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2011-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情况调查及原因分析论文_宋科强

云县2011-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情况调查及原因分析论文_宋科强

临沧市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云县 675800

【摘 要】目的:探究近五年云县手足口病的流行情况,分析其中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县2011-2015年出现的49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相应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该疾病的流行特点以及流行原因。结果:2011年-2015年见云县出现手足口病患者共计499例,发病率为0.11%。该疾病的高发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其中散居儿童发病率占比较高。云县该疾病的高发季节为夏季,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发病率,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疾病病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交叉感染,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大该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对幼儿教育机构以及医疗机构进行交叉感染控制,同时控制传染源,并对传染源排泄物进行强力消毒,以此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原因分析;云县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1]。该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症状包括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2]。为探究云县手足口病流行原因,特此进行相应调查研究,并取得良好成果,现进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云县2011-2015年出现的49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相应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2分析方法

针对云县近五年出现的所有手足口病患者进行逐一调查,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以及统计学分析法了解云县手足口病患者数量、构成比等相关信息,统计主要发病人群和发病季节等因素构成,并根据所获信息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 结果

2.1基本信息

云县2011-2015年共出现499例手足口病患者,总发病率为0.11%,总人口基数45万(参考国家相关部门2010年人口统计数据),分别为2011年,16例;2012年,109例;2013年,79例;2014年,156例;2015年,139例,尚无死亡病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流行特点

2.2.1人群分布

患者年龄1-12岁,平均(6.4±1.3)岁,其中5岁以下患者458例,比率(91.78%),6-12岁患者41例,占比(8.22%);499例手足口病患者中,有362例为散居儿童,比率(72.55%),105例幼儿园儿童,比率(21.04%),32小学学生,比率(6.41%)。

499例患者中男354例,发病率(70.94%),女145例,发病率(29.06%),男童发病率显著高于女童,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时间分布

近五年云县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为每年的5-7月,其中2011年的16例患者在发病高峰期出现10(62.5%)例患者;2012年的109例患者中出现73(66.97%)例;2013年的79例患者中出现58(73.42%)例;2014年的156例患者中出现128(82.05%)例;2015年的139例患者中出现111(79.86%)例。各年月间发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3病例分型

499例手足口病患者中有249例EV71型患者,占比(49.9%),172例CoxA16型患者,占比(34.47%),剩余78例患者均为其他肠道疾病,占比(15.63%)。云县近五年手足口病发病趋势变化较大,整体呈上升趋势。

3 讨论

儿童是手足口病高发人群,主要流行原因四交叉感染,且云县的手足口病整体发病趋势有逐渐上升迹象,因此为有效控制病情,需要相关部门和云县居民做到以下几点:①控制疾病传染源,儿童若出现口痛、厌食以及在手、足以及口腔部位出现小疱疹时应及时就医检查,若确诊,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为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患者应接受隔离治疗,做好消毒措施,并对患者的病情以及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3];②加强该疾病健康教育,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不能单纯依靠医疗机构,还需要儿童教育机构以及患者家属的共同参与,因此相关卫生部门应增加该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相关健康宣教活动,加深患者及家属对该疾病的了解,以及预防意识,学习基础预防措施;③医院防控,医护人员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必须佩戴一次性手套,并且尽量使用一次性治疗工具或设备,使用后进行无菌处理,若无法使用则需要在使用后进行严格消毒,手足口病患者就诊去和病房需要每天定时进行消毒,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也需要消毒后进行再次处理[4];④儿童教育机构防控,上学期间需在早、中晚进行三次检查,出现疑似病例时应联系家属并去医院进行正规检查,对其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若出现病情严重的病例,需要配合相关部门工作停课,保持教室通风,定期消毒,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5]。

结语:

云县手足口病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是各方面防控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所以疾病防控中心、医疗机构需要加大该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对幼儿教育机构以及医疗机构进行交叉感染控制,同时控制传染源,进而减少发病情况。

【参考文献】

[1]蒋鸿,何丹,桂明星等.对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分析及采取的预防措施[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05):61-61.

[2]蒙增慧.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防治进展[J].河北医学,2014,12(03):508-511.

[3]王宏杰,邹映雪,马翠安等.重症肠道病毒71型感染并发肺出血28例抢救成功原因分析[J].天津医药,2013,01(11):1127-1128.

[4]潘红波,吴美,罗殿中等.手足口病预防新进展:肠道病毒71型疫苗研制与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01):30-32.

[5]吴国胜,周永明,罗蟾卿等.2010-2012年红河州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J].应用预防医学,2016,22(02):159-161.

论文作者:宋科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  ;  ;  ;  ;  ;  ;  ;  

云县2011-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情况调查及原因分析论文_宋科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