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劳动力本质的认识_人力资本论文

深化对劳动力本质的认识_人力资本论文

深化认识劳动力的本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力论文,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解放生产力的革命,解放生产力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观念意识的解放,这样,人们才能在更深的层次上认识事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一个全面转型的时期,客观上要求对经济理论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特别是重新深化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本质。

一、对劳动力本质的传统认识

改革开放以前,许多同志否认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存在,更不用说承认劳动力是商品,他们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的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来否认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否认劳动力在社会主义中的所有制形式,认为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消除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现象,实现了生产要素的直接结合,由社会有目的地选择和实现那种保证劳动普遍性的方案。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创造产品、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手段,生产直接表现为社会生产。

从理论上看,上述观点没有什么毛病,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直接结合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解放初期,穷苦大众翻身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上述理论并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生产要素的直接结合如果仅仅表现在生产前的结合,即生产前的要素组合,那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没有差别的,因为任何社会的生产都要经过这一阶段,否则是生产不出产品的。真正的结合应当是指劳动者既能够自由充分、理性地选用生产资料,又能够直接享受到生产成果的分配,并且这种享受与贡献的大小直接挂钩,这才是真正的结合。

否认劳动力个人所有之后将生产的目的说成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然而,人们的需要是无穷无尽的,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的需求是与其购买力相联系的,这又是有限的,一个有限一个无限,两者交织在一起。而且,需求本身的多样性、分散性和灵活性,是不能用“需要”二字来概括其丰富的内涵的。

如果否认劳动力的所有制形式,而生产资料为全体劳动者所有,全体劳动者的代表是国家,单个的劳动者和国家之间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劳动者个人根本上没有能力去自由选择使用生产资料。在这种理论中,劳动力与一般的物质生产要素没有什么差别。而且,否认劳动力个人所有,必然否认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因为否认其本质必然否认其表现形式,否认了劳动力商品属性,仅将它看成一般的生产要素,在探讨剩余价值时必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矛盾,也不能说明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若承认剩余价值由工人创造的,又好象社会主义也存在剥削,这不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于是,只能拐弯抹角地将工人创造并上缴国家的利润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说法含混其辞。然而,这“取”和“用”不是同时发生的,出现了两个“民”不能一致的现象,产生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造成上述理论误导的根源就在于片面理解了劳动力要素的特征。为了区别两种制度,生搬硬套马克思经典原著,忽视了劳动力要素在两个社会中存在的共同的一般特性——物质属性。另一方面,又放弃劳动力要素的特殊性——社会属性,两者相互矛盾。事实上,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每个人劳动的目的是由其自身的物质利益决定的,不可能长期不考虑他的收益而使其百分之百地去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正是体现劳动力所有权的地方,也是其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仅仅强调两种制度的差别,硬性地抹杀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个人所有权的存在,必然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的无效率。

经过改革的实践和理论的探索,绝大多数同志真正地承认和理解了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及其具有商品属性的特征。社会主义经济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仅要求生产的客体即全部的生产资料作为商品,而且也要求生产的主体即劳动力作为商品来参与商品的生产过程。企业是劳动力的使用者,劳动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二者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来交换。任何一个企业都要依据技术水平与供求关系调整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以降低产品成本谋取最大利润。可见只有承认劳动力的商品属性,才能在理论上讲得清,实践中行得通。

劳动力是商品,就要在市场中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每个劳动者所接受的教育和培训的程度不一样,其能力也不可能一致,必然存在各自的特殊性,这些个性要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离开了商品货币关系不可能做到人尽其才。劳动力是属劳动者个人所有,这种所有权的实现也就是实现劳动者自身的物质利益,物质利益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同样需要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

劳动力是商品也有生产或再生产的问题,劳动力的生产或再生产是通过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包括对劳动者的抚养费、教育费、培训费和医疗保险费等等的补偿来实现的。离开了商品货币关系同样是不能解决这一问题的。

理论上认识的提高会促进实践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推进,许多城市建立了劳动力市场,遵循供求规律调节劳动力的流向已日趋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配置的结果表现在生产效益的提高。而目前许多企业效益十分低下,亏损相当严重,这就有必要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二、对劳动力本质的深化认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仔细分析劳动力的本质,不难发现劳动力具有资本的属性,即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概念绝非是新的概念,亚当·斯密曾经将全体国民后天获得的有用能力算作资本;诺贝尔奖获得者S·W·舒尔茨在研究经济增长过程时将人力资本包括进资本的概念当中,提出了不应当仅仅看到有形的物质资本,还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的作用等等。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还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很多人拒绝接受这一概念,好象这一概念将人贬成一种纯粹的物质要素,贬低了人的人格,从而在感情上排斥它。然而,感情上的排斥不能成为它不是资本的根据。

在分析人力资本之前,还有必要弄清社会主义也存在资本。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资本的定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本质。然而,定义中的资本本质上还是既具有物质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马克思主义者将着眼点集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从资本的物质属性背后揭露其社会属性,但不能因为这一重点而否认或忽视其物质属性。具有物质属性的资本是普遍存在的,在社会主义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理应承认资本存在,吸收资本主义关于资本运作提高其投入产出效率机理中的合理因素,找出其中的规律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也就是说要在公有制条件下发挥社会主义资本的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认识了社会主义资本的作用,就应当加以应用。这里我认为更应重视对人力资本的研究。人力资本与劳动力商品都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具有同质性。人力资本是劳动力商品发展的更高阶段,它是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资本。劳动者将劳动力看成人力资本比将劳动力作为劳动力商品所追求的等价交换具有更为深刻的动机,人力资本的一切经济行为都将围绕其投资使用收益而运转。同时它又是发展劳动力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重要手段。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市场经济是商品交换的竞争性经济,竞争的诸方必然要使各自的投入产出具有较高的效益,也就是要不断地追求利润(剩余价值),这是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大量的事实证明,剩余价值是由劳动力创造的。同样,在社会主义的经济中也存在剩余价值,它虽然是社会生产的后备基金,没有被私人占有,但不能改变它的源泉即由劳动力创造。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本性,然而社会主义的企业也必须追求剩余价值,否则,在竞争中就会被挤跨,这是市场经济的共性。追求剩余价值,关键要看劳动力,因为其它物质要素只能转移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在生产要素组合之后,劳动力直接决定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并创造效益,即决定全部投入的效率的高低。因此,追求剩余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就在于注重人力资本的使用。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具有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我们既要注重其物质属性的研究,又要重视对其社会属性的考察;既要看到它作为一种资本所具有的一般特性,又要分析它本身所具有特殊性质。因此,应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思考。

人力资本的物质属性有如下几个特点:(1)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在发达的文明社会中是不可能改变这种个人所有制的,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也不例外。个人所有权决定他自己是否接受何种培训,如何独自选择中意的企业;在劳动过程中,有权决定自己的努力程度。(2)人力资本的个人所有制决定了人力资本的耗费必须得到及时的补偿,而且这种补偿要体现劳动者所接收的教育和培训以及其本身的天赋和才能。(3)人力资本受到人口数量的限制,对社会而言,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人是一种稀缺的资源。(4)人力资本的使用会创造出比自身更大的价值,而其它物质要素一经投入使用,其本身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5)人力资本本身也会损失,人力资源一旦闲置,人的后天性的能力会部分或全部丧失。

人力资本的社会属性是反映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分工的细化,单一的人力资本所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必须与其它的人力资本结合共同发挥作用,这反映了人与人合作的平等的经济关系。

把劳动力看成人力资本,必然要有一种衡量的方法,这就要考察其形成过程。其它物质资本的形成习惯上是通过估算用于生产资本物品的费用,这一方法也适用于估算人力资本,即用支出来衡量人力资本的形成,因为涉及到若干年的具体数据的贴现值,这比计算一台机器的价值更为复杂。但可以通过考察改进人力资本的某些重要方面的活动来进行粗略的估计,来算出相对值,如包括用于耐久力和精力的投入费用,接受特殊教育与培训的费用,以及在生产和科研过程中技术推广的费用,劳动者变换就业机会的损失等等。另外还有一种衡量的方法,从单位劳动所创造的效益这一角度具体考核劳动者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劳动。从人力资本的形成与衡量来看,这有助于我们改变传统的观念。若一个穷人身无分文,但他有聪明才智和丰富的科技知识与管理经验,其人力资本是很大的;若一个人继承了大量的遗产,本人却一点能力也没有,其人力资本则是十分有限的。

人力资本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离开了市场经济它便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一句话,它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另外,人力资本也是有范围的,即使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所有的劳动力都可以看成人力资本。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方面,是不能靠市场来调节的,即市场是失灵的。提供这些公共产品与劳务的劳动力是不能看成人力资本的。如政府官员、军人、警察、以及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等等。人力资本仅仅局限在能够由市场调节的产品与劳务的生产部门。任何任意扩大人力资本范围的做法都是十分有害的。

三、需要说明的两个问题

将劳动力看成是一种资本——人力资本,从表象上看好象会引起经济理论和现实分配体系的混乱与无序。事实上,人力资本的引入会进一步理顺各种经济关系。其理论本身极其简单,关键是要看我们如何从传统的观念中突破出来,这里所说的传统,一是指马克思的经典原著,二是指资产阶级经济学所宣扬的理论。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关系

首先,马克思考察的是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过程,给资本下的定义是用来揭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资本家用来剥削工人的本钱。马克思的目的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从使用劳动力即从劳动力需求的角度来考察的。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拥有其劳动力,这是他能够生存的资本。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不仅不象在资本主义社会那样没有任何生产资料,而更重要的是成为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的主人就是劳动者,考察社会主义企业的资本不能仅仅局限在劳动力需求的一方,也应当考察作为主人的劳动者供给劳动的一方,承认主人的劳动力是一种资本,这也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主要标志之一。因为社会主义的企业不存在剥削关系,是平等的合作关系。

其次,人力资本的引入可以帮助我们理顺分配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公平和效率问题。现阶段的分配体系名义上是按劳分配(我们的分配是在“生产”这一过程的事前分配,不是真正的生产成果的分配,工资级别不反映劳动成果,实质上是论资排辈。)从形式上看,好象已经区别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比如,一个简单劳动和一个复杂劳动,同样在一小时内前者生产一个商品,后者生产两个商品,后者的工资是前者的两倍,这似乎就是公平的按劳分配。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同一小时内复杂劳动所创造的利润是简单劳动的两倍(实际上是大于的,因为他平均所耗费的固定资本较少),而劳动工资是转移到消费者头上的,利润才是真正的劳动成果。企业所得的是净利润,作为主人的劳动者更应当直接参加这一生产成果的分配,这是真正的多劳多得,是解决现实公平的唯一方法;人们多劳多得,必然要想方设法多提供创造性的劳动,这也是解决长期以来的效益问题的根本方法。理顺分配体系必然会显示出社会主义的无比的优越性,促进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关系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将资本定义为一种生产要素,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原料、燃料、机器、厂房等的花费,注重的是资本的物质属性。在他们的学说中不可能将劳动力看成人力资本,因为他们所宣扬的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利润,如果将劳动力看成资本,岂不是要分掉他们所剥削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舒尔茨提出关于人力资本的概念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研究人的能力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人的能力一旦提高,可以给资本主义生产创造更大的效益,他没有进一步分析人力资本的各种属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力资本不应当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

四、对劳动力本质深化认识的意义

人力资本不仅仅是理论问题,而且关系到中国的经济改革。从微观角度看,承认人力资本可以从企业内部找到搞活企业的关键,它不仅可以从量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从质的方面提高劳动的质量,也可以很好地解决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从连接微观与宏观的市场体系来看,承认人力资本,资本要流通,这就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与之相关的市场体系;从宏观角度来看,承认了人力资本,这就必然要求它与物质资本保持一致的改进和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效益的提高。

首先,我们在微观领域中分析人力资本的意义。人力资本可以突破劳动力作为商品的局限,劳动者会进一步关心生产成果。一方面,作为商品,他要得到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即工资。另一方面,作为资本他要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按资分配是让渡其使用权的收益,是由其所有权决定的。这样,劳动者在分配过程中既可以得到劳动力的价格——工资部分,又可以得到作为资本所应该得到的部分。这两部分中,后者与其工作能力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出力程度,这主要反映在他所创造的利润上。人力资本反映出工人与企业的关系不仅仅是生产要素的简单的结合关系,而且还是真正的合作关系。确认工人的劳动力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使工人在得到劳动力的价值的同时,又关心劳动力的使用,从而追求它所获得的资本收益,这是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内在动因,也是区别两种制度的本质所在。特别是在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中,我们不能仅仅从企业的外部去找原因而忽视企业的内部搞活,外因终究是要通过内因来发挥作用。只有理顺这样的生产和分配关系,社会主义企业才真正有效益可言。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从表象上看,人力资本要参加分配社会主义企业的利润,好象会削弱社会主义公有制载体——国有企业资产的增殖能力。其实不然,企业效益的提高在于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从动态角度看,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会创造更大的增加额,按资分配(国有资产拥有较大份额)国家可以多得到一份,工人也可以多得到一份,真正地达到富国富民。

当然,这会出现一些靠自己的本领先富起来的人,这是符合邓小平同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真正的理论内涵。但在过渡时期,国家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来调节。

其次,劳动力成为资本,资本在市场上就必须流通。这就迫切要求建立各种人才市场,既要有关于普通工人的劳动力市场,又要有关于管理人员和科研技术人员的劳动力市场,从总体上实现各种人才的合理流动,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当然,人才流动也可能会给一些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就必须尽快建立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权益。此外,既是资本,它就有供求关系,供求均衡在市场上几乎是不存在的,而非均衡是现实的,供求的非均衡必然出现人力资本的过剩与短缺,即不可避免地出现失业和有某种特殊才能的人的短缺。从我国现状看,主要问题是正确看待和解决失业。传统的做法是国家统一安排就业,以保证就业目标的最大化。但结果是将显性失业变成了隐性失业。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隐性失业率很高,企业效益低下。事实上,这一做法不公平,也没有效率可言。失业是一种落后无能的表现(除去因经济波动等引起的失业),国家应当为失业工人创造就业的机会,而不是代之以奉送工作岗位。这样,每个工人都会不断地参加学习和进行各种培训,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便寻求到更好的工作机会,这会促进社会的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当然,强调失业存在的合理性,就必须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这不仅是解决失业者的生存问题,更是给年轻的失业者提供再就业的保障,事关整个社会的稳定,同时,也是为了适应经济增长而提供更多劳动力的后方基地。

劳动力成为人力资本,劳动者必然关心资本的使用和投资的回报率。投资主要是指旨在提高人的能力上的花费,从目前看,人的基本知识来自学校,学校的教育经费是由国家投入的,而报酬部分(主要指按资分配的部分)归个人所有,因此,在国家货币资本紧缺的情况下,教育要适当收费。类似地,劳动力成为资本,人们要关心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这对于控制人口增长也是一个比较好的经济手段,这一好处从长期情况来看是十分有效的。

再次,从宏观角度看劳动力成为资本的意义。大量的统计分析资料证明二战以来美国的国民收入的增长比国民资源的增长要快,而且每经过一次商业循环,这种差距就拉大。这其中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分物质资本的改进,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人的能力的提高。这就是说,在美国经济增长的份额中,劳动力的贡献所占据的比重较大。而我国改革十多年以来,经济的增长仍局限在数量型的增长,效益差一直困绕着企业。为了追求增长,不得不靠大量的投入,投入的物质资本越多,其吸收物质资本的边际能力必然下降。从现象上看,有的企业已经不能吸收国家追加投入的物质资本,他们将大量的国家专项投入用来开发第三产业或干脆用来购买国家发行的各种有价证券,内部无法消化吸收,不能发挥其自身的行业优势和技术优势。特别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已持续好多年,如果再维持这种数量型的增长,将丧失经济腾飞的大好时机。因此,深化认识劳动力的本质,引进有关资本的运行机理,是提高人的才能的先决条件,这是我国经济走效益型增长道路的出发点。

总之,任何一个理论绝不是凭空产生的,要么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要么是当实践碰到问题时,人们去探索而形成。一方面,国有企业的低效益的现状促使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却有许多民营和私营企业效益比较好,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将劳动力看成资本并将资本的运行机理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去,创造出较好的效益。这值得我们国有企业的领导深思和借鉴,也应当引起宏观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标签:;  ;  ;  ;  ;  ;  ;  ;  

深化对劳动力本质的认识_人力资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