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运作中的风险管理

网络银行运作中的风险管理

朱晓静[1]2002年在《网络银行运作中的风险管理》文中研究说明网上银行是Internet时代的必然产物和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直接要求。随着网络银行的发展,在其建立和运行中如何加强风险分析及其管理,降低网络金融服务生成的各种风险,减少网络银行在决策和经营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应该成为网络银行首先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网络银行的运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防范和风险监管几个方面分别作了探讨。 本文认为同传统商业银行相比,虽然网络银行也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风险,但引发风险的具体因素以及这些风险对二者的影响很不相同,某些风险因为网络银行提供电子货币和电子结算业务表现得尤其明显。目前对于网络银行运作来说,操作风险、信誉风险和法律风险可能是最主要的风险类型。 在对网络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后,本文认为网上银行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安全问题,可以说,在网络环境下,安全将是获得信赖、争取客户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从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两方面来进行风险防范。 对于网络银行运作来说,其特点就是可能随着创新的发展而快速变化,这会导致原有风险因素的变化,也会产生新的风险因素。因此本文认为,必须定期评价风险处理效果,修正风险处理方法,以适应新的情况并努力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何升轩[2]2016年在《基于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相互结合产生出各种新的经营模式。其中,传统供应链交易模式和商业银行贷款模式与电子商务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与非商业银行自营的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它们同为供应链参与企业提供的通过线上操作完成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充分利用供应链的特点结合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升了中小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线上供应链金融还有效地降低了商业银行与融资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了信贷风险。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仍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学术界已经进行了线上供应链金融概念、融资模式、线上供应链金融参与各方的收益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识别等方面进的研究,但未对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和预测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与此同时,在理论体系上也并未对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研究形成有力的支撑。由于线上供应链金融是多主体、多环节、多步骤的融资系统,其风险是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指标所决定,所以风险的评估与预测应通过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着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在实务操作中体量不断的加大,对其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与预测至关重要。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不仅影响着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还影响着供应链的顺畅运作。有鉴于此,本文从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相关理论入手,进行理论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出一个能够对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评价与预测的理论模型框架。随后,构建参与各方的博弈模型,将理论与实际融资模式相结合,通过对风险产生机理的分析进行风险识别,从而构建出一个能够将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定量与定性风险指标相结合的风险评价体系。进而,将从系统论角度出发研究方法结合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价指标,设计出一个不仅能够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静态与动态评价,还能够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融资周期内风险进行动态预测的模型。而后,通过对模型及案例的分析提出了线上供应金融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根据以上的研究思路,本文首先将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研究进行文献整理。根据已有成果结合实际情况对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再根据对线上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的深入分析,构建了由委托代理理论、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系统论、金融脆弱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以及自偿性理论相结合的理论模型框架。同时,依据博弈论对线上供应链金融中B2B电子商务平台与核心企业、融资企业的博弈以及B2B电子商务平台与商业银行间的博弈进行分析,指导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识别、评价与管理。然后,结合理论模型框架从风险生产机理出发,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识别,构建了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体系。而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定性与定量的风险指标进行静态风险评价的研究。紧接着,将静态风险评价的结果与解释结构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相结合进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动态评价及预测的研究,形成出了一个能够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预测的多步骤模型,以层级分析法为所有风险评价的基础方法,进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级的结论采用系统动力学进行风险评价。与其他采用这叁种方法结合的研究不同,本文在结束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系统动力学风险评价后,通过改变风险初始值,进行融资发生前风险控制效果的评价。随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出线上供应链金融事前风险控制的最有效手段。紧接着,再通过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案例进行多步骤模型的实际测试。最后,根据各部分得出的结论提出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若干建议。本文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构建线上供应链金融中B2B电子商务平台与核心企业、融资企业的博弈模型以及B2B电子商务平台与商业银行间的博弈模型,得出线上供应链金融各参与者在制定融资监管决策、融资审查决策及融资信息共享决策时的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提炼出可能影响供线上应链金融风险的因素。通过分析B2B电子商务平台与核心企业、融资企业之间关于融资监管的博弈结果可以得出,在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研究中需要关注融资企业的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能力、核心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对信誉的的重视程度、质押物在融资到期时的价值等因素可能产生的风险。而在B2B电子商务平台与商业银行关于融资审查的博弈结果中可以得出,在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研究中需要关注商业银行与B2B电子商务平台在审查的努力程度、融资利息的分配情况、专业性水平、合作模式以及关系地位等方面所产生的风险。同时,在B2B电子商务平台与商业银行关于信息共享的博弈结果中可以得出,B2B电子商务平台向商业银行共享融资信息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大小。这些博弈结果为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提取指出了方向。(2)构建了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金融风险评价体系。从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相关理论出发结合线上供应链金融各融资模式特点,进行风险生成分析,从而进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识别并将风险进行分类,最后构建了由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了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80个叁级指标,系统且全面地概括了线上供应链金融所有的风险。同时,从博弈论、金融脆弱性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出发结合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流程,根据风险生成机理发现了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与商业银行之间合作关系对于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影响,简称电银关系风险。随后,通过分析案例得出无论是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还是系统动力学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评价,电银关系风险在融资周期内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均有明显影响。同时,结合层次分析法的结论可以得到在事前加强B2B电子商务平台和商业银行的合作密切程度最能够有效防范电银关系风险的产生。(3)建立了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静态评价的模型。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实证形式分析了各风险指标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影响比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线上供应金融风险评价体系内的定性与定量指标进行评分,得出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价值。通过案例证明静态风险评价能够有效地对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在融资发生时的风险进行评价。(4)设计了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动态评价的模型。从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体系出发构建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系统动力学模型。将静态风险评价中的层次分析法结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论,与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解释结构模型相结合,进行线上供应链金融融资周期内风险变化的仿真预测。运用层次分析法形成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中方程的系数,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论则成为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初始变量和常量。通过对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仿真模拟形成了对融资周期内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变化的预测。同时,还通过对系统动力学模型初始值的调整,研究了事前风险控制在线上供应链金融融资周期内的作用效果。通过对案例的研究,证实了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是可行的。另外,根据案例分析得出在线上供应链金融的融资行为发生前采取降低流程风险、降低技术风险、降低融资审批风险、提升电银合作密切程度以及让融资企业寻求更优质的交易对手等方式能够最有效地降低线上供应链金融在融资周期内的风险。(5)运用静态及动态风险评价对线上供应链金融案例进行风险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线上供应链金融案例中的融资风险在融资周期内是一个先抑后扬的变化过程。商业银行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将仿真模拟结果中风险值最低的时间点设定最为合适的融资期限,这样能够保证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水平最低。另一方面,由于主要风险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融资期内,不同时间点线上供应链金融参与企业应该主要控制的风险种类也不同。在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中最需要进行风险控制的是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电银关系风险。此外,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事前控制对融资周期内的影响程度及有效性可以根据融资周期同一时间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值的不同进行测度。(6)通过系统动力学的仿真预测能够丰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预警体系。通过模拟仿真能够为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与处理提出建议。通过提升各参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优化风险管控制度,完善风险预警及处理预案和引入金融衍生品等风险控制及处理手段,可以有效的进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管理。

唐正伟[3]2014年在《互联网金融风险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互联网金融网络信任问题、安全问题以及法律问题,本文以新兴平台经济学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理论为基础,分别从互联网金融机构角度、互联网金融用户角度去实证研究互联网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首先,本文对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相关文献进行相关评述,由此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二,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分别从互联网金融网络信任问题、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以及互联网金融法律环境问题叁个维度展开详述。第叁,本文子研究一从互联网金融机构角度出发,以互联网金融风险集聚的典型模式P2P借贷为研究对象,进行互联网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第四,本文子研究二结合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理论,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互联网金融用户的维度去实证研究影响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的显着因素。第五,本文最后通过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经验,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不完善的部分提出可操作的应对措施。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本文子研究一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维度去实证研究影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因素,具体以P2P网络借贷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整理自2008年至2014年8月31日以来的199个P2P借贷问题平台进行实证,研究发现:P2P借贷的风险与P2P融资平台设定的收益率显着正相关;与P2P借贷平台的注册资本金显着负相关;与之同时,P2P借贷平台网站域名创建时间愈早、P2P借贷网站域名年龄愈长,则P2P借贷风险愈低;P2P借贷平台所在地地处我国东部11省市区时,则P2P借贷风险较低。2.本文子研究二结合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理论,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互联网金融用户的维度去实证研究影响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的显着因素。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由路径分析结果可知,实际影响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的因素为互联网金融交易认证技术强度、不可否认性安全控制强度、隐私保护安全控制强度、数据完整性安全控制强度以及用户对互联网金融的信任程度。其中用户对互联网金融的信任影响因素为用户感知互联网金融认证技术的安全控制强度、用户感知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不可否认性安全控制强度、用户感知互联网金融隐私保护安全控制强度、用户感知互联网金融交易数据完整性安全控制强度这四个外生因素。此四个外生变量对互联网金融信任产生直接显着影响,对实际使用互联网金融的行为产生间接显着影响。最终研究发现影响互联网金融用户使用的因素为互联网金融认证技术、互联网金融交易不可否认性、互联网金融隐私保护、互联网金融数据完整性、用户对互联网金融的信任此五个因素。3.本文研究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将ICT技术、法律规范、金融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相结合,重点对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提出应对策略。分别从P2P借贷、网络支付典型互联网金融模式角度出发,通过借鉴国外相对发展成熟的经验,提出相关风险防范对策。同时提出建立信息隐私权防护机制、安全技术应用与管理、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控制机制以及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机制用以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程鹏亮[4]2017年在《中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制度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末,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已经达到23.5万亿,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和投融资体系的重要金融中介。近两年来,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启动和持续推进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最新版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也将进一步加快转型进程。如何设计和实施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课题,所涉及的重点问题包括:一是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如何通过转型去解决发展中积累的基础性问题,从而在新的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下进一步拓展业务空间。二是结合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本质和发展逻辑,在转型中如何设定转型目标,如何实施转型中的制度重构,如何解决转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叁是监管部门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和监督指导来引导帮助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进而推动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健康快速发展。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理论和实证方法研究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中制度重构的原因、目标和实现路径,力求解决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中上述被广为关注的重要问题。论文的最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地分析了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的叁个关键制度问题,并提出了四项制度重构,解决了现有针对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研究文献缺少经济学理论支撑的问题,使本文的研究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是从经营绩效的概念出发,以盈利模式和大类资产配置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际业务数据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了两项实证研究,提出了经营制度重构的总体方向和具体建议。本文第一章首先对于资产管理业务和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概念界定,明确了论文研究的边界。随后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创新。在文献综述部分,重点阐述了新制度经济学核心思想、理论及其与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结合点,也对实证分析中涉及的金融学领域的相关理论、模型进行了概述。在第二章,论文对于现有研究成果的综述主要包括应用新制度经济学开展金融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关于商业银行转型、综合化经营和资本约束的文献综述、关于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监管政策、业务本质、发展趋势、经营制度、组织制度的文献综述叁个方面。第叁章梳理了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叁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提出了现阶段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多项制约因素:法律主体地位不明确、没有独立于银行传统业务、未形成适合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经营方式存在规范性缺陷和组织架构需要加强等。本章还研究了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产品体系、组织体系、流程体系、风控体系的现状,从投融资服务、银行综合化经营、客户需求等实务角度分析了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意义,上述构成了后续研究的基础素材。作为对于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进行制度分析的基础,第四章研究了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大资管业态和宏观经济环境四项制度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变迁对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的影响。首先,论文提出虽然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曾经是利率市场化的替代产品,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仍有较大市场空间,但也提高了业务转型的迫切性。第二,伴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也将逐步按照四种模式实现国际化,成为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的组成部分。第叁,大资管业态下,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仍将保持行业龙头地位,但是非银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经验为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提供了参考借鉴。第四,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供给侧改革、人口结构变化和财富管理需求变化都会对正在推进的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产生重要影响。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和制度环境的研究,第五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研究转型。本章是全文重要的理论分析章节,首先通过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研究了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的叁个关键制度问题:如何理解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脉络,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存在发展的原因是什么,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为何要转型。对于如何理解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脉络,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监管套利-监管约束-监管套利-监管约束—"的发展过程是制度非均衡推动下的连续制度变迁过程,银行获取制度非均衡的潜在利润和监管活动、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制度非均衡是这一连续制度变迁过程的动力,这一发展过程的核心问题是宏观层面属于制度供给不足,缺少统一完善和边界清晰的制度框架。对于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存在发展的原因,根本是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作为一项制度安排降低了社会投融资的交易费用。对于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为何要转型,一方面是以基础性-强制性制度重构打破原有发展逻辑,解决总体制度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本章的第二部分本章结合前面叁个核心问题的分析和监管新规确定了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的顶层设计,提出了四个制度重构:经营制度重构、组织制度重构、风险制度重构和流程制度重构。第六章研究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中的经营制度重构。盈利模式可以更全面的反映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整体经营,可以作为研究经营制度的出发点。本章首先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盈利模式。实证结论表明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盈利模式仍然与赚取利差的传统信贷业务相类似。结合监管新规,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经营制度和盈利模式将面临很大调整。在第二部分,本文根据金融投资理论和实际业务运作情况,提出业务盈利的关键点是大类资产配置,现阶段大类资产配置转型方向是扩大资本市场类资产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占比,再通过基于实际业务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资本市场类资产已经逐步成为支撑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盈利的最重要资产,且相对于其他大类资产构成一定风险对冲,从而证明了上述结论。第七章研究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中的组织制度重构。本文首先比较分析了部门制、事业部制和子公司制的特征和优劣,海外银行和国内非银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独立性较强,也对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制度重构有参考意义,结合上述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本文提出组织制度重构的路径是在短期实现真正按照事业部制运作,成为利润中心;中长期设置专营资产管理业务的独立子公司。本章第二部分认为组织制度重构容易形成路径依赖特征,应把握好几个关键要素:一是业务独立经营是关键,要解决资产管理业务对于银行传统业务的依存问题。二是组织制度重构需要改变现有的横向和纵向业务链条,必须化解行内阻力,重构资产管理业务链条。叁是做好资产管理业务中后台安排。四是合理设置资产管理业务一体化的边界。五是需要关注组织制度重构的外部政策依据和政策障碍。最后,论文对于监管部门和银行及其资产管理部门分别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对于监管部门的政策建议主要围绕监管新规的设计和社会舆论的引导,对于银行及其资产管理部门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尽快把握业务转型的先机,通过资产端和产品端联动开展业务转型等等。

石雅君[5]2015年在《中国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从实体扩大到以互联网为中介进行的各种金融服务活动,诞生一个新的金融形势—“网络金融”。它是在实体金融服务活动运作模式、形式、市场以及流程上的巨大创新,也是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网络金融业务中,占据核心支柱地位的业务当属网络银行,其主要是由各商业银行在网上开办为客户提供交易、查询、结算、信息和扩展业务等服务,也是各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经济全球化、网络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网络银行已成为各家银行新的经营契机和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将网络金融和传统银行业务实现有机结合,在传统实体银行优势上构建系统性网络银行,充分发挥网络银行优势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在阅读大量国内外对网络金融现状和发展以及对金融行业的影响等方面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的主要表现、发展情况、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对策完善等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在研究中采用了规范分析法,对国内外通过网络金融业务提升银行整体竞争力的方法进行归纳、比较与总结,探索通过网络金融业务提升银行经营业绩的管理过程和途径,并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绩效评价模型。本研究主要对我国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拓展的条件、框架和途径,以及网络金融运作模式、营销策略和数据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研究了网络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基于相关分析构建了中国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管理的绩效模型,并提出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建议和具体操作措施。在文章最后对中国商业银行网络金融的发展,分别从监管层和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相关建议。为化解网络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在新的金融竞争环境下,中国商业银行应大力推进网络金融业务,借助网络金融的特点和优势来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曹亮[6]2008年在《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2003年以来的短短几年时间内,中国信用卡市场从蹒跚学步已经迅速成长为一个拥有超过9000万张发卡量的活跃市场,并逐渐呈现出“井喷”式的高速增长。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使得信用卡成为各行竞争的热点,但信用卡本身经营风险的特质以及发卡量迅猛增长带来的过度营销,都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提出了挑战,这就使得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正成为国内业界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信用卡风险就成为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信用卡业务风险分类入手,分析了信用卡风险的特征以及相关理论,揭示了风险管理应遵循的理念与其目的意义。随后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信用卡市场目前风险管理现状,认为目前国内发卡行内部主要存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风险内控制度不完善、风险管理理念落后、风险管理技术与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而在外部环境上国内法律法规和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接着本文又对比了美国与我国台湾地区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构建发卡机构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体系模式,主要分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与外部风险管理环境,前者又包含了内部风险管理环境、风险管理流程以及风险管理技术叁要素。最后本文对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不足之处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内部流程以及管理技术几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陆文学[7]2007年在《基于PPP模式的苏州轨道交通项目融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促进苏州城市发展的一项紧迫性任务。然而传统投融资模式下的轨道交通建设存在种种弊端,在轨道交通领域实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已成为促进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PPP模式即政府民间合作模式,是指在政府监管和政策支持下,在基础设施领域引入民间资本,实现多元化投资和市场化运作从而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一种投融资模式,在国外基础设施领域广泛使用,实践证明该模式是促进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内大型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现已开始了PPP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而苏州是国内首个建设轨道交通的地级市,如何在这样的中等城市引入PPP模式发展轨道交通建设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轨道交通项目PPP模式的经济理论基础,并分析了结合中国实际的两种PPP模式(建设期补偿式和运营期补偿式)。2.对轨道交通项目PPP模式运作中的关键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包括轨道交通项目PPP模式各利益主体及其职能、合同框架体系和运作流程,并对国内外轨道交通项目PPP模式的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3.对轨道交通项目PPP模式的风险分担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分担的原则、风险分担的方法和风险分担的程序,并以香港迪尼斯主题公园为例对PPP模式下的风险分担进行了借鉴性分析。4.结合苏州轨道交通项目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苏州轨道交通项目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苏州轨道交通项目PPP模式运作方案,并对苏州轨道交通项目PPP模式应用的机制与法制环境、风险管理和特许协议的核心问题等作了深入研究。

关莉莉[8]2005年在《网上银行风险监管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上银行是科技进步与金融产业创新相结合的产物,自从“安全第一网上银行”诞生以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其低成本、高效益、方便快捷、应用广泛等特点,网上银行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网上银行正在成为金融机构拓宽服务领域、实现业务增长、调整经营战略、促进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但与此同时,网上银行在降低传统银行业运营成本造就高利润的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了比传统银行更大的风险。因此,在创建和发展网上银行的同时,防范和控制网上银行的风险,保证网上银行的安全运行就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重要的新课题。 本文在介绍国内外网上银行的发展情况和最新应用的安全防范与监管措施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网上银行成熟的监管经验和风险监管理论,结合我国网上银行的实际情况和风险控制的难点,研究构建起一套集保护、监测、反应为一体的网上银行风险监管体系。目前,在许多网上银行风险治理的研究中,都是单从银行内部的管理或技术角度进行防范控制,虽然提出了防范网上银行风险的一些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相应的监管手段,但这是远远不够的。网上银行的风险治理,绝非银行一家之责,它是一个牵扯了方方面面的利益的社会系统工程,亟待社会各方努力,要从根本意义上保障网上银行的安全,就需要从宏观角度入手,管理和技术两手抓,依靠国家、行业、银行和客户等各方面的集体努力,构架一个社会监管体系。本文提出构建“四维一体”的网上银行风险监管体系的思路,并详细论述了构建“四维一体”的网上银行风险监管体系的具体步骤:分别从国家、行业本身、银行内部和客户四个不同维度,提出对我国网上银行风险监管的具体对策,并依靠完备的数字认证中心作为技术后盾,进行有效的网上银行风险控制,切实防范网上银行风险。本文最后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我国发展最好的网上银行之一的A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和风险防范和监管体系的分析,再次证明了网上银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和“四维一体”的网上银行风险监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吴兰[9]2008年在《发达国家与我国网络银行风险与监管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银行在全球得到了迅速普及,网络银行的风险防范工作已经成为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重点工作。本文从网络银行的定义及属性出发,分析和比较了网络银行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的区别,指出了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探讨了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业务在产业组织、业务种类等方面的区别,通过对网络银行发展的预测,提出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办网络银行中所面临的安全、战略、法律和操作等方面的风险。本文结合中国网络银行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中国的网络银行面临的各方面风险,提出了对上述风险管理及防范的优化改进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对现有风险管理体系组织结构的优化;我国网络银行业务流程优化建议;我国网络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除了从宏观上分析了国内外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外,还通过实例的研究,较为深入细致地分析了网络银行风险管理的具体方面,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明确的针对性。

李张珍[10]2016年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创新》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出了新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当前,互联网金融创新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也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支持。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的核心金融部门,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网络金融业务运行的基本经验,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拥有了一批既熟悉金融、也懂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人才,存储了大量体系内的“大数据”,同时还拥有资金、客户等优势,注定不会是互联网金融创新浪潮下的看客。但是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对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创新研究相对滞后。一是对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创新的单独研究相对较多,而对两者结合的研究极少;二是关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创新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相对薄弱;叁是研究以定性评述为主,缺乏定量指标体系和理论实证;四是对策建议不够系统,往往缺乏对风险的考量。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创新的研究,有利于加快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服务模式的深层次变革,促进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模式、业务发展模式、产品服务模式、人才管理模式以及风险管控模式等的转型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文献研究作为分析问题的逻辑起点,在第一章中对已有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讨论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趋势,以及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第二章提出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并对已有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接着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核心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包括网络经济学、平台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理论、金融中介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金融深化理论等。第叁章从当前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创新入手,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产生的外部机制、内部机制,以及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认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是在交易成本、金融中介、金融深化等理论基础上,以信用为前提、以信息为核心、以技术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的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产业融合。随后通过实证分析,从技术角度讨论技术对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的作用,认为促进金融以及其他依赖于信息技术的产业的发展,政府因当尊崇公共设施投入优先。为了进一步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第四章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原因、影响的基本途径、影响过程以及影响结果来闸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采集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水平、人力资源创新水平以及创新风险控制能力这五个方面的基础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反映其创新能力的指标。同时利用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对中国各省区互联网金融创新能力和商业银行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创新不管是在当期还是滞后一期,都对商业银行创新具有显着的影响。第五章利用态势分析法,从宏观视角分析商业银行创新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挑战。从渠道创新、产品创新、资产创新、风控创新四个角度对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创新进行梳理,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第六章通过案例分析对第五章的内容进行深化。选取了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中信银行“薪金煲”、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以及平安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四个案例,分析商业银行在渠道、产品、资产以及风控上的创新经验和启示。在前六章的研究基础上,第七章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渠道创新、技术创新、风控创新六个方面,给出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策略和路径。在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创新的法律风险、信息技术风险、混业风险、长尾风险等尤为突出,第八章通过对我国监管现状的分析以及美国、欧盟、日本等监管经验的总结,提出应当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构筑监管协调机制、构建统计监测平台、强化信息技术风险防范以及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网络银行运作中的风险管理[D]. 朱晓静. 电子科技大学. 2002

[2]. 基于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研究[D]. 何升轩. 吉林大学. 2016

[3]. 互联网金融风险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机制研究[D]. 唐正伟. 浙江财经大学. 2014

[4].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制度重构研究[D]. 程鹏亮.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

[5]. 中国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管理研究[D]. 石雅君. 华南理工大学. 2015

[6]. 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D]. 曹亮. 南京理工大学. 2008

[7]. 基于PPP模式的苏州轨道交通项目融资应用研究[D]. 陆文学. 同济大学. 2007

[8]. 网上银行风险监管体系的研究[D]. 关莉莉. 同济大学. 2005

[9]. 发达国家与我国网络银行风险与监管的比较研究[D]. 吴兰. 重庆大学. 2008

[10].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创新[D]. 李张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网络银行运作中的风险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