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的效果观察论文_易桂华

桃源县茶庵铺中心卫生院 湖南常德 415725

【摘 要】目的:观察药师干预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以及提高医疗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1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给药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药师干预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门诊处方合格率为93.98%,对照组患者的门诊处方合格率为77.11%,比较两组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显著性,即P<0.05;而且干预组患者在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使用天数、使用费用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的数据值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给药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药师干预措施,可以确保临床用药合理,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者恢复,除此外,还能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降低其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实践全面普及。

【关键词】药师干预;临床合理用药;医疗质量;影响效果

当前,临床治疗存留的最为主要的问题,便是药物使用缺乏合理性,其中表现最为显著的便是抗菌类药物,致使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医院感染率逐年上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增加了其医疗成本,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彻底解决现实意义重大。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药师开始涉足临床治疗,协同医生共同对药物使用进行管控[1-2]。基于此,本院为了确保临床用药合理,促使医疗质量实现进一步提升,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实施药师干预措施,具体实验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166例,所有患者均不存在严重性重要器官并、系统疾病、神经障碍、药物过敏等情况,均在对本次实验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后,自行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3例。其中,对照组有61例为男性患者,22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介于30岁-69岁之间,平均为(45.5±13.1)岁;干预组有59例为男性患者,24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介于32岁-68岁之间,平均为(45.0±12.8)岁。就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相应数据组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得比较。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给药护理:护理人员遵照医生嘱咐定时定量给予相关药物。

干预组患者接受药师干预给药,详情见讨论。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门诊处方合格率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使用天数、使用费用、平均住院时间。

门诊处方合格率判定标准: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为不合格;患者临床症状局部缓解,为良好;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优异。合格率=(良好+优异)/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用药数据,计数资料(n,%)组间差异,为χ2检验,计量资料(±s)组间差异,为t检验,P<0.05判定统计学意义显著。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门诊处方合格率为93.98%,对照组患者的门诊处方合格率为77.11%,比较两组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显著性,即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本次实验过程中,分别对两组临床用药患者行常规给药护理、药师干预给药护理,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门诊处方合格率为93.98%,对照组患者的门诊处方合格率为77.11%,比较两组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显著性,即P<0.05;而且干预组患者在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使用天数、使用费用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的数据值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卢志斌[3]的研究结果。

本次实验所采取的药师干预共有两个内容:

第一,处方干预:①通过培训方式,大力宣传处方管理方法与相关内容,强调处方规范性的重要影响,提高医务人员的使命感、责任心;②构建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不当处方公式制度、不当处方点评制度、处方质量检查制度、药物使用记录制度等,以此对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药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并参考制度要求,对其进行考核,强化处方审核,提高处方质量;③对药师进行业务培训,强化其处方审核能力;④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提高其用药依从性;⑤定期公布处方审核情况,强化义务人员的工作认真性、积极性;⑥制定合理用药监督管理措施,就合理用药、药物治疗学等内容对药师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其药物学知识水平[4-5]。

第二,病例干预:①充分发挥药事管理委员会的职能,提高药物经济学的合理性,降低药物使用成本,改善治疗效果;②分级管理抗菌药物;③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制定临床给药路径;④加强耐药性监测工作;⑤加大合理用药宣传力度以及用药培训工作;⑥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作为考核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⑦遵循临床服务宗旨,做好用药调查、干预、反馈、追踪以及评估等技术支持工作[6]。

现阶段,合理用药已成为临床药物治疗的关键组分,合理用药即对药物的经济性、有效性、安全性进行充分考虑。对于合理用药而言,安全性为前提条件,会直接影响药物使用的效益、风险。药师干预时,必须多方衡量,确保可以为患者提供经济合理、安全性显著的药物。由于合理用药干预工作涉及多个方面,极具困难性、复杂性,因此,其已成为当前医疗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必须基于高度重视。而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有效的药师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关注。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给药过程中,施以有效的药师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医疗水平,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基础保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国栋.药师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及提高医疗质量的意义[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0(10):18.

[2]王尧,潘永辉.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01):96,98.

[3]卢志斌.药师干预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的促进性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07(02):343-344.

[4]张颖菊.药师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78例观察及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3(06):63-63.

[5]王川坤.临床药师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69例观察及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3,05(06):48-49.

[6]朱宝贤.临床药师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效果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01):49-50.

论文作者:易桂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  ;  ;  ;  ;  ;  ;  ;  

药师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的效果观察论文_易桂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