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学科建设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路径_党的纪律论文

党的学科建设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路径_党的纪律论文

党的纪律建设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纪律论文,路径论文,同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15)03-0027-04

      严明党的纪律,加强纪律建设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突出强调的问题。党的纪律涉及党内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维护党的形象、权威和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树立牢固的纪律意识,在实践中严格按纪律、按规矩行事,是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重要问题。

      一、以文化认同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可行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党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政党的政治性和文化的先进性的有机结合

      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否能够担负起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不仅仅要看其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否牢固,而且要依赖于存在的文化根基是否先进。先进的政党不仅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观念形态,渗透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包括政党的建设。一个政党的政治主张、理论体系、路线纲领、奋斗目标等,其实都属于文化的范畴,直接反映政党的基本性质、政治倾向、价值取向和进步水准。一旦形成并成熟,对政党的全部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中国共产党而言,党建工作实际上有不少内容是属于先进文化的范畴,是包括党的政治主张、理论体系、路线纲领、奋斗目标等制定、宣传、灌输、执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本身也是党的政治属性得以确定、覆盖和升华的体现。这样看来,党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先进文化的积聚、融汇、凝练,就是政党的政治性和文化的先进性的有机结合。

      (二)现阶段党的建设迫切需要增强文化含量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党的建设不断深化,执政党建设呈现着一个必然的内在发展逻辑,即从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建党到文化建党,把党建设成为具有很高文化含量的政党。必须认识到,国家层面文化强国的建设,首当其冲就是要在政党层面建设一个伟大的文化政党,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各级党组织都拥有文化底蕴,使整个政党富有文化内涵和文化气息。所以,非常有必要把文化力作为衡量执政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准。这对各级党组织而言,是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的重要内容;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是增强党员意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重要保证。执政党建设从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建党这些基本形态上升到文化建设的较高形态,这是政党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政党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通过文化建党来增强执政党的文化含量,是抓住了执政党建设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执政党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提升。[1]

      (三)一些党员干部纪律涣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先进文化理念的缺失

      从总体上看,全党遵守纪律的情况是好的。但我们也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领导干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严重;有的党员对违纪行为听之任之,不闻不问;有的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不服从组织安排;有的只对领导干部个人负责,把上下级关系搞成了人身依附关系;有的党组织对党员疏于管理,缺乏严肃认真的组织生活。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党的各级组织和部分党员受内外环境影响,形成了一些消极的文化因子。这些现象如果从本源上来分析,就是没有按照党章的标准要求自己,就是思想观念出现了认知偏差,就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偏离轨道的表现。说到底,就是缺少一种文化氛围,缺乏良好的文化形态,就是先进文化理念的缺失所致。迫切需要在思想认识和文化观念上予以认真而彻底的矫正。

      (四)以文化认同加强纪律建设能够形成党员干部在纪律方面共同的价值认可和一致性的价值取向

      组织行为学理论认为,一个历史较长的组织,必定会积淀形成独特的组织文化,包括该组织的价值观念、管理思想、思维习惯、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等。政党作为一个组织系统,文化的浸润、滋养和孕育而成的良好氛围会使政党组织充满活力。因此,从文化视角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能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先进文化的教育、熏陶中得到教化、升华。通过文化力的注入,形成党员个体意识和组织群体意识相吻合的共同信仰追求和价值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强文化力,努力构建、培育先进的纪律文化。

      二、积极探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文化路径

      (一)就党员干部个体而言,树立并践行正确的纪律文化理念

      1.树立并践行党的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2](P395)党组织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存在和进步的力量源泉。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党的意识。党的意识是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性认识,集中体现了党员的政治觉悟。[3]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党组织的关系,对于党的决议、决定和指示,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不能对组织分配的工作挑肥拣瘦,不能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更不能凌驾于党组织之上。

      2.树立并践行党性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组织纪律性必须增强党性。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2](P395)是否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是党员干部党性的真实体现。树立党性意识,要求党员干部无论想问题还是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对人民群众要有真情实感,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并满足群众的利益诉求。

      3.树立并践行责任意识

      高度的责任心是干好工作、做出成就的前提条件。没有责任心也就不会有纪律观念。党员干部要把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来认识,作为道德操守来坚持。把履职尽责、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作为纪律养成的实践载体,努力培养令行禁止的良好作风。对违反党的纪律的人和事敢于坚持原则、主持正义、保持正气,防止党的纪律和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娱乐化和庸俗化。

      4.树立并践行规矩意识

      规矩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履职以来非常关注的问题,在不同场合都强调规矩意识,如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按规矩办事、按规矩用权”[4]等。党的纪律是党的政治意志的体现,因而遵守党的纪律应该成为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党员干部要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内法规行事,切实尊重和维护纪律的权威和尊严,把党的纪律当作“带电的高压线”,确保政令畅通。

      5.树立并践行服从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三个决不允许”,即“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5](P132)。这是维护中央权威性的表现,也同样适用于维护党的纪律的权威性。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对党的纪律绝对服从。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既是党最基本的组织原则,也是最基本的组织纪律。服从是无条件的。党的决策正确时,必须要服从并高效贯彻执行;如果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应该按照党章的要求,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提出。

      6.树立并践行底线意识

      底线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是最低的、最基本的界限,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6]如果逾越了底线,不仅会失去政治资本和从政条件,还会受到道德谴责和党内法规制度的惩处。党员干部要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守住利益底线、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时刻把自己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同党的纪律联系起来,自律慎独,切实做到能干事、干成事、干干净净干事。

      (二)就党组织群体而言,形成教育、制度、执行、监督“四位一体”的文化注入和培育机制

      1.通过教育灌输,促成党员干部良好纪律行为的自觉养成

      要经常性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纪律法规制度,掌握党的纪律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自觉用纪律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特别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2](P386)。还要通过经常性的党的纪律知识讲解、案例剖析、警示教育等形式,使遵章守纪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意识、一种品质。在方式方法上,坚持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教育整顿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纪律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党的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在头脑中扎根,又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践行。

      2.通过制度文化,促使党员干部良好纪律行为的自动自发

      文化与制度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当制度体现为规则时,它必然反映了文化的精神、价值和观念;而当文化体现为规则时,它必然采取制度、规范的形式。没有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的制度是不存在的,没有制度规则或制度规范的文化也是不存在的。[7]制度实际上是文化规范性的反映,所承载的本身就是文化的意蕴。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文化力的注入和培育来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需要相应的制度约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等党的组织制度都非常重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8]这些制度都是纪律建设中应着力实施的重要内容。民主集中制“是激发党的创造力、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9]。也是党的纪律的核心内容。党员干部遵守纪律,最重要的就是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凡属“三重一大”等重大问题都要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防止“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用钱一支笔”。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是促进党员干部增强纪律观念的重要内容。每一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监督的特殊党员。请示报告制度是纪律的重要构成。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涉及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时,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需要强调的是,党内纪律的制度文化建设要从制度要素建设转向制度体系建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文化体系。

      3.通过执行文化,促使党员干部良好纪律行为的有效践行

      再严明的纪律,如果只是写进文件、贴在墙面、挂在嘴边而不贯彻执行,就会变成“纸老虎”“稻草人”,不会产生任何效用。要真正把党的纪律贯彻下去,必须抓执行力。从文化视角看执行力问题,就是抓执行文化。执行文化就是把执行作为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高效作风来提倡,作为积极主动、忘我投入的工作激情来培养,作为实现决策目标、促进党员干部健康成长、强化组织管理的必要条件来看待,作为忠诚度、服从力和自身能力的综合体现来认识。要以党的纪律为刚性标准,不能有任何随意性和伸缩性。

      4.通过监督文化,促使党员干部良好纪律行为的真正落实

      监督文化是在监督中形成的各个行为主体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当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良性互动形成并长期坚持下去,监督行为就会成为一种文化。监督文化是一种责任、一种约束,也是一种有效的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对干部的监督,是对干部的爱护。放弃了这方面责任,就是对党和人民、对干部的极大不负责任。”[5](P138)要搭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的各类监督平台,形成强化组织管理、严明党内纪律的有效监督体系。要加大执纪监督力度,通过持续有力的监督,形成外在强力约束。要将定期监督与不定期监督相结合,经常性监督与集中监督相结合,抽样监督与全面监督相结合,专项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强化督促检查力度。要突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突出对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请示报告等纪律落实情况的监督,运用督办约谈、问责追究、执纪查处、通报曝光等方式,提高监督的效力。

      三、努力构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文化路径的保障体系

      (一)构建组织领导体系

      要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配合和实施、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和谐配套、有效管用的工作格局。同党风廉政建设一样,加强纪律文化建设也要分清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种好自己的“政治责任田”,切实抓好纪律执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既要牢记职责,又要带头遵守纪律,发挥表率作用。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督责任,紧抓“主业”不放松,加强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坚决查处违纪行为,确保纪律严格执行。

      (二)构建工作流程体系

      要研究制定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文化路径的总体规划和工作方案,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要设计有效的活动载体,通过开展主题健康、内涵丰富、形式活泼的纪律文化建设活动,如党纪主题演讲、播放党纪影视作品、举办党纪知识竞赛、开展党纪征文活动等,增强纪律文化的吸引力和渗透力。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掌握纪律文化建设进展情况,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激励奖惩制度,通过正负激励,使符合党纪要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党纪的行为得到遏制或受到惩处;要把纪律执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内容,融入到对党员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考察等各项工作中,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构建支持配合体系

      要把纪律文化建设经费列入经费预算,着力开展重大文化活动、完善重要文化设施,丰富墙报、壁画、宣传栏等场地。要善于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短信、QQ群组、微博、微信、数字图书馆等新兴载体,拓展纪律文化活动空间,完善文化阵地布局,提高纪律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要营造纪律文化器物载体,如各种工艺品、日用品、办公用品等。通过现实的载体,以最直观的方式使党员干部从中得到感化,从内心自觉地遵章守纪。

      (四)构建绩效评估体系

      通过纪律文化建设的绩效评估,对好的行为和做法给予肯定、赞扬,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进行问责、惩戒。这一评估体系应包括:党员干部关于党的纪律的基本认识和态度,对于违反纪律的认知程度,对于加强纪律的支持意愿、采取行动的决心以及文化举措的实施情况等。绩效评估就要针对这些方面进行测评,从而得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为此,要选好评估主体,扩大评估工作的民主参与度,实行自我评估、上级考评与社会评估相结合,逐步扩大社会评估所占比重,尝试引入社会中介参与评估,增强评估工作的独立性,提高评估结果的公信力。要选准评估指标,从教育、制度、执行、监督等方面设定相应的指标,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要用好评估方法,坚持以定量评估、客观评估为主,开展问卷调查,综合反映纪律文化建设的真实效果,推动纪律文化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标签:;  ;  ;  ;  ;  ;  ;  ;  ;  ;  ;  ;  ;  ;  

党的学科建设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路径_党的纪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