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的生产经营论文_戴素素,沈玥,宗雯

荆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的生产经营论文_戴素素,沈玥,宗雯

戴素素 沈玥 宗雯

武昌工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5

课题来源: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荆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传承与发展研究 课题编号:15G182

摘要:

汉绣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七大地域性绣种之一,是荆楚地区一张美丽的文化名片。与以苏绣、湘绣为代表的名绣走高端消费路线相反,汉绣以其根植于市井文化的特点走上了面向市民消费的大众化道路。回望汉绣的诞生及发展的历史,作为“商品绣”,汉绣在其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行业管理机制和生产经营方式,这都为活态传承汉绣、发展汉绣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保护汉绣必须促进汉绣的生产经营,形成良性的产业化保护机制。通过来自各级政府的支持、汉绣艺人的努力、专家学者的研究,定能帮助汉绣走出一条面向市场,开拓创新的新道路。

一、汉绣的商业性

汉绣,是以战国时期的楚地刺绣文化为背景,以现在的湖北荆沙、洪湖、武汉及其周边城市圈为生产中心的覆盖全湖北省的一种区域性绣种。她根生于楚文化土壤,以其独特的针法、大胆的设色、丰富的造型、强烈的装饰感和另类的商业性特点在众多地域性绣种中独树一帜,散发着浓郁荆楚地区民俗民风。

在人们熟知的苏绣、湘绣等我国“四大名绣”享誉世界之时,汉绣却由于种种原因在时代的隧道中逐渐被人们忽视和遗忘。2008年6月,在湖北省及武汉市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专家、汉绣艺人的共同努力下,汉绣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传承和发展汉绣的呼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以苏绣、湘绣为首的“四大名绣”走向“绣画”的阳春白雪之路时,汉绣却截然相反,以“商品绣”走出了一条面向大众的个性化道路。

汉绣的另类路线与汉绣根植于商业文化和市井文化不无关系。随着近代以来汉口镇商业的兴起,汉口成为了商品生产的重要基地,直接促进了手工业的迅速繁荣。作为传统手工业的代表,汉绣也随着汉口镇的崛起而兴起,这使得汉绣从兴起之日就作为商品绣与商业性、市场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可见,汉绣作为一种伴随着近代都市的崛起而兴盛的民间艺术不仅具有深入血液的楚风汉韵,还具有普遍性、大众性和商业性的特点。

在明代,为满足民间审美的要求,商品绣应运而生。一直作为权贵阶级奢侈品的刺绣逐步从宫廷和官宦之家向民间流通。至清代,以地域特色为标志的绣种开始确立。“汉绣”正是在明清以来手工业随着国内商业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加强日渐繁荣的背景下诞生的。

19世纪中叶,那时的汉绣作为商品绣已经走向民间。汉绣艺人们把汉绣普及到了大街小巷。武昌地区有名的绣铺有数家,他们除了制作生产刺绣产品外,还从事经营销售各类绣品,承接的订单自家忙不过来发往妇女刺绣加工基地加工,由此可以看出在武汉,武昌地区是汉绣的源流。

今天,人们一定对大汉口的商业繁荣印象深刻。汉口地理条件优越,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从16世纪到19世纪中叶就吸引了周边的地主、农民、手工业者和全国各地的商人逐渐在此聚集,汉口镇发展成为国内近代化重要城镇。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镇建设和经济文化迅速繁荣,作为传统手工业的汉绣也发展到了极盛。

汉口最古老的街道汉正街成为了汉口富有行业特色的商业街。各行业店铺集中。汉绣艺人从各地聚集于此并打造出了一条繁华的绣花街。前店后厂、产销结合构成了汉绣在当时商业特点。汉口镇的商业兴盛促进了包括汉绣等手工业的繁荣,而汉绣等手工业的繁荣也为汉口成为商品生产基地和商业经济中心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汉绣的商业性是其区别于其他地方性绣种的重要特点。

二、申遗前的汉绣生产经营管理方式

19世纪后期汉绣作为商品绣走进了新兴市民的生活之中,因而绣种十分丰富,包括戏衣类、宗教类、民俗类、生活用品类、装饰类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满足广大新兴城镇人群的消费需求,汉绣的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当时武昌、汉口绣货铺坊的技工连同一些家庭女工一共多达2000人。这样的从业规模促使汉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行业管理机制。在运作模式上,绣铺按照绣种类别,形成了规范的汉绣商品经营模式。汉绣的商品化程度之高与当时的汉口渐已发展成为国内仅次于上海的重要商业经济中心刺激了手工业的迅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新中国成立后,汉绣的生产经营经历了从联营社到合作社再到绣品合作工厂的过程。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汉绣生产曾经一度中断。新中国成立之后,汉绣生产得以恢复。1951年,绣花街一批老字号绣铺成立了刺绣生产联营社。1955年的合作化运动中,之前组织的三个联营社共同组成了刺绣生产合作社。1957年,公私合营以后,由武汉市第一工艺刺绣生产合作社、武汉市戏剧用品合作社、武汉市手工业管理局刺绣训练班三个单位合并为武汉市民艺戏剧绣品合作工厂。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思想的解放,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打破了文革时期的束缚,汉剧舞台也随之繁荣,制作戏剧戏衣的订单一时供不应求。此时的武汉市民艺戏剧绣品合作工厂在这时已经更名为武汉戏剧用品厂,厂里的生产任务巨大,十分繁忙。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单靠工厂里的工人已经无法完成订单生产任务,因此厂里将许多活儿送到外加工点加工。这些“外包”加工点从业人数众多、规模逐渐扩大,可以看出当时的汉绣在几经沉浮后又一次兴旺起来,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带给了汉绣又一次发展的春天。

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武汉市戏剧用品厂不得不面临企业改制。虽然人们的生活中仍然离不开刺绣艺术,但绝大多数被机绣取代。传统手工业面临严重危机,汉绣作为传统手工业自然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汉绣市场迅速萎缩,很快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和记忆。

三、申遗后的汉绣市场

2008年汉绣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汉绣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保护和弘扬汉绣艺术,如何活态传承和发掘汉绣新市场成为了摆在新世纪广大致力于汉绣遗产保护与发展人士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汉绣具有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但目前汉绣的产品开发、品牌推广及产业集群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汉绣想要在苏绣、湘绣等名绣几分天下的格局下开辟出一片自己的天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对汉绣不断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有如由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社区居民自筹资金创办的武汉汉绣博物馆作为汉绣传承基地,坚持生产性保护,其绣品已走入汉阳商场等卖场;有如汉口绣花街汉绣艺人的后代任本荣先生成立了“汉绣工作室”,不仅恢复和整理了汉绣艺术的资料,还对汉绣进行了生产性保护,即精心绣制大量传统汉绣实物,让产品在市场流通。工作室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还传播了汉绣文化。从工作室诞生的绣品都附上了“任氏刺绣”的标签,表明了汉绣工作室的品牌化运作已经起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还有如在武汉戏剧用品厂工作了多年的姜成国,延续了该厂生产戏衣剧装的经营模式,自行成立了“姜先生工艺制作部”,设计制作戏衣及舞台用品,同时将开发婚庆民俗类刺绣产品,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1年4月,武汉市武昌区政府在武昌著名的昙华林艺术区建立了汉绣基地,即“杨小婷汉绣研究室”。该基地开设有汉绣服务社、兰绣轩、红绣坊、媚绣苑四家绣坊,广泛发展绣友,定期开办讲座,教授汉绣知识技艺,传播汉绣文化,走出了一条“政用产学研”的路子。

四、汉绣的生产性保护

要想活态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就必须对汉绣进行生产性保护。第一、从刺绣材料的源头进行保护。保护开发荆楚地区桑蚕产区,确保汉绣的艺术根基。第二、发展汉绣生产者。培养和建设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高素质汉绣人才梯队。第三、快步促进汉绣品牌化。建设发展自己的产业集群品牌基地,培育龙头企业。第四、设计创新、多元拓展汉绣市场,尊重市场选择,培育汉绣消费者。

结语

汉绣是荆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七大地域性绣种之一。在以苏绣为首的“四大名绣”走向“绣画”的阳春白雪之路时,汉绣却截然相反,以“商品绣”走出了一条面向大众的商业化道路。本文按照汉绣发展的历史顺序,对商品绣的诞生与“汉绣”名称的由来、汉口镇的商业兴盛与汉绣的兴起、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汉绣的行业管理机制、新中国成立后汉绣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改革开放后到汉绣市场消逝之前汉绣的经营模式展开论述,系统分析了汉绣商业化发展和消逝的成因及影响。汉绣的发展虽几经沉浮,但如今成功申遗,浴火重生的汉绣艺术价值和地位得到重新评价。在分析了汉绣的发展现状的同时,也提出了若要活态传承汉绣,必须形成良性的产业化保护机制。愿汉绣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汉绣艺人的辛勤创作中,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开展里,在市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下健康发展。

论文作者:戴素素,沈玥,宗雯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0

标签:;  ;  ;  ;  ;  ;  ;  ;  

荆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的生产经营论文_戴素素,沈玥,宗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