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最新毒品形势和禁毒政策论文

缅甸最新毒品形势和禁毒政策论文

【国别与区域警务研究】

缅甸最新毒品形势和禁毒政策*

金 莲

(云南警官学院,昆明 650223)

摘 要: 缅甸的毒品形势、禁毒努力、禁毒政策及变化等问题一直是国际禁毒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美国国务院、缅甸中央肃毒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缅甸禁毒形势严峻,应采取新的、更加有效的禁毒政策,一是在政策目标上应强调减少毒品危害,原则注重证据主导、健康为重;二是应立足区域和国际需要,设定五个优先领域。

关键词: 缅甸;毒品;形势;政策

缅甸,作为世界的主要毒品产地“金三角”的主要国家之一,它的毒品形势、禁毒努力、禁毒政策及变化等问题一直是国际禁毒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根据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美国国务院、缅甸中央肃毒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分析缅甸的最新毒品形势和禁毒政策,希望能为禁毒同行们提供了解缅甸禁毒概况的最新资讯,为中国与缅甸进一步开展禁毒合作提供相关数据和政策参考。

进行纳税的双方都有责任履行义务。现阶段,应该加强增值税的立法,将其上升为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强调税法的刚性,进而实现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

一、缅甸最新毒品形势

(一)鸦片、罂粟种植没有明显减少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的数据显示:缅甸仍然是鸦片的主要来源和海洛因的出口国,是继阿富汗之后世界上的第二大非法鸦片罂粟产地。根据2016年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发布的《世界毒品报告》,全世界20%的鸦片罂粟种植在缅甸,种植面积仅次于阿富汗。缅甸境内的罂粟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21500公顷增加到2013年的57 800公顷,2015年略有下降,降至55 500公顷。[1]2017年由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缅甸中央肃毒委员会共同发布的《缅甸鸦片调查》中估计2017年缅甸的鸦片罂粟种植约为41000公顷[2][3],但该数据不能直接与此前的数据相比较,因为该数据未包含两个州的数据。同往年一样,大部分罂粟种植和毒品生产都发生在缅甸政府控制管辖之外的边境地区,掸邦北部和东部的种植面积虽在2017年有所下降,但因为掸邦南部的种植面积增加、干鸦片产量上升,所以,掸邦仍然种植了占全国91%的鸦片罂粟。从全国来看,毒品的种植和生产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是在贫穷和不发达地区,在缺乏任何其他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的情况下,农民因为能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入,毒品种植的意愿主动、强烈。

(二)合成毒品生产贩运严重

虽然没有可靠的方法估计苯丙胺类兴奋剂的产量,但从地方和区域缉获量中获得的信息表明,缅甸苯丙胺类兴奋剂的生产和贩运正在增加。生产地区主要是在沿东部边界与中国和老挝、南部与泰国接壤的地方,主要位于缅甸政府直接控制之外的少数民族武装团体控制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小压丸机的引入使得合成毒品的生产已经形成了产业规模,贩毒组织能够轻易地招募人员,通过使用小压丸机便能大规模生产毒品。据报道,一台小压丸机每天能生产高达100万片安非他明。合成毒品沿着贩运路线进入泰国、中国、老挝和孟加拉国。来自印度、尼泊尔和孟加拉国的报告表明,南亚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原产于缅甸的甲基安非他明的影响。

2017年1月1日至10月12日期间,缅甸政府查获59 638430片安非他明类兴奋剂、854.59公斤冰毒、各类鸦片约1.272吨、2.74升鸦片液和322.19公斤海洛因。美国缉毒署估计这些缴获量只是缅甸毒品产量的冰山一角。2017年的国际禁毒日,缅甸执法官员销毁了价值3.86亿美元的缴获毒品,与2016年的5631万美元毒品相比增速惊人。2017年7月在曼德勒最大的一次缉获量,警察一次性缉获价值4400万美元的毒品;8月在掸邦缴获了要运往泰国的3000万片亚巴,此前在2016年5月掸邦的一次单一案件中,缉获2100多万片安非他明。从2017年1月1日到10月12日,有10 973人因为7422桩涉毒案件被捕,与2016年的逮捕人数相近。[4]

(三)化学品走私犯罪上升

在2016年,缅甸的合成毒品制造和出口数继续上升。缅甸没有大量的化工厂,也不大量生产用于合成毒品制造的麻黄碱、伪麻黄碱和醋酸酐,但缅甸可观的海洛因和合成毒品生产反映出必然有大量的化学前体走私进入。国际贩毒组织通过缅甸与孟加拉国、中国、老挝、印度、泰国的边境将化学前体走私入缅甸。这些前体又被运入海洛因和合成毒品加工厂,这些加工厂多分布在由武装力量控制的掸邦地区或者在警力薄弱的地区。在缅甸和孟加拉国边境还有一些流动制毒点,但由于双方持续的紧张关系,禁毒执法活动比较困难。禁毒工作还受到与印度、中国、孟加拉国和泰国接壤的漫长边境线影响,前体化学品流入缅甸,毒品从缅甸流出。

(四)地区冲突和缺乏法治阻碍了禁毒执法工作

尽管政府与8个民族武装团体于2015年达成停火协议,但战斗仍在继续,大片领土,特别是毒品产区仍在非政府武装团体的控制中。在缺乏法治和冲突持续不断的地区,禁毒工作遭遇严重阻碍。缅甸政府曾将东部掸邦的两个地区作为试点,使用外国援助资金成功地发展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改善灌溉技术并对农民提供技术援助。2014年8月,缅甸与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签署了一个为期四年的国家计划,旨在改善基础设施,卫生、教育建设和作物替代项目,为罂粟种植者提供可持续的替代经济选择。但缅甸主要的罂粟种植地区仍难以有效地施行由政府管理的替代发展方案。这些地区多为民族社区,尽管这些社区对替代发展方案越来越感兴趣,但是在停火努力继续进行期间,是否直接与政府合作仍然犹豫不决。此外,一些控制当地毒品生产的少数民族武装团体经常强迫农民种植鸦片,进一步阻碍替代种植的努力。

(五)应对毒品形势的执法资源和技术力量不足

当前,缅甸政府执法机构缺乏足够的资源或技术能力来应付持续上升的涉毒犯罪问题。2017年在北部若开邦(Rakhine State)发生危机和正在努力的和平进程无疑是缅甸政府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所以对这些地区有效地开展禁毒执法工作构成了进一步的挑战。中央肃毒委员会(CCDAC)作为缅甸协调打击毒品犯罪的机构,长期以来的工作重点是围绕着逮捕和起诉吸毒人员和小毒贩展开,工作量大是显而易见的。据缅甸总检察长办公室估计全国所有起诉的案件中有一半都是涉毒案件,但重大的毒品罪犯和贩毒组织却很少被起诉。因此大量的涉毒诉讼虽使得执法、司法和矫治机构不堪重负,而重大毒品案件打击不力,又造成其工作效能不佳。资源不足、警察和检察官定期轮换制等都给培养高技能、高效率应对毒品案件的警察和司法从业人员带来了挑战。

缉毒司(DED)是缅甸内政部警察部队的一个组成部分,设有三个分部,并在全国各地管理着50个禁毒工作队 (Anti-Narcotics Task Force)。缉毒司承担着大量的毒品追缉工作,尤其是在掸邦靠近毒品生产区域的地区,但是在人员和设备配置方面明显不足。根据工作需要,缉毒司应该有3994名执法人员,但是截至2017年8月,仅有1118名人员在岗。

缅甸与美国、英国等国也保持着禁毒合作。1931年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引渡条约在1941年适用于缅甸。尽管缅甸与美国没有双边司法协助条约,但它加入了相关的多边公约,使合作成为可能。自2011年12月恢复禁毒合作以来,美国与缅甸的禁毒合作稳步增加。

出自《圣经》。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中,上帝允许他们食用园中的果实,唯独“知善恶树”上的果实不能吃。狡猾的蛇引诱他们吃了禁果,从此他们懂得了善恶,辨别出真假,而且产生了羞耻之心。上帝因此将他们逐出伊甸园。

缅甸的执法和司法机构有能力进行国际合作,但法规需要不断修正、更新,负责提出和接受司法协助请求的部门发展不够。缅甸于2017年7月通过了一项引渡法,规定了比刑事诉讼法更明确的程序内容,从而促进了一些跨境刑事司法合作的开展。在工作层面,缉毒司的官员和指挥官与邻国的相关部门人员保持着关系,最突出的是与泰国和中国的联系紧密。缅甸卫生和体育部、社会福利部、救济和重新安置部、教育部负责吸毒治疗和预防工作。在药物管制领域,有一批规模不大但正在成长的卫生和教育专业人员,但教育培训和戒毒康复的资源还很少。

(六)毒品滥用继续上升

毒品滥用问题在缅甸呈继续上升趋势,全国注射毒品和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缅甸吸毒者已经从吸食鸦片转向注射海洛因,缅甸因此成为世界上因注射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最高的国家之一。缅甸卫生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4387例患者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14%。卫生部估计,2014年有8.3万人注射毒品(目前可获得的最新数据),全国有16.6万人使用毒品。然而,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与民间社会团体估计在缅甸使用毒品的人数在30万到40万之间。[5]中央肃毒委员会正在与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合作开展缅甸第一次全国毒品使用调查,但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尚未得到内政部的许可在2017年调查结束时收集数据。坊间资料表明,国内毒品的消费量极高。

缅甸的化学前体控制委员会(Precursor Chemical Control Committee)建于1998年,负责管理、监督、协调进口化学品的销售、使用、制造和运输等事宜。截至目前,该委员会已将26种物质识别为化学前体,禁止在缅甸进口、销售和使用。合法化学品进口商必须使用进口前通知体系,才能从缅甸缉毒司获得核查证书,零售商也必须获取许可证才可以在缅甸境内运输。据官方统计,2016年1月至12月共查获伪麻黄碱61.5公斤、麻黄碱534.204公斤、咖啡因粉19.847吨。

对于治疗,卫生部正式监督85个治疗康复机构,但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亚洲区域官员表示,其中至少有一些设施实际上并没有运作。虽然缅甸的禁毒法正在修订,但现行法律要求那些患有药物使用紊乱的人在接受治疗之前进行登记,有毒瘾的人如果不注册和接受治疗,将被监禁3到5年,因此,非政府组织报告说,许多吸毒者不敢登记寻求治疗。

近年来,中国和缅甸两国在情报交流、联合办案、人员培训、边境协作、罂粟种植遥感监测等方面开展了务实合作,建立了腾冲-密支那、南伞-果敢、瑞丽-木姐三个边境联络官办公室,共同开展了“平安航道”、昆曼公路考察等一系列联合行动,破获了一大批关涉两国的毒品案件。2017年11月8日,第十五届中缅禁毒合作双边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该年度双边会议机制已建立15年,通过这一平台,双方持续推动各领域禁毒合作。[7]

号称“一纸风行三十年”的《南方周末》推出了《新经济》版块,专门刊登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相关文字。那几年,《计算机世界》杂志和《电脑报》比较火。在每个城市的书店和报摊,最显眼的地方都摆着一大摞精装的《电脑报》。当时,《计算机世界》杂志曾经刊文,对互联网的“IN生活”进行了畅想。那篇文章里,作者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饿了,在键盘上敲下几个字,5分钟内饭菜就送到家门口了。

他不再考虑什么恶魔的种子,而是将思想重新集中在了女子的身上。他想起来,黑袍人的原话是“举起你的天葬刀,插入她的心脏”,并未明确表示这个“她”是活人还是死人。

二、缅甸的禁毒执法努力现状

(一)重视减少毒品供应

新的全国民主联盟政府于2016年3月上台后,政府发起了一系列“100天”的努力,以展示新政府的优先事项。为了解决缅甸的毒品问题,政府通过在仰光和曼德勒的两次主要行动,加大了毒品执法力度;由缅甸信息部、教育部和卫生部实施的提高防毒意识项目坚定了公众反毒意识。尽管如此,缅甸政府仍在继续努力改进不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薄弱的处置毒品犯罪能力。在2016年的前9个月,缅甸执法部门查获了6590万片安非他明、621.8公斤冰毒、831.3公斤各种鸦片、1.98升鸦片液和173.8公斤海洛因;同期,6764起案件中有10 285人因涉毒案件被捕,而2015年的年度数字是6414起案件中逮捕9188人。

“毫无疑问,对焦在这里是个难点,况且我用的还是一款为胶片机设计的古董镜头。但好在最后拍摄效果不错,这让我不得不对这台相机刮目相看。”

(二)禁毒法修订过程中,禁毒模式从执法主导向平衡型转化

缅甸禁毒立法严惩毒品犯罪,最严厉的刑罚为死刑。1993年缅甸通过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控制法》,成为禁毒法规主体,详细规定了毒品的中央监管机构、工作机构的职能以及对吸毒人员的管理。2002年颁布 《反洗钱法》,2004年颁布《刑事互助法》。现行禁毒法律规定:以出售为目的,持有、运输海洛因、吗啡、可卡因3克以上的,或者鸦片100克,古柯叶100克以上的,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吸毒人员自愿接受治疗,可免于3-5年监禁的刑罚。[6]

2015年,缅甸政府组织开展了广泛的法律改革培训班来修订1993年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控制法》,法律的修订目标是把禁毒中心从执法主导型转为执法、公共卫生、受害者为中心的平衡型,更多地关注毒品治疗和康复。

自2016年4月缅甸新政府就职以来,修订1993年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控制法》的进程重新开始。新的法律草案将加强政府的力量,缉毒方法从以执法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平衡执法、公共卫生、以受害者为中心的平衡模式,以减少执法对初次吸毒者的关注,明确界定个人使用和贩运的界限。修正案将认真考虑将治疗作为监禁的替代办法,强调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性。

在总体水平上,害怕失败维度得分最低,即其安全需要是最低的。对于农村订单定向生来说,已鉴定就业协议,未来工作方向较明确,定岗定向的特点使他们对未来的工作岗位持有较大的自信,[7]缺少了就业和发展的压力,这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我要求不高,存在得过且过的现象。

(三)加强禁毒国际合作

2.重视减少毒品需求和毒品危害

缅甸卫生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缅甸卫生部的国家美沙酮维持治疗在缅甸各地有51个站点,其中5个于2017年启用,每天有超过1.3万名患者接受治疗,其中大量患者来自北方的克钦邦和萨加宁州,占病人总数的65%;注射吸毒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发生率很高,获得治疗和康复服务的机会非常有限。缅甸卫生和体育部以及社会福利、救济和重新安置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际社会提供的专业教育培训及专家来推进药物治疗和毒品预防方面的工作。

缅甸传统的刑事立法并不具备进行一些复杂的如控制下交付等禁毒侦查活动的条件。缅甸司法和检察机构缺乏有效起诉大量毒品犯罪和复杂毒品网络犯罪的法律框架。总检察长办公室监督该国的所有诉讼活动,并就刑事司法领域的立法进行咨询。71个区和330个乡镇法律事务所的检察官(又称为“法律干事”)处理大部分的毒品诉讼活动。检察官一般是在警方完成调查后才介入毒品案件,而事先很少或根本不参与。总检查长办公室也监督检察官培训,但专门的毒品案件起诉培训尚未完全制度化;其法院系统的情况与之类似。

(四)加强化学前体管控

在控制用于制毒的化学前体非法转移和进口方面,缅甸政府面临巨大挑战,而且,由于复杂的边境地形,此问题更加严重,在缅甸和印度的一些非政府控制区域,形势更恶劣。在缅甸政府的控制区域,如曼德勒——主要的化学前体分销中心,缅甸警察继续有可观的化学品缉获量。缅甸政府没有关于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非法市场规模的估计报告,然而,一些官员已经注意到了所有的麻黄碱并非来自国内合法市场,而是经过缅甸和印度的边境走私进入,而后运往掸邦的合成毒品加工厂。

对相同变量进行访问的过程中,对线程进行并行执行时,若线程A赋值变量X的过程中,线程B应对该变量数值进行读取,线程A没有赋值变量X时,B无法对数值进行读取,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由此针对访问变量X的方式,需要借助syn⁃chronized关键词进行一定的修饰。该方式一旦被线程A所调用,其余线程就要经历等待的过程,线程A结束之后即可运用[5]。同步方式就是借助synchronized进行说明,在设计多线程程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确保单个线程在相同时间对方法进行访问,将线程间的同步变为了现实。协商、共享不同资源的关键就在于同步。

三是在长江流域建立水域与陆域类型统筹布局的自然保护地。以水生生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地为例,长江干流和湿地区域已建立了大量的保护地,湿地类型的保护地空缺不多。目前主要问题是这些自然保护区分属不同行政区域,并由不同系统管理,互相不协调,投入、建设和管理水平差异大。特别是这些保护地没有与陆域保护地的布局统筹。

(五)加强反腐败努力

新政府在2016年3月底就职后,采取了几项重要措施来打击腐败:一是议会修订了2013年《反腐败法》,使反腐败委员会的工作效率更高;二是4月4日总统办公室发布了《遏制腐败的指南》,概述了公务员可以接受的礼物种类和数量的新规则。根据新指南,公务员不可接受价值约为21美元以上的礼物,这一门槛比上届政府制定的254美元上限低得多;规则还要求公务员报告所有给他们上司的礼物,不管礼物是否被接受。

三、缅甸新禁毒政策① 该部分内容主要依据缅甸缉毒司禁毒执法官员赠送的由中央肃毒委员会于2018年2月20日发布的《缅甸国家禁毒政策》手册,特此感谢!

缅甸的新禁毒政策的制定经过了广泛的咨询,并基于2016年联合国大会毒品特别会议的建议而形成。政策的制定始于2016年9月,在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东南亚区域中心和缅甸国家办公室的支持下,缅甸中央肃毒委员会和内政部组织了相关立法会议;最终,该政策在2018年2月完成。该政策有如下两大特点。

(一)政策目标:强调减少毒品危害、原则注重证据主导、健康为重

新禁毒政策的目的是要最小化毒品所产生的健康、社会和经济危害,建立安全和健康的社区。政策的主要原则是要将缅甸禁毒工作从执法中心模式向证据和健康为主导模式转变,同时创建现实可行的策略减少毒品使用的副作用。该政策鼓励在证据的基础上产生现实的决策,定期开展政策有效性评估;尤其是要使用全社会参与的方法,从个人、家庭、社会、社区团体、民间组织和政府,从地方到区域到国家各层次都参与到营造更加安全、健康的缅甸的努力中来。

(二)立足区域和国际需要,设定五个优先行动领域

1.减少毒品供应,坚持替代发展

从个人和社会层面,减少供应就必须重视禁毒法执行、减少毒品种植、管控化学前体边境管理等,所以要采取一些行动来加强:一是加强禁毒行动部门的联合执法行动;二是完善跨境有组织犯罪专门执法部门力量;三是对相关执法部门和管理人员提供完善毒品和化学前体培训;四是通过社区警务等措施发挥社区的作用;五是加强与少数民族武装团体的合作机制和法治进程;六是管控合法药品和化学前体进口,防止流入非法渠道;七是在警察学校提供最新的国际规范的执法课程。

由于拱棚栽培升温快,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因此播种时如底墒不足,最好先浇水再播种,浇水时应逐沟、分段进行,注意控制水量和水流速度。

2015年世界毒品报告提到:缅甸72%的罂粟种植者是为了获得基本的生活必须开支,如食品、教育和住房。因此,替代种植是减少供应的有力策略:一是在毒品产区引入农村发展项目、提高社会团体的作用和参与热情、对毒品产区提供补贴促进商业发展和合作;二是在毒品产区简化企业注册和管理程序,放松投资限制;三是确保农民的土地权和开展替代发展的权力;四是确保民众获得教育、健康等基本服务的权力;五是赋予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权力。

为执行这项优先事项,政策中建议构建如下法律反应机制:一是每5年对现行的相关法律进行审查和修改;二是更新机制,加快对洗钱和腐败行为的证据处理;三是培训从事毒品案件事务的法官、检察官和执法人员;四是建立没收资产的诚信基金;五是加强反洗钱、反恐、反腐败的执法能力建设;六是完善反洗钱的法律、管控、制度、执法框架建设;七是加强反腐败教育项目和法律应对。

缅甸与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进行紧密合作。为了提高人们对缅甸毒品使用真实范围问题的认识,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与缅甸中央肃毒委员会合作发起了缅甸第一次全国毒品使用调查,同时还就促进毒品预防和药物依赖治疗康复、毒品政策完善开展合作。

该事项拟从毒品预防、减少毒品危害、加强治疗康复、加强协作反应机制建设、确保医疗和科研用途管制药物的使用等方面实现,特别是减少危害已正式写入缅甸禁毒政策中,是缅甸新禁毒政策的一大亮点。所以,相应的法律政策调整正在进行中,如吸毒除罪化,即单纯的吸毒行为不再被追究刑事责任;将强制戒毒体系转变为自愿戒毒体系;对执法人员和法官提供培训和法律支持,促进吸毒人员刑罚替代性措施的进程;加大监狱改革力度,提高监狱的管理和健康服务,并纳入戒毒治疗服务内容;规定干预措施各执行机构须承担的作用和责任等。

3.继续加强国际合作

从区域和国际层面看,缅甸参与了湄公河机制、东盟合作机制和东盟各国议会间大会机制等开展国际禁毒合作。新禁毒政策指出,从边境管理、协调行动和信息情报共享及设置禁毒联络官等方面加强国际禁毒合作工作。具体建议的措施包括:完善边境检查站的毒品检测设施;与邻国开展禁毒联合执法行动;改善边境交界地管理的双边和区域机制;优化边境联络官办公室网络;与其他国家进行刑事司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境和跨国犯罪集团;鼓励外资在缅甸的毒品生产区投资毒品替代项目;通过援助和贸易拓展国际合作的机制和机会;在毒品预防、治疗康复方面分享信息和最佳实践案例;与其他国家建立国际贸易和毒品信息库;在互惠原则基础上,缅甸大使馆建立禁毒联络官等。

4.开展证据为基础的研究和分析

意识到加强研究和分析有助于采取合适的方式建立长期的、可持续的禁毒政策,缅甸新禁毒政策建议政府加强对毒品相关形势、涉毒犯罪的研究,具体包括:搜集国家毒品使用和影响的数据;了解毒品供应和生产的地理位置;掌握涉毒地区的需要,以便开展替代发展项目;搜集成功戒断及康复的吸毒人员的案例,评估其回归社会的可能性;分析现有的干预措施、项目和体系;对毒品和非法物质涉及的法律进行审查,包括考虑对涉毒犯罪废除死刑;研究替代治疗包括传统药物的有效性。

通过建设生态城市,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因此要加强环境工程建设技术的应用水平与效果,将二者互相结合,才能加强生态城市的建设质量与效率,为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保护,最终促进我国的整体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

同时,为了提高反应能力和促进成果应用,新禁毒政策建议政府应考虑如下措施:培训执法和相关人员开展涉毒研究、数据搜集和分析;建立标准程序概述机构间报告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将研究结果融入政策和事件中;衡量成果的影响力;对禁毒活动建立标准化的管理和评估系统等。

5.遵守人权保护原则

该优先事项也是新禁毒政策中一个较为引人注目的新内容。政策中提到缅甸政府致力于制定一个尊重、保护、促进人权、基本自由和尊严及法治的禁毒政策,因此,人权保护是建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禁毒政策的核心方法,也会赢得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支持,所以,如下的措施会得到开展或加强:在司法、卫生关爱、社会服务等方面促进反歧视行动,将吸毒人员视为病人;加强人权保护内容的教育;从人权保护角度,提高相关政策和刑事司法领域的反应机制,包括相应的法律应对机制;考虑废除涉毒犯罪的死刑刑罚;实施项目或干预时考虑性别歧视问题;确保禁毒干预措施能对脆弱人群,如残疾人、妇女儿童或青少年量体裁衣。

可以看到,面对日益严峻的禁毒形势,缅甸正在作出一些积极的努力和政策调整,尤其是刚刚颁布的新禁毒政策显示出缅甸政府和相关部门正在更加理性、客观、科学地开展禁毒活动;我们期待着该政策及之后的相关立法、政策、执法等一系列调整能对禁毒努力产生积极的实效,缅甸和国际社会一道建立更加健康、和谐、和平的世界。

参考文献:

[1]UNODC.UNODC Annual Report 2017[R/OL].(2017-01-19)[2018-09-25]. https://www.unodc.org/unodc/en/about-unodc/annual-report.html?ref=menuto.

[2]UNODC.UNODC Annual Report 2018 [R/OL].(2018-01-19)[2018-09-25]. https://www.unodc.org/unodc/en/about-unodc/annual-report.html?ref=menuto.

[3]UNODC.Myanmar opium survey 2017[R/OL].(2017-03-19)[2018-10-25].http://www.unodc.org/documents/southeast asia and pacific/publications/2017/Myanmar_Opium_Servey_2017_Web.pdf.

[4]Bureau for International Narcotics and Law Enforcement Affairs,2018 International Narcotics Control Strategy Report[R/OL].(2018-03-26)[2018-09-25].https://ar.usembassy.gov/wp-content/uploads/sites.

[5]Bureau for International Narcotics and Law Enforcement Affairs,2017 International Narcotics Control Strategy Report[R/OL].(2017-03-26) [2018-09-25].https://ar.usembassy.gov/wp-content/uploads/sites/26/2017/03/2017-International-Narcotics-Control-Strategy-Report.pdf.

[6]刘建宏.新禁毒全书(第6卷):外国禁毒法律概览[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5:58.

[7]中国政府网.中缅禁毒双边合作会议举行[EB/OL].(2017-11-11)[2018-10-01].http://www.mps.gov.cn.

An Analysis of the Updated Drug Situation and National Drug Control Policy in Myanmar

JIN Lian
(Yunnan Police College, Kunming 650223, China)

Abstract: Myanmar’s drug situation, drug control efforts, drug control policies and its changes have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tional drug research. Based on the latest data releas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Bureau for International Narcotics and Law Enforcement Affairs and the Myanmar Central Committee for Drug Abuse Control,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ix latest drug situations in Myanmar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rug law enforcement in Myanmar. Then the latest national drug control policy is discussed from two aspects: firstly, the policy goal is to reduce the drug harm with paying attention to evidence-leading and health; secondly, five priority areas a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demands in the new drug control policy.

Key words: Myanmar; drug; situation; policy

中图分类号: D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758(2019)02-0036-06

DOI: 10.16478/j.cnki.jbjpc.20190408.001

收稿日期: 2018-11-05

作者简介: 金莲(1972—),女,云南警官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毒品犯罪及相关问题。

*本文系2018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课题“禁毒合作机制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禁毒法律政策比较”(项目编号:JD2018ZD06)的部分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曲桂玲

标签:;  ;  ;  ;  ;  

缅甸最新毒品形势和禁毒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