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头进水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论文_陈志钦

从化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510900

摘要:文章主要从电缆进水原因分析出发,分别阐述了电缆进水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以期为配电工程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电缆头;进水原因;预防措施

引言: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节约土地资源,保障供电可靠性,确保电力用户正常用电,电力电缆在电力建设工程中使用越来越多,而在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进水往往是造成电缆运行故障隐患的主要原因。如何防止施工时电缆进水是摆在面前的一个课题。

电缆进水后,在电场的作用下,电缆的绝缘会发生水树老化现象,最后导致电缆绝缘击穿。水树是直径在0.1m到几微米充满水的空隙集合。绝缘中存在的杂质、气孔及绝缘与内外半导电层结合面的不均匀处所形成的局部高电场部位是发生水树的起点。水树发展过程一般在8年以上,湿度、温度、电压越高,水中所含离子越多,则水树发展越快,绝缘老化速度也越快。

一、电缆进水原因分析

(1)保管时,厂家生产的整捆电缆其两头均使用塑料密封套封住,但用去一段之后,余下的就用电工胶布包住端头,密封性不好,时间长了空气中的水份就会渗入到电缆。

(2)敷设时,由于缆坑有水,其用电工胶布包住的电缆头有时会浸在水中,使水进入电缆;在牵引和穿管时,有时会发生外护套破裂现象,或拉伸造成外护套与缆芯脱离,水份便会沿着破裂口渗入电缆。

(3)敷设后,未及时进行电缆头制作,使未经密封处理的电缆端口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甚至浸在水中,使水份大量进入电缆。

(4)在电缆头制作时(包括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由于制作人员的操作不当,电缆端头有时会滑入有积水的电缆井中。

(5)电缆运行时,发生中间接头击穿等故障时,电缆井或电缆沟中的积水便会沿着故障点进入电缆。

二、电缆进水处理方法

(1)如果只是电缆两个端头进水,且受潮电缆不长,只需要截掉两端头重新做电缆接头即可。

(2)如果电缆中间有明显进水点,则需要在进水点截断电缆,进行中间接头制作。

(3)若电缆大面积进水,则只有对电缆采用干燥氮气吹扫处理。

a)将进水端的电缆头割去,电缆两端用带气嘴的热塑性封头帽封住,并用胶带胶布扎紧,防止氮气吹扫时脱落。

b)用干燥的氮气通过气嘴从未进水的一端对电缆进行冲气,氮气压力为0.05~0.25MPa。氮气压力不能过高,否则会将电缆外皮吹鼓起。当电缆一头氮气吹扫,另一头没有水汽出现时,要加真空泵吸,一吹一吸,加快吹扫进度和提高吹扫效果。氮气排除电缆中水分管路图如图1所示。

氮气吹扫初始,电缆另一端如同打开的水龙头,说明电缆进水严重。由于电缆进水较多(一端进行氮气吹扫时,另一端有成线的水往下流),吹扫的时间会较长,有些甚至要半年才将进水电缆吹干。

在吹扫过程中,可利用雨季或浸水检查,沿电缆路径如有个别地方有气泡冒出,则该处电缆外皮可能受损,证实该处电缆外皮确实受损,应联系厂家进行修补。

三、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电缆大面积进水事件的发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预防措施:

(1)堵住源头,在电缆选型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a)当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应该购买防水金属铠装电缆,以防止万一电缆局部进水后,水沿电缆轴向流动,引起大面积电缆报废。

b)对采用管沟敷设方式,则坚决采用塑料护套电力电缆、或金属铠装电缆。

图1氮气排除电缆中水分管路图

c)要求厂家在封封套前先用防水涂料将电缆终端作封堵后再封套。

(2)在电缆敷设时应采取的措施:

a)用冷缩硅胶封套或10KV防水胶布包裹住牵引端电缆头约1米长,防止受到网套拖拉时脱位入水。

b)保证缆坑管沟内排水设施良好无积水,不得出现交联电缆被水长期浸泡的现象。

c)交联电缆敷设应采用支架和管道敷设,尽量不采用直埋方式。即使直埋,也尽量减少中间头数量(一般500米设置一个中间头)。

d)为防止施工过程中损坏电缆外保护套,施工时要防止野蛮施工,电缆穿管的毛刺应打磨平滑,管口应装设喇叭形导入装置,转角管井应设置足够的转角滑轮,并涂抺滑石粉,中间利用电缆输送机辅助敷设,防止破坏外护套。电缆敷设后,要沿线对电缆外护套进行全面检查,发现破损的地方立即进行修补。

e)新电缆出厂时,两头均用塑料封套进行了封堵。在用去一段电缆后,仍要将剩余电缆的两头密封好,防止时间长潮气进入。此外,电缆穿越涵洞、顶管时,因其中可能有积水,电缆头封堵不好可能进水,因此做电缆头时,建议根据情况锯掉一段。

(3)严抓电缆中间头的施工质量:

a)确保电缆附件与电缆型号规格的匹配使用。

b)施工人员应要具备电缆头制作资格证,持证上岗。

c)用防水带做接头防潮密封,可提高防水效果。在电缆中间头与原电缆外皮搭接处,电缆外皮应打磨干净,使涂胶粘剂粘得更牢。

(4)加强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及时发现本体进水电缆。

总之电缆进水后,会使绝缘电阻大大降低,尤其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发生水树枝几乎是必然的结果,虽然尺寸较小,对电缆运行的影响可以认为较轻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延,水树老化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对进过水的电缆,应加强监测,以便及时掌握电缆的绝缘状况变化,防止发生电缆故障,影响电网正常供电。

论文作者:陈志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电缆头进水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论文_陈志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