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氯碱发展新方向的研究与探索——氯碱产业转型论文_王大立

构建氯碱发展新方向的研究与探索——氯碱产业转型论文_王大立

河南神马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在氯碱行业陷入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中国氯碱产业正面临着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氯碱行业只有通过创新研发、转型发展,才能在产业转型的大潮中得以生存,使氯碱行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氯碱行业;产业转型;产品研究;竞争特点

引言:氯碱产业是化工行业主要领域之一,化工行业的特征是上下游产业环节联系密切,具有鲜明的产业链信息传递效应以及产业链间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效应。本文通过对一些转型产品的介绍,来看氯碱行业的发展。

一、氯碱行业简介

氯碱工业是化学工业中基础产业,它的产品烧碱和氯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广泛用于纺织工业、轻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等行业。我国每年的氯碱产量较高,用处也较为广泛,多被应用到医药、造纸、金属氧化物的电解、冶金、玻璃、塑料、纤维制造等工业领域。

随着氯碱行业规模的整体提升,导致了产能逐渐过剩,“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地区项目投资的拉动,新建烧碱和聚氯乙烯产能增幅明显。同时,下游行业的消费虽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势头,但增速明显滞后于产能的增长,供需矛盾突出造成的产能过剩有所加剧。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品消费增速下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面对更加严峻的形势。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国氯碱产品市场呈现需求层次低、市场空间大、结构不合理的特征,而技术创新又是一个充满风险和不确定的过程,使得相当部分氯碱企业以旧技术、低成本的生产方式尽可能多地获取短期利益,而且同类比拼、无序竞争在客观上限制了技术创新的空间。相比发达国家的氯碱企业,国内氯碱企业大部分仍是生产型企业,对先进技术和工艺普遍存在“拿来主义”思想。我国氯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支撑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还很不足。

随着安全环保压力的加大,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氯碱行业期盼有新的突破,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实力与水平。综合考虑国家政策、行业要求及市场行情,河南神马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马氯碱化工”)在落实政府“退城进园”政策的契机下,根据聚氯乙烯市场行情的急剧变化,我公司及时调整了项目建设方案,停建了产能过剩的聚氯乙烯生产线,随着方案的调整,原本依靠生产聚氯乙烯树脂得以大量消耗的氯气面临全部外销的窘境。面对这种局面,公司开拓思路,多种渠道引入民营资本,配套建设了下游氯产品项目,先后建成并投产了15万吨氯化石蜡、3万吨氯乙酸、10万吨聚合氯化铝、3万吨硫酸镁、7000万标方氢气项目。氯产品项目的投运一举突破了长期困扰氯碱行业的氯平衡难题,使大量氯气实现就地转化,拓展了产品链条,带动了产能释放,使公司迈向转型发展的新道路。

二、氯碱行业完善产业链远期规划方向

目前,国内氯碱企业已充分意识到差别化、精细化、一体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性,多数企业和园区在实践过程中设计出产业链,但是部分产业链设计的深度和宽度不够,主要是对氯碱下游相关产品,尤其是对深加工产业链中末端产品技术水平和发展前景了解不透,导致产业链严重重复建设。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结合目前国内氯碱产业现状,笔者提出了以下发展路线,并介绍氯碱产业路线中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核心系列产品及部分产业链,供业界参考。

(一)氯化石蜡行业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适应政策、市场趋势,推出安全环保、低碳产品,尽快为氯化石蜡洗白,这是迎来发展转机的根本出路。这一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若不如此,行业将走入死胡同。氯化石蜡系列产品和专用精细牌号目前还比较少,产品在很多应用领域还应进一步拓宽和挖掘,加大在润滑油、橡胶和涂料等其他方面的应用范围,通过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工作,发现对行业最具有价值的客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是涉及产品出口至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行业应该鼓励通过配方调整及与上游供应商合作开发环保型氯化石蜡积极应对,从而实现上下游产业链互惠互利与共赢近年来,氯化石蜡市场格局也在发生转变,国有炼厂的垄断地位不断遭遇挑战,以煤制蜡产品为代表的内蒙伊泰及山西潞安开始进入氯化石蜡行业,成为氯化石蜡行业的原材料的第二大来源,随着煤制蜡产能的释放和精制切割技术的提升,将对原有石油基液体石蜡造成冲击[1]。

(二)目前,LiPF6合成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其技术扩散速度明显加快,并呈现出新的趋势。从技术层面来讲,开发应用新的磷源,是氟化氢溶剂法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如日本的斯泰拉、森田化工以及国内许多科研单位,目前都致力于磷源的选择和制备研究,试图从原料或工艺方法上取得突破;此外在工艺装置、纯化技术方面,该技术正朝着节能、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如国内的多氟多、天津化工设计院、中南大学等都有许多专利出现。有机溶剂法技术的研发也日趋活跃,如日本的中央硝子、德国的金属股份等一直在围绕有机溶剂法,在合成工艺、产品纯化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动向是,国内外一些企业和研究单位已着手研发用廉价的无机锂盐和六氟氢酸盐合成六氟磷酸锂技术,而如何有效地重复利用废旧电池中的有价值物质未来会成为新的热点之一[2]。

(三)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润滑油消费量不断增加,2012~2016年中国年均润滑油消费量达到800万吨以上,每年润滑油进口量约为200万吨。随着国家工业的转型发展,绿色、环保、节能已然成为传统工业发展的新趋势,由于国内环境保护和能源综合利用意识的增强,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成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加氢精制和溶剂萃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废润滑油的回收精制处理,可生产符合国家产品标准的Ⅰ类、Ⅱ类润滑油基础油。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的副产物氢气在废油加氢工艺中得以高效利用,该项目属于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改版)中鼓励类项目(三十八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28小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符合行业发展规划,能够很好的利用当地的原料供应市场,并且能够满足产品市场的要求,项目投产后可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碳排放强度逐年降低,考验行业低碳发展国家积极响应“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决策,公布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则(2014~2020)》专项规划,以保证到2020年,实现国内碳排放总量下降40%~50%(与2005年相比),而作为高能耗产业,氯碱行业面临低碳化考验。

三、氯碱行业未来的竞争特点

(一)竞争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氯碱行业不仅仅只是与国内的行业进行竞争,还有国际上许多氯碱大型企业,目前的竞争形势就是全球性的竞争、亚洲一体化竞争,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氯碱行业在全球都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局面。随着各国之间的经济来往密切,全球的采购、成产、布局、销售都在一步步加强,中国氯碱行业也走上国际化的进程,全球性竞争这一特点越来越明显。

(二)竞争绿色化全球性竞争已经为中国的氯碱行业带来重大的冲击,对企业的生存造成重大影响,随后西方国家开始了绿色生产,又为我国氯碱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使得我国的氯碱行业不得不对绿色成产、清洁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另一方面来说,氯碱行业的绿色发展有利于提高氯碱企业的竞争力,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占据更大的市场空间。所以中国氯碱企业进行绿色竞争有利于促进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占据更大的优势。

(三)成本的竞争氯碱产品是有着严格的生产标准的,所以产品在性质上来说差异不大,也很难在产品上取得优势,而且氯碱的下游客户是典型的工业用户,一般按照货量订单而不看谁家生产,唯一关心就是价格问题。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氯碱行业的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氯碱行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占据更大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市场的份额,各个商家开始打起价格战,从价格上取得优势,这种情况下成本较低的企业即使降低价格也能依据成本优势取得利润回报,在长期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所以降低成本对氯碱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3]。

结语

氯碱企业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就要好好分析自身的发展状态,找准未来发展的特点,将目光看的长远,找好企业发展的定位,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尤其是在竞争全球化的今天,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不仅能在国内站稳脚跟,还能在国际上占据一方席位,并且不断改善自身进行绿色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争取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促进自身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爽.多孔Ni催化剂制备及油脂加氢脱氧性能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8.

[2]杨林.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六氟磷酸锂合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焦作大学学报,2018,32(01):98-100.

[3]鲍雷雷,郭志坤,张克强.氯碱行业发展情况及未来走势分析[J].化工管理,2018(11):240.

论文作者:王大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构建氯碱发展新方向的研究与探索——氯碱产业转型论文_王大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