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研究百题述评及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展望_会计论文

会计研究百题述评及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展望_会计论文

《会计研究》百期回顾及中国会计理论研究透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论文,理论研究论文,中国论文,透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为纪念《会计研究》创刊100期,中国会计学会曾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杜胜利、赵西博、李梅等几位博士研究生对百期以来发表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和主要研究成果的归纳整理。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也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因时间紧、工作量大,他们几位在百忙中整理了一份《<会计研究>百期调查评述及十六年中国会计理论研究透视》。这是一项阶段性成果。为了把《会计研究》百期概况向读者作一简单介绍,本刊编辑部以杜胜利等同志取得的初步成果为基础,进行了必要的删节、整理和加工,发表如下。

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研究会主办的,1980年创刊的《会计研究》到1996年第2期已发行整整百期16年。从对百期《会计研究》逐期逐篇进行的初步统计和分析中,基本可以追索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线索、结构现状和发展趋势。下面仅就百期《会计研究》发表论文的研究内容、探索领域等对中国会计理论的研究状况作一粗浅透视。

一、会计理论发展线索特征与贡献

建国以来,我国的会计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引进和学习前苏联模式的阶段(1949年至1966年);2.“文化大革命”的研究停滞和扭曲阶段(1966年至1976年);3.复苏和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1977年至1987年);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阶段(1987年至今)。中国的会计理论的长足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研究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应从这一时期开始。在此,我们把这一时期进一步划分为四个阶段:1980年至1982年为我国会计理论的起步阶段;1983年至1986年为我国会计理论的目标确定与战略规划阶段;1987年至1991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理论的发育与成长阶段;1992年至今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繁荣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以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和《会计研究》创刊为标志,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冲破思想禁锢与束缚开始起步。这一时期《会计研究》发表文章的主要论题有以下几类:1.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如会计的本质、职能、地位和作用;2.经济核算制问题;3.会计学科体系问题;4.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问题;5.会计电算化问题;6.会计管理活动论;7.中美比较会计研究;8.引进和介绍西方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9.西方审计介绍及建立我国审计制度问题;10.翻译国际会计准则;11.社会主义会计原则问题;12.会计立法问题;13.会计监督问题;14.会计史问题;15.会计核算方法指标体系问题;16.经济效益问题;17.经济责任制与会计问题;18.会计名词规范化讨论。

我国会计理论在这一时期的突破性进展是冲破“管理工具论”理论束缚,提出“会计管理论”新思维。认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具有管理职能。这一理论成果迅速为广大会计工作者接受,并用以指导会计工作。会计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重要作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在政府的有关文件中明确予以体现。这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一次突破。

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特征是以“管理活动论”为代表的多种学术流派的形成及其理论的产生。我国会计学界第一次形成了以“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为代表的会计学术流派。

特征三,是大量引进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并开始运用比较研究方法进行中外会计比较研究。

第二阶段,以1983年中国会计学会年会上正式确立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创立具有中国特点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为标志,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了目标确定与战略规划阶段。这一时期《会计研究》新的主要论题有:1.会计与经济效益;2.会计改革;3.会计法;4.管理会计;5.质量会计;6.责任会计;7.注册会计师;8.社会会计;9.宏观会计;10.银行会计;11.会计理论建设;12.会计教育;13.会计研究方法;14.物价变动会计;15.司法会计;16.会计与社会环境;17.成本控制;18.财务会计;19.财务管理;20.中外合资会计。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提出会计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促使传统的记帐算帐报帐型会计向现代的管理控制经营型会计的历史性转变。

特征之二,是财务与会计的关系有了突破性发展。即紧密结合企业财务研究会计问题,打破了就会计论会计的框框,为会计理论研究紧密结合会计实际工作开辟了新的广阔途径。拓展了会计理论研究领域,丰富了会计理论内容。

特征之三,是以1985年《会计法》颁布与实施为标志,开始了会计组织与管理和会计法规体系的会计理论研究。形成了以《会计法》为纲的宏观会计组织与管理的会计法规制度体系。

第三阶段,以1987年中国会计学会正式发布“中国会计学会科研规划”(“七五”科研规划)确定50个重点研究课题,成立七个专题研究组为标志,中国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时为有计划商品经济)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发育与成长阶段。这一时期《会计研究》的主要课题有:1.深化会计改革;2.责任会计的理论与实践;3.破产会计;4.会计史研究;5.会计准则;6.资产计价与评估;7.会计监督;8.物价变动会计;9.财务改革与财务管理;10.国际会计;11.税务会计;12.三式记帐法;13.人力资源会计;14.承包制与利润分配;15.教育成本;16.会计核算制度改革;17.货币时间价值;18.会计电算化;19.总会计师及微观会计组织与管理;20.企业集团财务管理;21.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基本原则;22.比较会计。

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研究的特征之一,是以中国经济责任制(承包制、利税分流)为基础,以西方管理会计为借鉴,以企业实践经验总结为依据的责任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特征之二,是“会计原则专题理论讨论会”的召开和“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研究组工作任务说明书”的制定,标志着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向会计准则理论研究深层次迈进,开始有组织地系统地研究会计准则问题。

特征之三,是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国际会计理论研讨会”,揭开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研究的序幕,使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

特征之四,是“会计史研讨会”、“物价变动会计研究会”、“会计电算化研讨会”的举行,以及会计基础理论和方法、会计教育以及特种会计等问题的研究,使我国的会计理论走向发育和成长。

第四阶段,是以1992年中国会计学会“八五”科研规划纲要的发布和财政部在深圳举办的“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为标志,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了以规范会计核算标准——制定中国的会计准则为主轴的繁荣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会计研究》主要论题有:1.中国会计准则研究;2.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3.基本会计准则研究;4.具体会计准则研究;5.合并报表研究;6.国际财务管理研究;7.集团公司会计研究;8.宏观会计研究;9.证券交易的会计问题研究;10.资本结构问题研究;11.社会成本研究;12.会计研究方法;13.市场经济与会计改革;14.所得税会计;15.会计核算制度和方法改革研究;16.会计理论研究述评;17.资产计价与评估研究;18.会计学科体系改革;19.非营利经济组织会计准则研究;20.制造成本研究;21.会计与现代企业制度关系问题;22.会计报表研究;23.国有资本保全研究;24.会计信息研究;25.产权资本理论研究;26.金融会计研究;27.资金短缺问题研究等。

这一时期会计研究的主要特征是:

1.以1993年7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的企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和新的行业会计核算制度为标志,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步入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轨道。一个国家的企业会计在同一时间实施根本性改革,这在国际会计界实属罕见,也是中国会计理论向国际化、应用化迈出的实质性的一步。

2.会计研究的注意力较为集中于财务会计研究。

3.会计研究从概念性的理论性研究转向基本准则、具体准则的应用研究。

4.开始关注会计新领域理论与实务的探索。

二、重要会计理论问题回顾

1.关于会计本质的讨论。此间曾有过“管理工具论”等多种观点,每一种观点也经历了自身完善提高的过程,但最终是形成了两大学派:“管理活动论”和“会计信息论”。前者认为“会计指的就是会计工作,会计工作是一种管理工作,所以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后者认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是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输送来为管理服务”。

2.关于会计的职能的讨论。讨论的焦点,最后集中在会计的基本职能上。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会计的基本职能只有一个,即反映,或者叫核算。认为会计和会计工作是两回事,会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技术方法,其职能只能是反映,而作为人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则有监督控制等其他职能;另一种观点认为,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两个,即反映和控制,或者叫核算和监督。认为会计概念仅指会计工作,会计工作有什么职能,会计概念就应反映什么职能。

3.关于会计与财务的关系。这期间的主要观点有三:一是“大会计观”,认为会计包括财务;二是“大财务观”,认为财务包括会计;三是“财务会计并行观”,认为财务是一种管理工作,会计则为这种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应把两者作为两个概念两种工作分开。财务与会计的关系问题最终上升为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的关系进行讨论。

4.对会计基础理论概念的其他讨论:(1)会计的属性,如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之争;生产力属性与生产关系属性之论;双重属性与多重属性之表述。(2)会计的分类;(3)会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4)会计与审计的关系,包括会计检查与审计,会计监督与审计,注册会计师与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的关系。

5.会计学科体系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动态的,贯穿于理论发展的各个时期。我国会计学科体系建设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六十年代初,在脱胎于前苏联模式的传统会计学科体系基础上形成的会计原理、部门会计、经济活动分析和财务管理的“老四门”会计学科体系;二是八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大量引进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理论和方法,以“老四门”为基础,上下延伸到会计史、会计理论和特种会计,内外扩展到管理会计、责任会计和国际会计等,使会计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三是九十年代,在实施会计制度全面改革,颁布会计准则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条件下形成的以企业会计为核心,以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为主干,包括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电算化及会计史等在内,兼顾各类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及特种会计(特殊行业、特殊业务、特殊经营方式)的开放式学科体系。打破了“老四门”按行业设学科的“制度加说明式”的封闭体系。目前存在的较大分歧和问题是:(1)“管理会计”是否单独设科;(2)“财务管理”是否单独设科;(3)经济活动分析是否单独设科;(4)会计组织与管理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5)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基本方法的关系应如何处理还没深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研究会计学科体系的同时,注重研究会计理论体系,并注意将会计学科体系与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加以区分。同时,致力于研究和处理会计学科之间的交叉重复,以及会计学科与邻近边缘学科之间的关系。

6.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在宏观会计领域,是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在微观会计领域则是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的形成。五十年代初的内部经济核算制度,六十年代的指标分解、资金分级归口管理,七十年代的大庆的内部结算,八十年代初,首钢的厂内经济责任制,吉林的厂内银行都是我国责任会计的雏形;八十年代,随着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和西方管理会计的引进,我国责任会计理论和方法得到形成和发展;进入九十年代,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会计的国际化发展,使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理论和方法得到完善。

责任会计的中国特色是:(1)以企业内部经济核算,改革丰富实践经验为依托,是我国会计长期实践的理论化、系统化和规范化。这种理论的形成,符合认识规律,也符合国际惯例。(2)以经济责任制为基础,把会计核算同企业内部管理的经济责任制,及外部分配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联系起来;(3)以权责利统一,资金、成本效益优化为原则,把岗位责任制度和企业分配、奖罚、工资制度相挂钩;(4)以“双增双节”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经营业绩与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相联系;(5)以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为依靠,把监督和制约相平衡;(6)以模拟市场为手段,把厂内银行等结算体系与纵向衔接、横向统一的责任指标体系相渗透。(7)以西方管理会计为借鉴,综合运用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多种学科理论与方法。上述种种,是对责任会计的创造性贡献,构成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的理论和方法。

7.成本会计理论和方法的演进。在成本概念上,突破了传统意义的“产品成本”界限。从范围上看,任何资产以及资金的取得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就是成本,如科研项目的成本、固定资产的成本、无形资产的成本,还有质量成本、资金成本、信息成本等;从过程上看,成本会计不是只包括成本核算,而是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与成本考核。目的不同的同一对象,可有不同的成本概念,如机会成本、定额成本、实际成本、目标成本。还提出了财务成本、理论成本、管理成本、分析成本、社会成本等多维成本概念。同时将所得税也纳入成本范畴。在成本核算方法上,改“全部成本法”为“制造成本法”,同时建立和运用“期间成本”概念,使其与个别产品相脱离,与总体收益相联系。存在的争议是,责任成本与财务成本能否纳入统一的成本计算过程。

8.关于会计准则问题。在制订和颁布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重要的理论成果有:(1)中国会计准则的特色,既考虑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约和会计属性及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又重视与国际惯例接轨和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2)从行业会计制度向会计准则过渡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促进了会计核算制度的重大改革。(3)将会计准则纳入会计法规体系,并与其他经济法规相协调。以上问题意见比较一致,并融化在已颁布实施的会计准则之中。存在的争议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1)具体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的关系。主要有三种意见:一种是主张具体会计准则取代行业会计制度;第二种是,主张具体会计准则主要规定企业的会计政策,而会计科目设置和会计报表编制需要由会计制度来规范,故两者应并存。在条件成熟时再予取消;第三种是认为具体会计准则应具有中国特色,不仅包括会计政策,也应涉及复杂经济事项的科目设置、帐务处理和报表编制。会计制度不再单独存在。(2)会计准则与会计理论框架的关系还需深入研究。具体涉及:一是基本会计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关系;二是会计准则制定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三是会计理论的超前性研究探索和滞后性制度论证与解释的关系;四是会计准则制定还不是会计改革和会计模式转换的全部,会计改革和会计理论的系统性设计和研究尤为迫切。

9.关于会计法制建设。处理会计事务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财务会计方面的法制建设极为重要。《会计法》自1985年5月实施后,有关管理部门和从事会计研究的教学、科研人员对其制定及实施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普遍认为以《会计法》制定实施为标志,会计工作进入了法制建设的新阶段,会计制度逐步健全,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有所加强,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得到了支持和保障,会计工作在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保护社会主义公有财产,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仅有根本大法还不够,还必须有一整套单行的、专门性的法规、条例、章程和制度,这一理论对于《会计专业职务暂行条例》、《注册会计师条例》、《总会计师条例》及有关的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90年5月,在《会计法》实行五周年之际,《会计研究》杂志社专门针对《会计法》实施以来的成绩、问题和改进意见举行了由部分会计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的笔谈会,大家一致认为,《会计法》实施五年以来的成绩是显著的,但严肃认真地贯彻《会计法》决非易事。如何贯彻、实施《会计法》是会计工作在长时期内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10.关于会计管理体制。会计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会计专家学者及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围绕会计人员、会计事务管理、会计机构等内容进行了理论和实践阐述。有些同志认为为了适应财会工作的“转机变型”,财会工作者应从思想上树立全局观念、效益责任观念、经营工作与技术工作密切结合的观念、市场竞争观念和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的观念。有些同志充分分析了企业财会人员目标和行为特点,诸如以服从领导为第一目标追求和行为准则,注重开源为经营策略,注重筹资行为而轻财政依靠,注重企业整体利益从而达到个人收益等。针对财会工作的现状,提出要追求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适应经济体制变化的要求,应强化目标利润管理,强化审计约束和会计公证,同时应推行财会工作的自身建设,在会计宏观管理上设计一般的会计原则、会计制度,在微观会计上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要适应各种筹资形式,各种财务管理体制的需要,对现有会计教材和内容进行增删修改,培养知识广博的会计人才,在理论及学术研究上要研究会计对策,面对变革中的经济与会计,管理会计的应用显得日趋重要。有些同志还提出,要摸索出一条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的独立体系,以纠正会计工作中存在的核算不实、监督不力的问题,有的同志还提出要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影响下,成立相应的会计事务管理机构,专项进行会计人员管理和会计人员培训;有的同志还针对有关司法部门作出的“凡是通过会计资料查出的证据,都必须经过会计鉴定,否则不能起诉和审判”的规定,提出了建立会计鉴定制度的设想,建议由注册会计师担任会计鉴定人员,并由有权威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担鉴定工作,专门从事经济案件的会计取证事务,有的同志提出,现代企业的财会人员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掌握的知识应包括: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信息处理,利用多层次知识理论组织管理资金,利用计量技术参与企业管理决策;有的同志还提出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要立足我国现实,同时要尊重国际惯例,并且要兼顾会计学和法学原则,并提出凡是为了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所必须的内容以及为了维持正常的商品经济秩序而必须加以明确规定的内容,应作为界定会计法规范围的依据等等。上述理论,对于会计人员管理、会计事务管理及法规界定内容和程序均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三、会计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从《会计研究》百期发表的所有文章和分布中,可以反映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应用理论研究超前,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会计理论研究轻于会计方法研究。例如对《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系统研究,早在1987年就成立专题研究组进行研究,而准则的颁布则是在6年后的1993年;但是,对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则是在准则颁布后开始,而且至今进展缓慢。在16年百期《会计研究》的1595篇文章中属于应用理论研究的“工作研究”、“财会改革”、“调研报告”、“经验交流”等主要文章数是占22.5%;而理论研究文章只占14.8%;研究“会计基础理论”的文章只有22.1%,其余大部分都是研究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方法的文章。

2.针对实践的“制度注释”,解决实务问题的“工作研究”,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照抄照搬的“盲目引进”四方坐阵,许多亟需理论指导的实践领域缺乏研究的“无人把守”,使我国的会计理论难以形成体系,缺乏超前性、有用性和系统性。纵观《会计研究》100期,不难发现,一方面,每次体制变动或制度改革之后,都带来了会计研究的一片繁荣,而细究每篇文章,则会看见属于制度解释性的内容居多。而解决实务问题的“工作研究”文章占文章总量1595篇的13%,占第一大类论述性文章的2%,仅次于“理论研究”类文章。似乎“会计理论”并非脱离实践;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工作研究”相当部分都是感受、想法、建议类的表述性文章,“调研报告”“经验交流”以及类似实证性的文章只有40篇,仅占第一大类论述性文章的3.8%。另一方面,超越现实,甚至完全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却不乏其文。

3.理论研究与工作研究不分,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不分,体制改革与理论创新不分,是存在于会计理论研究论文中的一个问题。

4.会计理论研究的方法上,理论界尚未提出系统的、科学的符合中国实际的会计研究方法体系,实证研究方法也刚刚开始受到重视。

为此,我们建议在今后相当的一个时期,在进行会计理论研究时,应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以下关系:1.会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3.会计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4.会计学与数学及相关边缘学科的关系;5.会计信息利用及其与资本市场的关系;6.应用理论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的关系;7.中国特色的国家化与国际惯例的国际化的关系;8.超前理论探索与改革实践的关系;9.会计理论实用性和会计理论系统性的关系;10.会计理论探讨与会计工作研究的关系;11.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方法研究的关系;12.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关系;13.焦点热点问题讨论与难点重点问题研究的关系;14.填补理论空白与丰富发展理论的关系;15.继承发展与学习借鉴的关系;16.一般会计理论研究与特种会计理论研究的关系;17.对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关系;18.营利组织会计理论研究与非盈利组织会计理论研究的关系。

标签:;  ;  ;  ;  ;  ;  ;  ;  ;  ;  ;  ;  ;  ;  ;  

会计研究百题述评及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展望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