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不同治疗方式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论文_姚洁,尹君

姚洁 尹君

(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摘要】 目的:观察研究胰岛素不同治疗方式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4月~年2012月4例收治的70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强化治疗模式,观察组以2次/d的方式给药进行治疗。随访3年观察两组HbAlc指数、空腹血糖指数(FBG)、餐后2h血糖指数(2hPG)以及空腹C肽(FCP)水平。结果:入组70例患者均成功随访,观察组患者HbAlc、FBG、2hPG以及FCP水平与对照组略有差异,但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而言,每日两次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案效果近似于强化治疗方案,二者疗效无明显差异,而前者给药更为方便,患者用药依从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胰岛功能;胰岛素;不同用药方式;影响

【中图分类号】R58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167-02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LADA)属于1型糖尿病,筛选自2型糖尿病,此类患者病理特征基本类似于经典1型糖尿病病例,均表现出胰岛素与胰岛自身抗体分泌匮乏、HLA易感基因等特点。但LADA患者胰岛β细胞承受缓慢性发展的免疫损害,早期仍表现出一定胰岛功能,并无胰岛素依赖性表现[1]。临床多采用胰岛素用于LADA治疗,但其用药方式多以强化治疗为主,存在诸多不便。本文就此观察研究胰岛素不同治疗方式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年2012月4例收治的70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纳入标准[2]:①年龄不低于15岁;②GADA或ICA检测结果为阳性;③发病5个月内未出现酮症酸中毒现象;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发病时属于2型糖尿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例17,女18例;年龄44~59岁,平均年龄(50.3±2.5)岁;病程4~8年,平均病程(5.1±1.4)年;观察组中男例16,女19例;年龄42~58岁,平均年龄(51.1±3.3)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4.9±1.5)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强化治疗模式,三餐前给予短小胰岛素治疗,睡前应用长效胰岛素;观察组以2次/d的方式给药进行治疗,即分别在早晚餐前应用预混胰岛素30R,倘若血糖控制不佳则可视情况加用二甲双胍,不耐受二甲双胍者改用格列酮[3]。

1.3 观察指标

治疗3年随访观察两组HbAlc指数、空腹血糖指数(FBG)、餐后2h血糖指数(2hPG)以及空腹C肽(FC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指标对比见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HbAlc、FBG、2hPG以及FCP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指标对比(x-±s)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3.讨论

LADA是早期临床表现与2型糖尿病相近的一种免疫介导性1型糖尿病亚型,其特征表现为胰岛β细胞的渐进性自身免疫性损害。研究[4]表明,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发生率超过70%,提示LADA患者病情进展至胰岛素依赖期以后机体胰岛功能将会快速衰竭,因此胰岛素治疗历来是临床治疗LADA的首选方案。胰岛素有利于缓解β细胞疲乏状态,抑制抗体异常表达,加快残存β细胞自我修复,对于免疫耐受具有诱导作用,并可有效增强Th2细胞功能,对β细胞凋亡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由此来看,胰岛素对于LADA患者胰岛细胞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而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了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可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糖尿病大血管以及微血管发生病变的几率也明显降低[5]。但是胰岛素强化治疗频次多达4次/d,患者难以接受,顺应性较差,长期坚持接受正规治疗的难度相对较大。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强化治疗模式的对照组与2次/d给药的观察组患者同时应用胰岛素治疗,二者HbAlc、FBG、2hPG以及FCP水平与对照组略有差异,但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给药方式疗效并无太大差异,均可有效改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功能。

综上所述,对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而言,每日两次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案效果近似于强化治疗方案,二者疗效无明显差异,而前者给药更为方便,患者用药依从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Seok H,Lee BW,涂怡婷等.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β细胞功能下降进展缓慢的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4(11):703.

[2]袁继红,鲁憬莉,向明等.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2,31(9):1178-1180.

[3]郑燕,杨淑芳.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门冬胰岛素30治疗68例LADA的临床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0,39(23):3244-3245.

[4]陈飞,陈月云,刘瑶等.口服降糖药对比两种预混胰岛素治疗对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7):523-525.

[5]孙胜花,宋钦华,谭丽玲等.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2,07(6):713-715.

论文作者:姚洁,尹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胰岛素不同治疗方式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论文_姚洁,尹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