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深度备课促深度学习实践与研究论文_徐清忠

初中语文深度备课促深度学习实践与研究论文_徐清忠

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下最为主要的任务之一。而初中语文课堂还存在浅教学、浅学习的现象,因此,初中语文要从深度备课着手,以教师的深度备课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深度备好语文课标、深度备好学生、深度备好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深度。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备课;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他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深度学习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把深度学习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初中语文课堂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语文。

尤其是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下最为主要的任务之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以深度备课来促学生的深度学习。只有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得到培养。孔子云:“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深度学习的前提就是深度备课。在核心素养这一新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以深度备课促学生深度学习,最终落实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

1 深度备好语文课标,促进深度学习

统编版初中语文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语文课改的成效恐怕不能高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已经发布十几年了,但是传统的语文备课还只是停留在语文教材,而忽视语文课标。这样浅层备课,在语文教学中就会出现肤浅教学、肤浅学习的不良,最终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深度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依据。深度备课就是为了把备课深入到语文课标,以改变当前备课以备语文教材为主的现状。备课只有深入到课标,学生的深度学习才能得以进行。

“《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在认真学习和领会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1]作为初中语文的依据——语文课标,往往是被忽视的。初中语文备课不能忘本,而要饮水思源,切实深入备好语文课标。

那么,初中语文如何深度备好课标呢?首先是要备好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初中语文深度备课就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指导意义,初中语文深度备课要很好地贯彻这些理念。如“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这个基本理念,初中语文备课时要结合这一基本理念。升级三维目标,深度备课指向核心素养。其次是要深度备好第四阶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个对古诗词文提出的目标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如以读诵作为古诗词的前提,文言文着眼于“浅易”两个字。最后深度备好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课标的教学建议是指导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依据,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教学建议,深度备课时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进行深入的语文学习。

2 深度备好学生,促进深度学习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1]教学就是“教”与“学”的结合,重在以“教”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初中语文课堂要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之中,就要在深度备课备好学生这一主体。

2.1 深度备课要构建学生已有的经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建构起新的经验。深度学习的起点就是学生构建已有的经验。这一已有经验。如部编版七年级(下)《紫藤萝瀑布》深度备课时,由于本地并没有紫藤萝,学生没有见过紫藤萝,更别说紫藤萝瀑布了。因此在深度备课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没有这种生活经验,专门设计了一个紫藤萝图片展和紫藤萝小视频,并配上相关的诗词佳句。学生的深度学习是要以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起点。

2.2 深度备课要关注个体差异,兼顾全体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1]学生的智力水平、身体特点都存在差异,这一差异造成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高低不平。学生的深度学习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无论在问题设计,还是作业设计上都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初中语文深度备课要注重问题的分层设计和作业的分层设计。如《紫藤萝瀑布》分层作业设计如下:1. “春红已谢”中的“红”是指什么?(C、D组)2.第一段中划线一句中运用的动词“挨”和“接”能否互换?为什么? (C、D组) 3. “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B、C组)4.文中那句话将“眼前花,心中事”自然融合在一起?最能体现作者陶醉于花的芬芳的句子是哪一句? (B、C组)5.有人评论说紫藤萝瀑布既是一副精致的画,又是一首深沉的歌,这两方面体现在什么地方? (A、B组) 6. 对“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你是怎样理解的?(A、B组)深度学习也是以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高低作为基础。

3 深度备好核心素养,促进深度学习

温儒敏教授指出,语文要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切实提升教学质量。[2]学生要真正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深度备课要先指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也是学生深度学习的体现。因此,深度备好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深度学习,才能更好地落实培养核心素养的任务,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3]如《紫藤萝瀑布》设计如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积累优美的语言;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人生哲理;3.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读美文,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体会文中写景状物的妙处;4.赏读美文,通过品读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人生的挫折。

总之,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要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就要从深度备课做起。深度备好语文课标、深度备好学生、深度备好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此促进学生对语文进行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 温儒敏. 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切实提升教学质量[J]. 语文建设,2019.

[3] 王云峰. 试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 语文建设, 2018.

论文作者:徐清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深度备课促深度学习实践与研究论文_徐清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