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人口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_结构性失业论文

中国城市人口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性论文,中国论文,城市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3年以来,中国城镇下岗职工激增,出现突发性失业高潮。1997年底,实际失业人口规模达1100~1300万人,真实失业率在6%以上。据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劳动部1995年的联合调查,我国城镇非公开的隐性失业率已达到18.8%,农村达到31%,全国总水平约达到27%(注:目前,失业率的统计口径有三种:登记失业率、实际失业率和城乡失业率。1997年登记失业率为3.2%、实际失业率为6.77%、城乡失业率为21.7%(根据沈诗霞硕士论文:《关于我国失业问题的探讨》,上海财经大学,1999年5月)。)。普遍认为中国有能力承受6~8%的失业率。然而中国城镇的失业率已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产业政策总是面临艰难的选择(注: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两难选择: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能够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技术含量较低,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选择技术密集型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太少,不利于社会稳定。)。

一、问题的提出

西方关于失业问题的理论有很多。古典经济学认为,失业是劳动市场上供求不平衡的结果,劳动市场上的供给大于需求,就会产生失业现象。同时供给大于需求必然引起劳动价格——工资水平的下降,而工资水平下降又会引起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劳动市场出清,失业现象随之消失。失业的存在如同其他商品市场上的供过于求情况一样,是价格没有回落到供求双方均衡的水平。凯恩斯失业理论与古典失业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凯恩斯明确认为劳动工资是呈向下刚性的;价格变量是被假定为固定不变的,当市场出现供求不均衡的情况时,不是价格变动而是数量变动,因此市场无法出清,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尚不能解决大规模失业问题。内部人——外部人理论和效率工资理论是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它们讨论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大规模失业产生的动因和机制。对于解释西方国家劳动市场无法出清有其重要价值。

西方的失业理论均能够从某些方面解释我国现阶段的失业现象的存在,但中国失业问题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引起失业的原因也很多,从种类上来看,大约有以下几种(袁志刚,1996):

第一,二元经济结构所引起的城市人口失业。

第二,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的隐性失业转化为公开的失业。

第三,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性调整所带来的失业。

第四,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所带来的失业。

以上四种情况,构成中国城市人口失业的主要形式。下面我们将对中国城市人口失业作进一步探讨,建立模型,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二、产业生命周期和劳动要素流动滞性

(一)产业生命周期决定了社会结构性失业的存在

任何行业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阶段。根据生命周期的长短,可以划分为长生命周期的行业、中生命周期的行业和短生命周期的行业。由于现代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在不同程度上缩短了一些行业的生命周期,加速其衰退进程。据此,我们可将现有产业划分为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等三类。

新兴产业: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生产规模迅速扩张,产品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征,同时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也十分严格。在劳动市场上,表现为劳动需求大于劳动供给(图1中的a),岗位空缺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无法消除,供求关系的不均衡导致该行业具有较高的工资率,也对劳动市场产生一种吸引力,致使培训升温,该行业的劳动力供给增加。

成熟产业:在市场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该行业经历过长期的发展趋于稳定,对劳动力的需求基本上达到平衡(图1中的b)。

衰退产业:市场需求萎缩或技术含量的提高(该行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需求减少(图1中的c)。由于现有劳动力素质结构在短期内无法快速调整,该产业部门的劳动供给就会大于劳动需求部分劳动力将自动或被迫退出。

如果劳动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能够自由流动,且劳动市场的信息是完全迅速的,即便我们无法消除失业的存在,至少也可以减少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的现象。

(二)劳动要素流动滞性决定了当前中国城市人口结构性失业现象难以消除

新兴产业有空缺的岗位,而衰退产业的劳动供给大于需求。若欲实现劳动市场的均衡——充分就业,则需要衰退行业富余的劳动力向新兴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转移,衰退产业的劳动力直接转移到新兴产业;第二种是间接转移,首先是成熟产业的劳动力转移到新兴产业,然后,衰退产业的劳动力再转移到成熟产业。在我国劳动力流动具有很大的滞性,流动滞性的大小直接与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有关。

劳动要素流动滞性产生的原因:

第一,劳动力素质低下。素质高,则流动性强;反之则弱。衰退产业往往是低附加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要求不高,职工受教育程度偏低。新兴产业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很多下岗工人都想回到原来的工作单位,原单位正在受到市场萎缩企业衰退的煎熬。据全国各地对失业下岗职工的调查,反映了三个特征:一是女性多,一般超过50%,在纺织行业(劳动密集型)达到70%以上;二是文化程度普遍低下,初中和初中以下至少占60%;三是年龄偏大,35~60岁的占60%以上。再加上户籍管理、隐性工资和福利住房限制了我国劳动力的流动性。结果是,直接转移无法实现,间接转移难于实现。

第二,劳动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对于劳动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我们可以用以下两个理论加以说明。

1.内部人——外部人理论。内部人——外部人理论最先由林德贝克和斯诺尔两位经济学家在80年代末提出来的。试图解释以下矛盾现象:一方面企业内部就业不足,尤其随着实际劳动工资的下降,企业就业可以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在劳动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失业者,他们愿意在现行实际工资水平之下就业。其理论研究表明,这种现象出现主要在于内部人对工资水平和就业数量有着一定程度的控制,从而导致劳动市场的工资调解对促进就业增长功能失灵。劳动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信息搜寻也是有成本的。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内部人在就业机会上占有绝对优势。劳动要素并不象完全竞争市场那样,劳动力可以绝对自由流动。

2.效率工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是70年代由索罗提出,80年代由夏皮罗和施帝格利兹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认为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润,愿意支付给工人比劳动市场出清时工资水平更高的工资,而不轻易降低工资。这是为了防止有技术和有经验的工人流失,只好采取高工资策略,从而导致劳动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由于劳动力市场交易成本的存在、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就会出现所有企业支付的工资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效率工资呈刚性。资方为了留住有技术的工人,就会给出高于市场工资水平的效率工资。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尚处起步阶段,其制度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劳动市场信息不完全,信息搜寻成本较高,劳动要素流动性偏低,难以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对劳动要素进行有效配置。

三、二元经济结构下的结构性失业模型

(一)社会基本服务业对结构失业的调节机制

社会基本服务业主要是指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建筑业和一般社会服务业。其行业生命周期很长,几百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在短期内,我们可以认为它的生命周期是无限的。社会基本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至少可以通过短期培训完成。因此对劳动有较大的需求弹性,存在大量的就业机会。衰退产业多余的劳动力可以进入社会基本服务业就业。社会基本服务业规模较大,其中具有较高素质或较大可塑性的人员,经过培训转移到新兴产业,填补相应的岗位空缺。象湖泊、水库能够调节江河的水量一样,社会基本服务业对城市人口就业也具有调节功能。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1996年总的从业人员为68850万人,其中城镇从业员为19815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28.78%。乡村从业人员为49035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71.22%。1996年社会基本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43.73%,社会基本服务业的比重在不断扩大,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若不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社会基本服务业对城市人口就业的调节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二)二元经济对结构性失业的影响

刘易斯在1954年《劳动无限供给下的发展》一文中提出二元经济模型。用来描述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发展不对称的现象:一方面是发达的工业城市;另一方面则是相对落后的农村。如果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那么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呈无限供给趋势。使得劳动的供给大大超过劳动的需求。虽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新增就业机会不断增加,但依然无法满足劳动供给增长而引起的对就业岗位的需求。我国大量的农民工涌向城市,给城市人口就业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据原国家劳动部统计预测,“九五”期末,我国将有1.37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而每年城市新增就业机会仅增加600万个左右,尚不足以吸纳城镇新增就业压力(1998年城镇新增就业压力为1936万人,1999年成镇新增就业压力为2374万人(注:国家计委社会发展研究所预测。))。

农民工受到户籍管理、文化教育程度和专业技术的限制,不会对进入门槛较高的新兴产业和成熟产业造成压力,只能在城市的社会基本服务业中寻找机会(注: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从业方向多为卖青菜、保姆、搬运工、瓦工和小商小贩等。笔者在南京市福建路农贸市场中发现,贩卖青菜的人员中有50%以上是来自安徽阜阳地区的农民工。)。它们的注入是无条件低成本的,使得社会基本服务业一直处于超饱和就业状态,从表1可以看出,社会基本服务业的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劳动需求弹性大大降低,再加上1.37亿“后备军”的潜在压力,其调节功能基本失灵。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计算城市部分。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的数据整理。

总之,中国城市人口失业问题是以结构性失业为中心,同时受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的交织作用使问题更加复杂。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对策

结构性失业是劳动市场非均衡的结果。笔者认为,在不排除其他解决问题方法的前提下,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增强劳动要素的流动性是解决中国城市人口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关键。

增强劳动要素的流动性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健全劳务市场,完善信息沟通渠道。截止到1997年底,全国已有职业介绍机构34286所,其中,劳动部门开办的有28422所,非劳动部门开办的5864所。全年全国求职登记数为1164.14万人次,加上上年末结转数,求职登记总数为1850.07万人次。全年全国介绍成功873.70万人次,介绍成功率47.2%。成功率低归结为:结构错位和信息沟通不完全。第二,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要素的流动性。1997年,全国有36个国家级劳动预备制度试点城市和27个省级试点城市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年全国共有18万人报名参加培训,占求职登记人数的1%。全国共有技工学校4395所,在校生193.2万人;就业训练中心2719所,年培训人数274万人。新就业人员接受职业培训的占求职登记人数的25%。职业培训率低,劳动要素流动性难以提高,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培训机构少,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面窄,资金投入不足;二是有相当比例的失业人员可塑性差,难以通过培训使其重新就业。

2.适当控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恢复社会基本服务业的调节机制。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劳动无限供给给城市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不利于劳动供给结构的优化。我国乡镇企业以每年570万人的规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速度也在提高。但1.37亿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该是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在充分考虑城市承受力的情况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进行。

(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笔者认为周期性宏观经济政策可能会使结构性失业进一步加剧。果真如此,问题的研究则对综合经济政策的运用有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已经经历了数次周期性的波动。根据汉森——萨缪尔森的经济周期模型,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投资乘数和加速数交织作用的结果。宏观经济政策是对付经济周期的有力工具。在经济扩张阶段,政府增加投资拉动内需集中在新兴产业部门,则会出现岗位空缺增加,失业率却没有降低的现象。在经济紧缩阶段,由于央行控制银根,投资下降,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产品积压集中在衰退产业部门,加速了衰退产业的衰退速度。表现在岗位空缺没有减少,失业率却急剧上升。这可能是政府财政政策有选择性的结果,其影响机制也是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结论

以上通过对中国城市人口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分析,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结构性失业是中国城市人口失业问题的关键。由于劳动要素的流动滞性,出现了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现象。

2.社会基本服务业对城市人口就业的调节功能,因受到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来自落后农村流动人口的冲击而失灵。

3.增强劳动要素的流动性是解决我国城市人口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关键。

4.适当控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恢复社会基本服务业的调节机制。

标签:;  ;  ;  ;  ;  ;  ;  ;  ;  

我国城市人口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_结构性失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