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新的拨款制度主要是实行科学基金制、技术合同制和经济包干制。对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工作逐步推行科学基金制,采取同行评议、择优支持的办法。对于技术开发和近期可望取得实用价值的研究工作,实行技术合同制,科研机构通过承包国家计划项目、接受委托研究、转让技术成果、合资开发、出口联营、咨询服务等各种方式取得收入,积累资金,逐步减少国家拨给的事业费而在经济上自立。对于从事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和科技服务及基础工作的科研机构,仍由国家拨给经费,但实行经费包干制。新的经费管理制度给大多数科研机构带来了生气,对外开拓技术市场,对内实行课题承包,出现了争任务、讲效率、计成本、创效益的新景象。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的动力主要来源于适当的经济刺激,来源于经济主体为谋求自身利益而展开的市场竞争。有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竞争,有了相应的技术市场,过时的技术和对新技术持冷漠态度的技术部门和企业才能被淘汰,社会的技术进步才得以自然加速。80年代展开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注意运用经济杠杆来调整技术活动,运用市场机制来激励科技进步。

1978年以后,在知识产权立法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1985年4月1日,中国第一部专利法生效施行;1991年7月1日,第一部著作权法生效施行。这些立法,确认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是人类创造性脑力劳动的成果,是社会化了的脑力劳动的成果,它既具有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基本属性,也具有财产的一般性质,而且本身还含有进行价值补偿和信息交流的客观要求,因而国家对它们提供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立法的施行,从法律上确认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体制正日臻成熟。

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基本态势

新中国成立40年后,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科学技术能力。现在拥有的各级各类科技人员近千万,其中有大学以上学历者几近一半。科研机构有5千左右。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一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递增速度已经赶上了60—70年代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起飞速度,不少重要产品的生产总量已进入世界的前列。与经济相适应,普及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都有较大的发展,建立了立足国内培养高级人才的学位制度,形成了一个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教育体系。

现代中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才资源和生产力基础。但是,从人均资源拥有量和人均产值来看仍非常落后。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部门的技术水平有相当部分还较低,因而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发展科学技术,更应当真正依靠科学技术来促进经济建设。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目的,正是试图从体制上为此作出保证。

(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内容

从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角度讲,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应当协调发展,并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们的作用,已经不限于科技成果在生产上的应用,而是作为一种社会体制和知识体系,对于国家的经济决策、社会决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诸如经济建设目标的确定、经济结构的改革、生产力的合理配置、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经济政策的选择、企业技术改造方向的确定、重大建设项目的论证,以至于就业、人口政策、医疗保健、生态环境、劳动保护、国家安全等等,无不重视科学技术这个重要因素,相应地,科学技术优先项目的选择和确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之间的合理比例,科学研究发展的规模、速度、投入水平等等,又必须考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可能。

当然,科学技术不仅止于为经济建设服务,它还关系到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但是,经济建设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环节,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因而科学技术应当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2)应当着重加强生产技术的研究,正确选择技术,形成合理的技术结构。

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放,应是当前以至今后一个时期关注的重点,尤需注重开发研究,提高基础工艺的技术水平,提高基础材料元器件的质量和性能。

根据中国国情,工农业生产的技术结构将长期保持自动化、半自动化、机械化、半机械化以及手工劳动并存的多层次结构。所以不能片面地一律追求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而应当选择先进的适用技术。这就要求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条件,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有利于改善进出口产品结构,减少和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利于逐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

(3)必须加强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开发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

我国科学技术力量的分布不尽合理,农林、交通、商业、财金、建筑业和城市公用部门是我国科技队伍最薄弱部门,特别是农业部门,平均每万名农业劳动者仅有科技人员2.8人,大大低于印度这样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在工矿企业中也比较薄弱。因此,必须积极参加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这首先要求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积极支援第一线的科技工作,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自愿到生产第一线去工作、兼职或承担咨询服务工作。同时,要求工矿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现有科技力量的作用,充分利用内部的物质条件,并且注重同其他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和协作。此外,把军用技术积极地向民用方面转移,是提高军用部门的能力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4)保证基础研究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

基础研究在科技工作中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它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对建立和发展现代科学知识体系,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科技投入不可能增加太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又急待加强,因此,对于基础研究的投资只能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而且应当优先加强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那部分基础研究。当然,基础研究具有超前性、周期比较长,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5)把学习、消化、吸收国外科学技术成就作为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消化、吸收国外的科技成果,可以大大节省投资,缩短技术发展的过程,促进本国技术力量的成长。但是,一切国际合作都是有条件的,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际合作为辅的原则。而且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应当迎头赶上,而不是亦步亦趋。

为达到上述目标,将增加对农业科技,高技术、重点科研基地和科研装备的投入。政府已决定中央地方财政对科技的投入要高于当年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到2000年要使国家研究与开发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

(二)90年代中国科学技术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案

90年代是中国现代化事业关键的10年。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中国的战略目标主要是:首先,为经济建设服务,促进技术与经济结合,鼓励技术成果商品化,推动经济建设转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实现到2000年时,国民经济总产值再翻一番。其次,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意识,真正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着眼于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的需要,在若干重要的科技领域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把综合国力搞上去,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为此,需从以下三个层次来布署科技工作:

(1)直接为到本世纪末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战略目标服务的工作。这包括: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重大技术攻关,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推进乡镇企业和农村的技术进步,提高各种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2)新兴技术和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力争在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领域有所突破,促进新兴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3)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它们虽然不一定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却是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科学的前沿研究一方面能带动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能增进人类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

国家已经并且要继续通过一些重大计划将上述各个层次的科技工作予以实施。它们包括: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基础研究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主要从国家经济和技术发展计划中选择一批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效益的科研项目,集中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攻关。

“八五”(1991~1995年)期间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计划编制,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实行三个坚持,即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坚持开发先进的成套技术;坚持集中力量,突出有限目标。对于传统产业的科技攻关做好三个结合,即科技攻关与基本建设工程相结合;科技攻关与技术改造所采用的新技术相结合;科技攻关与引进技术及装备的消化吸收、国产化相结合。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为实现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加强科研成果向生产转化的中间环节,从1991年开始,国家计委、国家科委部署、安排了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工程中心)建设计划。到1993年底,已先后组建了67个工程中心。预计投资8.84亿元。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为了跟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力争在我国有优势的领域有所突破,同时,为了改造现有的传统产业和建立新兴产业,国家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该计划是主要集中在七个领域:信息技术、生产技术、新材料、航天技术、激光技术、能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该计划从1987年开始执行,至今已派生1500多项课题,陆续投入1万名左右的科技专家。

火炬计划。这是一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主要目的是把上述计划执行中的阶段性成果迅速商品化,形成现实生产力。火炬计划的基本活动形式包括:组织实施一大批具有先进水平和国内外市场的、经济效益好的高技术开发项目;在全国建立一批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火炬计划的近期目标是:培植创办200个高技术企业;开发2000个高技术产品,其中70%形成规模经济效益,30%出口创汇。

星火计划。这是以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振兴地方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计划。从1986年正式组织实施,全国共安排星火示范项目14600多项,累计投资87.5亿元。到1988年底,已完成5300多项,新增产值139.8亿元,创利税36亿元,节汇创汇16亿美元,投入产出比为1:5。该计划已向社会推出了100余种适合乡镇企业的成套技术装备,并为农业培养了397万名技术骨干。

基础研究计划。这个计划着眼于本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经济、生态环境、国防等方面的科技需要,是为确保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后劲而组织超前研究,以期揭示人类尚未认识的客观规律而制定的重要科研发展计划。基础研究计划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科学基本建设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1984年至今,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实施10年,建成15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覆盖了我国科研的大部分前沿领域,使我国6000余人的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有了参与国家竞争的环境,并培养出800名博士和9000名硕士。科学基本建设计划实施14年,建成了我国基础研究的主要设施和大科学工程,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沈阳机器人示范工程,2.16m天文望远镜、南北微电子开发基地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从1982年开始的,现在已进入持续稳定发展阶段,成为支持我国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渠道。此外,从1992年开始,又实施了攀登计划,对有重大科学价值或应用前景的关键项目,给予较强的、持续的支持,争取在一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该计划目的在于将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成果迅速推广,使其产品化、商品化。在农村、工矿企业形成规模效益,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力量投入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技术水平、特别是传统技术水平的提高。该计划已于1989年开始实施,在国家和地方两级进行。

上述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既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发展战略,也不同于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所采用的“模仿”战略,与许多发展中国家试图采取的适用技术发展战略也不尽相同。中国采取的是一种复合型发展战略,也就是要把传统技术、高技术、适用技术、国内开发、引进技术、以及基础研究等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科学技术形态共存于一个大系统中,各尽其能,相互补充,从各个侧面促进经济的全面振兴,并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后劲,为下个世纪逐步过渡到以发展高技术为主的战略准备条件。

标签:;  ;  ;  ;  ;  ;  ;  ;  ;  ;  

当代中国科技体制变迁与发展趋势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