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获得大繁荣。在这一时期,社会上对建筑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对建筑材料的消耗非常大,一般来说,建筑工程中使用到的建筑材料主要有钢筋、砂石、水泥及各种工艺、交通设备等,而建筑材料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对建筑材料质量开展相应的检测工作,保证施工过程中无劣质材料进场,进而给建筑施工带来隐患。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更好地检测与控制,保证材料质量,进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
现今,我国建筑工程中存在普遍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极大地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及使用。建筑工程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有紧密联系,甚至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若已经修建完成的建筑工程被检测出质量较差,不仅是对国家及社会资源进行浪费,还会对住户的安全产生威胁[1]。而在建筑工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建筑材料的质量。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的基础,一旦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不仅会导致工程结构受到影响,可能还会导致出现坍塌,造成具有极大危害的后果。因而,在工程施工前期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系统检测控制,保证材料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
一、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内容
(一)建筑钢材料性能检测
钢材料是建筑施工中用到的最基本材料,是建筑物的骨架,因此钢材料的性能如何直接影响着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钢结构材料本身的强度较大,低温下脆性强,因此在对材料进行检测时,需对材料脆性、熔点及强度等方面对其检测[2]。在对钢材料性能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还需对材料的生产日期、钢结构型号及韧性、化学成分等信息进行采集,为钢材料性能检测提供参考。
(二)水泥材料性能检测
水泥材料是建筑施工中用到的另一基础材料,是建筑的血肉。水泥材料性能高低将会对建筑物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建筑物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影响。在工程施工中,需要对水泥调和比例进行严格检测,一般情况下,调和水需要比水泥水化所需要水多出一倍[3]。这些多余的水分在水泥硬化过程中会在钢筋及集料表层隐藏,也可能在混凝土表层存在,造成水泥出现泌水性。若水泥存在的泌水性过高,则表示混凝土中含有的水分也就越高,这代表钢结构及混凝土抗冻、抗渗水性能也就较差,最终会对建筑物质量产生影响。
(三)砂和碎石性能检测
建筑工程施工中砂是常用的一种材料,要想混凝土的比例合理,就需要合理选择砂的细度模数。砂的细密度是对砂的颗粒精细程度进行反应的指标,而混凝土强度性能也由砂的细度模数决定[4]。要想配制出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就应该选用中等砂,细度模数约在2.6-2.9。另外,砂的坚固性也会对混凝土稳固性产生影响,要想混凝土耐磨、抗冲击力强,在选砂时应考虑其中存在的水分及腐蚀物的含量。
碎石是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到另一例广泛材料,由于碎石的空隙大、强度好,可使得地基的抗压作用显著高,因而被广泛用于建筑物的支撑上部结构领域。在对碎石材料进行性能检测时,不能光对碎石的密实度进行测量,还应该考虑到不同碎石颗粒形状及大小对相对孔隙度产生的影响,尽管孔隙比相差是不够明显的,但密实度却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对碎石性能进行检测时,应对碎石的相对密度进行测量,为碎石渗透性测量提供数据参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策略
(一)检测策略
现今的建筑行业内部缺乏统一完整的制度标准,导致检测工作经常在不同指导标准下进行,造成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因此,应该对行业内的检测制度进行完善,按照一定的规定来实施检测,对影响材料检测的因素进行完善,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使得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得到保证[5]。之后,需要对检测设备进行完善。建筑企业单位为获取到精准的检测数据,应该购置科学先进的检测设备,使得检测结果的误差缩小。另外,还需要对检测人员实施定期考核,使得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并提高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得实际工作效率得以提升。最后,还应该对技术进行改良,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制定材料审核制度,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检测,并对检测仪器的精准度定期检查,避免检测过程中出现失误。
(二)质量控制策略
一般来说,对建筑材料实施的质量控制分为三个方面:进场前控制、进场时控制、进场后控制。就进场前控制来说,施工单位应该对建筑工程中所涉及到的施工材料文件详细掌握,并对文件中对于材料规格及型号的要求进行熟悉,对材料的质量标准认真查阅,并学习材料所具有的基本性质,对施工材料有全面详细的了解。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向业主提出有关施工中所用材料的合理建议[6]。在对材料各项规格性能进行掌握同时,还需要对供货厂家仔细考核,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使得工程造价降低。政府监管部分还需要对建筑工程做好监督工作,对施工中使用到的重要配件及设备材料进行不定期抽查。就进场时质量控制来说,在施工单位建筑材料进场时,相应的施工人员需要做好对材料的检查工作,确认核对材料的型号及品种等信息。还需要将检测结果与施工单位文件做对比,判断进场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监理单位还应该定期对原材料保质材料、合格证及检查报告进行抽查,一旦发现不合格材料,应立即停工,更换使用的材料。就进场后质量控制来说,由于施工场地限制,因而在施工现场中不能堆放检测不合格材料以及与施工无关的设备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检测不合格材料。所有进入现场的施工材料都需要与文件中规定的材料规格及型号一致。另外材料需要分类摆放好,并对其做标记,各种材料之间界限保持清晰,避免使用时出现混用。为了更加便利对工程质量进行追踪,重要材料还需要有相应人员对其进行专门管理。厂房中堆放的材料,应该对其质量进行反复审核,在后期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对材料进行复核。对于标识不清晰的材料,应对其统一抽检。检测时,应采用科学的取样方法,按照规定进行检测,保证取样的检测结果说服性更高。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质量将会对工程整体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按照一定规定严格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在检测时需要对每个环节严格重视,按照科学流程办事,禁止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做好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对于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而建筑材料是建筑物施工中必须要使用的基础性材料,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对于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天应.解析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建材与装饰,2016,23:65-66.[2017-08-22].
[2]史国权.建筑材料检测环节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中国建材科技,2015,2405:9+45.[2017-08-22].
[3]夏秀高,于雷.住宅工程中建筑材料质量控制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26:57.[2017-08-22].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4.26.061
[4]李新刚.对建筑工程主要材料质量控制监理策略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7:196.[2017-08-22].
[5]范惠忠.关于建筑材料检测相关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5:259.[2017-08-22].
[6]郑红,黄崇峰.做好建材检测工作及质量管控——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J].广东建材,2012,2809:57-59.[2017-08-22].
论文作者:廖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1
标签:材料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碎石论文; 性能论文; 建筑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