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访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周鸿刚_上海大学论文

建立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访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周鸿刚_上海大学论文

建立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周鸿刚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开放式论文,党委副书记论文,教育体系论文,上海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经济发展强大后盾的教育事业,为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正在逐步深化改革。此种改革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上海大学在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其成果受到广泛关注。他们是如何处理改革与发展、坚持与创新、素质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在不断探索中又取得了哪些经验?对今后工作又有何种设想?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周鸿刚同志。

○上海大学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一直能把握住时代脉博,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这是一所有着良好改革传统的学校。请问上海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我认为,随着国家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化,封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已经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了培养适应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为了培养有竞争能力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了培养党的干部的优秀后备军,使大学毕业生能够很快地适应经济发展的大潮,尽快地融入社会,我们把思想政治当作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优先考虑,全面规划,开创出有自己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建立开放的思想政治体系,要实现三大循环、三个互动。三个循环、三个互动的主体是社会、学校和家庭。我们的想法是:

首先,从宏观的德育大环境入手,做到家庭、社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互动。我们在每年新生入学前开展家访工作,这样做,一方面使得教师对学生有了直观的接触与了解,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上海大学的介绍,确立了上海大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增强了学校师生间的亲合力;同时,我们的这一活动得到了多家媒体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海大学的知名度。我们以“毕业思源,立业思进”为主题的毕业思想教育活动,还被编入了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100例》中,得到广泛的认可。

其次,从中观层面的学校人际互动着手,构建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服务与被服务的良性循环。我们对大学生思想品德课在教学方式上作了适当的分解,通过小组交流、情景小品表演、团队游戏、模拟竞标、宿舍内技能训练等形式开展互动式教学,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行为指导和训练。

第三,从微观的个人行为和意识的养成着手,构筑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知、信、行”的内部循环。通过“今天我生日”、“升旗仪式”等系列活动,全面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为家庭、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多做贡献”的意识。

第二个体系,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建立“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管理机制。我们把素质教育的中心归结为十六个字,即:素质均衡、知行统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我们认真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深刻变化,以及高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我校教育改革、学校“一体两翼”的局面,结合李岚清同志讲话的精神,根据我校学生成才的发展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改革定为三个目标:让学生得到发展的机会,让学生明确发展的方向,让学生增强发展的动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想方设法做到以下四点: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规范性,增强学生在参与学校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参加学校社会活动的广泛性,强化学生工作队伍的效能性。

○要顺利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得到辅导员和学生的配合,由他们把思想化做行动。请问上海大学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保证你们的思想落实为师生们的实际行动?

●我们有个“二、三、四”工程。你们刚才问的就是有关我们的“两支队伍”建设工程,一支是辅导员队伍,一支是学生党员、干部和骨干队伍。这两支队伍的建设是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成败的关键,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能动的核心因素。关于辅导队伍建设,我们从“选、留、管、激励和送”五个环节入手,注重辅导员自身的素质考察和培养。我们还改革了辅导员工作的评价机制,要求辅导员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同时改革了两课教师与辅导员工作量的考核办法:思想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占80%,指导“学生实践、邓研会”活动和举办讲座等七个系列占20%;辅导员的日常思想教育占80%,开讲座、上理论课占20%。为了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们每年还专门拨出80—100 万元来奖励成绩突出的辅导员。在学生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主要落实“两个一”,要求“每一名学生至少参加一项社会实践工作,每一名学生都要参加一个社团”。这样,学生群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倾向,产生了以党团组织为主体的注册群体,以全面学分制条件下学生选课形成的教学流动班群体、以兴趣爱好为基本组合方式的社团组合群体、以文理渗透为主要特征的学生社区渗透性群体等多种群体。学生在不同的群体中,以不同的身份参与思想教育和自我管理,形成学生既是被教育管理者又是教育管理者的互动循环工作格局。在人人参与社会工作、人人参加社团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了一支以学生党员为核心的学生骨干队伍,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助手和学生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

○“三”是什么意思?

●“三”就是三个循环,我们前面已经讲得比较具体,这里再重点强调一下其工作核心就是要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服务,把德育化作学生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生的知行转换,促进价值反馈、理念变化等一系列过程,使学生完成由“自然人到专业人再到社会人”的转变,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促成他们的社会理想,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建设人才。

具体思路就是:从宏观的德育大环境、中观的校园内学生人际互动和微观的个人行为和意识的养成着手。其中,前两个循环是为学生实现思想教育提供外部循环体系,第三个循环是要形成学生德育修养的内部循环体系。这三个系统构成一个动态、开放和多元的德育系统,它们交叉发挥作用,对大学生的德育进行行为上的指导和训练,基本实现了德育的实效性宗旨。

○那“四”又是指的什么呢?

●“四”是加强四个重点领域建设,即思想政治教育要“法制化、信息化、专题化和课程化”。如今,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治国方略,这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作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高级人才的大学,也必须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校。关于信息化,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绝不能让一个学生脱离网络而发展,绝不能让一个学生依赖辅导员而生存。”专题化就是说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把每一个重点、难点梳理成一个课题,指定专人处理解决。我们发出去的是难题,回收的是经验。通过借脑活动(所谓借脑,就是利用别人的脑子解决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扩大我们的工作成果。课程化,就是要把专业课的教学向育人的领域延伸,把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向课内延伸,把形势政策和课堂专业教学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化,听起来很新颖,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法制化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运用法制规范校园秩序的低层次上,还应该体现在运用法制手段开拓新的教育领域,实现新的教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工程的高立意上。我们认为,所谓法治化校园建设和简单的依法治校概念的区别,就在于它兼容了法治和教育的双重内涵,而这双重内涵又通过一定的形式、项目和载体体现出来。审视当前高校法治化建设现状,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各高校都很重视法治化校园建设,普遍制订了学生综合管理的法纪、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其内容涵盖了学生学籍管理、课外活动管理、校园秩序管理以及奖励和处分等方面的准则,基本形成了校园法制的体系框架。当然学校在“法制化校园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正在进行“学生管理立法程序研究”,以期有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我们曾经看过你们学校的资料,知道您这里的创举很多,其中的“导生导师制”在当年曾经“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很大的反响。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导生导师制”吗?

●导生导师制,特别是导生制,是根据当代青年学生所处的时代特点、成才需求和社会环境,为保证德育工作的全面深入展开,进一步加强德育的渗透力,而采取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措施。实践证明,这一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与表扬。

如今,我们主要是努力拓展学生德育工作的四大载体:其一,继续深化广大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修养课的改革和探索,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我们教给学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过程延伸到学生在校的整个阶段,通过学生在校多方面的表现决定他们能否获得德育学分,实现全程教育目标。其二,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在学生生活空间的渗透力,发挥社区在育人工作中的特殊作用。我们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落到实处:在每间宿舍内设立包括卫生、文体、安保、权益保护等多个岗位,力求做到人人参与,在实践中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每幢楼成立学生党员核心小组,其成员由学院推荐的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在整个学生社区建立学生党员核心小组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个学生社区宿舍楼的学生自管工作。我们还要求配合“两课”的教育改革,发挥好社区作为大学生行为指导基地的作用;根据社区学生相对集中的特点,建立一批相应的兴趣小组或社团,开展多元的人人参与的社区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创造积极向上的成才氛围。其三,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构建人人参与社团的校园文化空间。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服务于学生成才需求的主动性与多样性,进一步健全和规范社团建设,整合学校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成才空间,弘扬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一是建立激励学生参与社团的有效机制;二是加强学生社团的规范化建设,完善社团的申请、注册、认证、考评、展示等工作机制;三是整合社会、学校和家庭资源;四是进一步发挥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功能,建立对学生社团活动主题性引导机制,采取工作项目招标与申报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其四,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虚拟空间。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挥网络的思想教育功能和成才服务功能,在建立电子网络化社区的过程中,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网络道德,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现代化手段,全方位与社会接触。

○上海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改革,体现了多元化价值取向下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思考和创新探索,你们学校的“红卡工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多家媒体对“红卡工程”进行了报道。到底什么是“红卡工程”呢?

●红卡粉卡,是指我们发给学生党员和预备党员、积极分子的作用标志卡。实行完全学分制后,学生选课的自主权增加了,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喜爱的学科学习中了,其积极作用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但这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特别是“同班不同学”的现象十分严重。班级观念淡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原来的班级党、团组织打乱,原来的班委难以在新的班集体中发挥作用。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如果形成一种能在流动环境中锻炼培养学生党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个人的先进模范作用的新机制,不仅能进一步深化高校的改革,推进完全学分制,更会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跨世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产生深远意义。

红卡工程分三个步骤,首先是在各个学期前,各院系学生党支部召集学生党员过组织生活,明确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任务,发放新学期学生党员核心群体作用卡。作用卡每学年发放一次,主要涉及核心群体所承担的责任、活动情况和所发挥的作用等内容。其次,在学期中,学生党员核心群体以加强流动式群体建设为目标,坚持经常性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交流活动,并积极参加学校其他文明建设活动,创建新形式,探索新方法,在校园中树立互帮互助、我为人人的优良风气。第三,学期结束后,学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核心群体进行专门考核。考核分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指导教师反馈核心群体发挥作用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核心群体作用卡考核学生在创建优良学风活动中的核心作用。

在社区建设中,红卡工程表现为学生党员承诺制,即学生党员的承诺上墙,电话和寝室号码上墙,以便于充分发挥他们的核心作用。红卡工程以思想性和新颖性为指导,以学生党员核心群体为载体,为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们听说上海大学的“思想品德行为指导和训练课建设”改革非常成功。不少同学在课堂结束时觉得意犹未尽,主动要求“老师,课程内容还没有讨论完,拖拖堂吧……”真有这样的事吗?

●完全真实。我们开设的“大学生思想品德行为指导和训练课”是以德育大循环为理念,以探索大学生的行为指导和训练、形成大学生德育修养的内部循环体系为目标,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保障的。具体方法是,把50个学时的大学生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上做适当分解,其中的30个学时仍旧按照传统的班教模式开展理论教学,另外20个学时作为行为指导和训练课,以小组团队的方式组织教学。通过半年的尝试和探索,已经形成了基于学生宿舍社区和校园团队修身的两种教学方案。我们通过小组交流、情景小品表演、团队游戏、模拟竞标、宿舍内务技能训练等形式开展互动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首先把握了青年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使他们产生探索的兴趣;其次,给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主体地位,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能动地发挥作用;另外,这个教学方案的制订,充分发挥了创新团队的作用,在制订过程中,集纳了许多德育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也包括部分学生干部提出的建议;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又不断根据师生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对课程教学加以改革和完善,极大地增强了课程的可操作性。由此深受学生欢迎,可谓一项比较成功的课程改革。

标签:;  ;  ;  ;  ;  ;  ;  ;  ;  ;  

建立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访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周鸿刚_上海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