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学发展及前景论文_鲍志宇

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学发展及前景论文_鲍志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绿色建筑学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学领域的具体探索和重要实践,是建筑科学领域发展的新起点。本文从绿色理念下建筑学的发展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就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学发展及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建筑学;发展前景

一、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内涵及绿色建筑学发展意义分析

1.1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内涵分析

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在多元化的思想交汇下对建筑领域的发展也有着很大影响,建筑学作为综合性的学科,和时代发展主题相结合,也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举措。绿色发展理念在不同范围以及学科当中的概念也有着不同,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绿色发展理念就包含着资源能效型的理念,也就是对资源进行充分化的利用。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对各种能源要充分利用,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为首要选择。同时还包含着建筑和自然融合的思想观念。人类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建筑学的发展也在时间的推移下发生着变化,在思想观念上更加的进步。其中将建筑和自然相融合的观念进行体现,就使得建筑学的整体发展呈现出进步文明的特征。

1.2绿色建筑学发展意义分析

绿色建筑学发展对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在资源能源的消耗量上比较大,在面临着资源能源枯竭的同时,建筑领域就要充分注重绿色发展理念的融入,构建节能环保型的建筑,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最大程度减少能源的消耗。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及时性转变,才能有助于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对丰富建筑学的理论也有着积极意义,绿色发展理念和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相符合,对各专业的合作程度以及责任感也能加强。建筑的建造在程序上比较多,对专业的划分细化,通过绿色发展理念的充分融入就能有助于建筑学的系统化。对新能源的利用以及新材料的应用对建造成本就能有效降低,对整体的建筑发展理念创新也有着积极意义。

二、绿色理念下建筑的特点

2.1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绿色理念下的建筑需要将绿色这一观念贯穿整个项目中,全面的考虑到建筑中的每个方面。能否有益于增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在建筑设计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在材料方面要做好严格的把关,要秉持绿色的理念。选择的材料应该是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对人类身体健康没有危害的。整个材料的选择应该是便于后期对建筑进行维护和修理工作的,对建筑垃圾也要做好严格把关,将建筑废弃物做好严格的处理,尽最大努力将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在建筑设计中,随着要求的不断增加,有的绿色建筑物需要使用到高科技的建筑技术。技术性的建筑设计也是绿色建筑的基础条件,绿色建筑的设计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持。在整个建筑的过程中,需要对建筑各个阶段的设计进行监控,避免出现不符合绿色规定的材料。应该讲绿色建筑的功能和环保进行科学的结合,让他们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2.2建筑的设计和实际相结合

在前期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建筑的设计是否能够和环境相互融合,会不会影响到周围环境的美观,这些都是前期接触项目时需要了解的东西。建筑的设计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否适合当地的环境,潮湿的环境应该选择防潮的建筑材料,也应该结合当地的文化底蕴,从而分析研究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建筑设计方案,大多数的建筑工程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更改,这也需要项目之间相互沟通交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在绿色理念下发展的建筑设计,是现在被人们所看好的一种建筑设计模式。因为绿色建筑能够将建筑的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但是绿色建筑的缺点比过去的建筑资金投入都会更高,但是在后期对建筑进行维护时所需要的费用是比较低的,维护成本不高。除此之外,绿色建筑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更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三、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生态理念的实现途径

三、甄选环保型的材料

在环境艺术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应用天然环保材料,是环境艺术设计非常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天然环保的材料主要的特点就是:污染相对较小,性能方面更加的优越等等,所以,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以及生态理念主要的应用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这一情况,环境艺术的设计人员就必须要对天然环保的材料加强重视,在对进行采用的材料过程当中,应当尽可能的对环保型的材料大量的使用;此外,在选择环保型材料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根据天然材料的实际性能以及具体的优势,根据实际的情况详细的、全面的进行分析,制定完善的使用材料方案。

3.1重视环境自然属性及植物的生态功能

在对室外环境艺术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尽可能的按照设计周边环境的自然特点,对已经存在的自然条件合理的进行利用,尽可能的降低进行大规模的工程施工,防止对自然资源进一步的造成损害。在对基地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主要需要加强重视的就是:植被、地形、土壤还有就是水体等相关的自然条件,对上述的这些条件进行改造的话必然会对基地周边的微气候以及生物链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依照生态文明来进行入手,根据周边基地的自然条件,尽可能的不对周边的自然景观原貌、植被造成破坏。

3.2加强BIM技术应用

引入BIM后则不然,在施工建设初期,BIM中心依据设计图纸进行了三维模型建设。通过统一标准,分工建模,最后整合汇总,形成可视化的综合信息模型。建筑信息化模型摒弃了传统的CAD用点、线及符号等简单元素来表达某原件的理念,而采用面向对象的数据表达形式来描述项目的每个组成部分。数量、尺寸、材质、组成、类别等等,这样的信息模型承载的信息量要比平面图纸更多更直观。同时在信息模型的建设中能够审核设计图纸,将一些表达模糊,标注不明的地方及时反馈,及时与设计方联系沟通,避免施工错误造成返工。建筑信息模型构建完成后,利用模型三维可视化的特点模拟施工,直观化地将各个构件的建筑时间及工序可视化地展现出来,方便协调各个专业的施工顺序,方便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深化施工方案,提前协调各专业班组进场施工,准备设备及周转材料等,管理人员可以更直接地掌控现场施工进展。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的综合性和专业的复杂性,经常会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但BIM技术的优势便极大地显现出来,在项目施工前完成信息模型的碰撞检查,能够及时防止施工过程出现各种碰撞问题,大大减少工程建设风险及浪费,避免经济损失,显著提高了工程建设效率。同时将二维码及信息模型相结合,实现了物料的可追溯性及构件安装的位置信息明确性,增加了沟通效率,更好地保证了工程质量、控制了项目成本。

四、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学发展前景

4.1生态节能发展方向

由于现阶段很多建筑工程仍然不重视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建筑设计中出现的资源、能源浪费情况也不加重视。因此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相应的控制与管理,同时还将一些新型的生态节能设计技术应用到了实际的绿色建筑设计中,从而为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化方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绿色建筑的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4.2因地制宜发展方向

对于我国而言,广大的地域结构及占有面积使得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区域资源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了较为显著的差异性,这也正是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比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常年炎热多雨,因粗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制定过程当中应当因地制宜的关注隔热与通风问题。

4.3人文化的发展方向

从绿色建筑设计工作者的角度上来说,合理把握绿色建筑设计尺度,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当中实现有关建筑平面选型以及整个环境的充分融合。不仅如此,为充分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文”思想,建筑设计过程当中还应当借助于对地形地势的综合应用实现整个建筑功能应用的综合性、智能性与便捷性,以方便受众的使用为重要因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学在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发展前景是十分良好的,已经逐渐的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绿色建筑体系。基本的原则依靠生态系统的循环性,发展的基础是绿色与环保,实际的内涵是和谐社会,主要的支撑是以绿色以及高效的技术为主的,绿色建筑体系的主要标志就是自然。

参考文献:

[1]王祎显.浅谈建筑节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6(11).

[2]罗松.绿色建筑理念、建筑特征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J].江西建材.2016(19).

[3]吴敏.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念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35).

论文作者:鲍志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学发展及前景论文_鲍志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