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部高等教育布局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_重庆成都论文

关于西部高等教育布局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_重庆成都论文

对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布局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中国西部论文,管理体制改革论文,布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从全国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区的宏观经济布局结构来看,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在全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中的地位

1、“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是一个大道理。

就一个国家也可以讲教育与本国经济相适应,因为国家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社会单位或载体,随着国际大市场及地球村的形成,教育应以国家为基本适应对象外,还应有国际视野和全球化意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这种要求则会更加强烈。所以说,国家是教育适应经济的基本单位,即国家教育与国家经济适应,受国际教育和经济的调节。

至于对于国家以下的区域(中部、西部、东部)或行政省、地、县等就不便谈教育与经济的适应问题,因为全国区域内省之间、地之间、县之间是无“关界”的,物资、人才、信息、知识等等是依市场(或计划)机制在不断的流通的。不好讲适应的问题,硬要“适应”实则是想框死市场或搞国内的“诸候割据”,这显然与现代开放、多元的社会不相适应和不相协调。这也是各国为什么一直把教育作为国家的事业来办,尤其是国家基本国民素质要求的义务(强迫)教育。非义务教育则国家极力推动,要求各地方大力发展,国家有政策和投资鼓励。

就是说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个抽象的、整体的概念,国家作为社会政体的基本单位,也是教育和经济适应的基本单位。如果在国家以下谈这个关系则是教条的,在现实中也是很难行通的。

2、我国经济非均衡发展要求高等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虽然经济处于东部、中部、西部梯度递进的不平衡状态,这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最终是要走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但教育的发展却不能选择让一部分人先享受教育的战略,教育权是人的基本权利,获得这种权利的最重要和首要的一条标准则是“能力”,而不是社会地位和财富。国家的“希望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高等学校的奖贷学金”等都是这一理念的考虑,这是完全正确的。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均衡布局的全国高等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虽然允许一些地区依地域、区位和政策等优势先富起来,但不可以把已形成的高教基础均衡布局打破,让欠发达地区的高教基地压缩或逐步萎缩,不发展,而大力推进发达地区的高教发展。高教的发展国家应采取非均衡投资战略,扶持欠发达地区高教与发达地区高教协同发展。也可以把发达地区高教的任务交给欠发达地区高校来完成,以保持西部高教优势和巩固国家高教的均衡布局,以带动西部经济早日与东部共同发展。

西部高教仍然要走中央、省、地共同参与的路子,中央主要抓基地及国家设在欠发达地区的高层次大学;省上抓与本省关系密切的以本科为主的院校;把高职教育及专科教育放到地区来办,实行省地共管,以地为主。

二、从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位置,来看西部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

1、西部经济中心与高教基地。

西部现有十省区(市),各省区(市)在西部区域经济中的位置作用不同,我们要从西部区域经济角度看西部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问题——高校布局结构、层次布局结构、科类布局结构;中央布局结构、省布局结构等。西安地处我国北方中、西两大经济地带的结合部,是西北各省区通往华中、华东、西南的门户,也是欧亚大陆桥国内段最大的中心城市,处于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战略地位;经济实力居西北五个省会(首府)城市之首,拥有仅次于北京、上海的科技智力优势,又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与罗马、埃及、雅典等并列为世界十大古都)和国际旅游热点城市。今后将以科技、商贸、旅游为先导,壮大电子、机械、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强化城市功能,建设成为西北地区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科教中心、信息中心和国际旅游中心,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陕西和整个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西安作为西部最大的中心城市在西部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国家面向西北的高教基地也布点在西安市。西安有普通高校28所,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将充分利用西安高教基地,形成以西安市为极核,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轴的高等教育和高科技产业带,带动银川和西宁高教和高科技的发展,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西北高等教育按“基地——轴线——面”的格局摆开,形成西北高等教育以西安高等学校为扇柄,辐射全区的高等学校(生态)群落。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处物产富饶、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平原的中央,是人口大省四川省会,是内地与西南及西藏的交通枢纽,是全国六大通信交换中心,九大邮政通信一级处理中心之一。成都有普通高校20所,科研院所与技术开发机构2500多个,科技人员44万人,无论从科技人员总数和每万名职工科技人员数(450)看, 成都在全国大城市中均居前列。成都是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是西南的中心城市,具有吸聚和辐射功能。即开拓、承接来自上海、广州、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境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与资金等要素的转移。成都作为西南的中心城市,在大西南的发展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国家的西南高教基地也设在这里。下世纪要充分发挥成都高教基地的作用,形成以成都为极核,以重庆——成都——昆明为轴的高等教育和高科技产业带,带动贵阳和拉萨高教和高科技的发展,从而促进合理布局的西南高教体系的形成。

2、西部支柱产业与西部高教科类和层次结构。

西部高校要紧密围绕西部的产业基地和支柱产业及现代化大农业,调整和布局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科类结构。西南的产业基地为:西电东送的能源基地;有色金属基地;磷生产基地;热带亚热带作物基地;旅游基地。支柱产业为: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电和汽车工业;食品工业;电子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化大农业。西北地区的产业基地为:煤电油气齐备的综合能源基地;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以铝、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能源基地;畜产品基地。支柱产业,机械制造和汽车工业;化学工业;黑色冶金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和轻工业、建材工业;电子工业等先导产业;以及现代化大农业。

三、从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来看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

1、西部内部的高教均衡问题。

西部虽然是国家发展战略东部、中部、西部区域中的欠发达地区,但区域内部行政省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省内各区域经济发展也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表现在:①省会及大部分地级市是欠发达地区中的发达地区,其各项指标是比较高的,有些甚至高于发达地区。②象关中平原、成都平原、天山脚下、宁夏银川盆地等局部地区都是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些发达地区高校集中,绝大多数人才和新兴产业集中在这里,是各省、市、自治区发展的核心。下一步各省、市、自治区要以这些地区为依托,采取省内非均衡投资战略,加快省内落后地区开发,首先要打开人才通往贫困地区的路子。要求高校对口支援贫困地区高教的发展,每个地区要建一所高职学院,解决本地的人才和技术问题。

2、西部高校要为“科教兴西(部)”服务。

各省、市、自治区的高校要围绕西部的产业和资源优势调整和改造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结构,把主要目标放在为西部经济快速发展培养人才和科技服务上来,自觉成为“科教兴西(部)”主力军。

四、从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而经济落后的特点,来看高教资源的布局结构问题

1、西部的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在被统计的35种主要矿种中,探明储量占全国90%以上的有稀土、汞、钛、铂族金属、镁盐、钾盐、石棉等等;超过60 %-80%的有锌、锡、钡、天然气等;超过50%的有铅、锑、磷、煤等。 按45种主要矿产工业储量潜在价值量计算,西部占全国的56.5%,比中部、东部之和还大13个百分点。西部的水能理论蕴藏量达5.57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电资源2.74亿千瓦,分别占全国的82.3%和72.3%,而且西部这些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另外,西部还有虫草、雪莲、牦牛等许多高价值动植物和包括新疆在内的日光、冰川、积雪等自然资源。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大,人均土地多是又一大优势。耕地、草地、林地分别占全国的34.39%、81.96%、49.63%。光热资源充足,得天独厚。 内蒙、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唯有的四大牧区。西部的国土面积占全国71%,而人口只占28%多,土地潜力之大是其他地区所不可比拟的。

除自然资源外,西部也有社会经济资源上的优势。在60年代末“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入到西部和部分中部地区的资金达3000亿人民币,形成了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和军工项目。西部现有的飞机制造、卫星发射等高技术,都是在当时建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带动了西安、兰州、成都、重庆、包头、贵阳等一大批大中城市的发展和形成。这些地区现在仍有人才和技术优势。

改革开放后,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也具有一定的地缘优势。与其接壤的中亚、东南亚国家,以及东欧部分国家,在经济上与西部各省区有一定的互补性,而且在民族、习惯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之处,随着边贸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口岸的增加,经济交往逐渐增强,有形成多种经济协作区的条件。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特别是第二欧亚大陆桥和南昆铁路等外出通道的贯通,西部的这种地缘优势将日益发挥出来。另外,还有得天独厚的西部文化古迹,山川风光旅游优势等,都起着加快西部发展的作用。

2、西部高校要培养西部人才。

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地缘资源、文化旅游资源都需要与之相应的科技、人才、产业开发优势配套。而西部目前人才流失、科技落后、产业开发缓慢,要解决这个问题,除政策和资金之外,就是要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高等教育,为西部培养人才,提供科技服务。鉴于此,西部高校要围绕西部优势产业及资源,调整专业结构,培养“西部人才”。比如象现在三峡地区高校设的“移民专业”就是很有特色的,为三峡开发培养能留住、能用上、能发挥作用的人才。在空间布局上要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提倡在矿区、产业基地、边境口岸、大的牧区等开设特色单科院校或高等教育层次的教学点,解决人才通往这些地区的路子问题。

3、应从矿产资源中提留西部教育经费。

值得一提的是:西部资源多为矿产资源,而矿产资源为国家所有,地方利益分成很少。是不是从矿产资源中抽出一块作为西部教育经费,留给西部教育发展之用。再就是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西部资源性产品量多价低,利益流失严重,缺乏自我积累,是东西部差距形成的原因之一。中央应由过去向东部地区倾斜政策转变为向基础产业和资源倾斜政策,自然可增加西部自我积累能力,缩小东西部差距。

五、从西部是我国21世纪初发展的战略重点来看西部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问题。

1、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1995年9月28日党的十四届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特别把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当解决好的12个重大关系之一,并指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因此,振兴西部经济,不仅是西部地区自身的局部发展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和全社会全局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西部高等教育是西部经济发展的智力和人才基地,亦应放在战略的高度缩小与东部高教的差距。保持现有优势,超前发展,为开发西部做好前期的人才、技术、产业方面的准备工作。

2、西部高教发展是西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部高等教育应作为国家开发西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优先、超前发展的地位。开发西部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对西部高教的发展,国家应承担较大份额和责任。要在体制改革中特殊对待,给予特殊政策,最好设“西部高教特区”。允许西部高校在招生、收费、专业设置、科技开发及融资渠道等方面有特殊的、有利于西部开发的政策。

六、从西部现有高教基地(群落),看西部高教的布局结构

1、西部高教要强化西部性。

西部高等教育现已形成西安、成都两大基地,以及重庆、兰州、贵阳、昆明、西宁、银川、乌鲁木齐、拉萨等高教群落,这些现有高教资源是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除国家布点在西部的、以重点尖端科学为主的,面向全国的大学外,其他大学均可看作西部高校或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校。在下一步的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中,要进一步强化其西部性,密切学校与西部经济的关系,所设专业、科类、层次、培养目标都要突出西部特色,这样才能为西部发展培养出实用人才。

2、西部高校要在为西部服务中求得发展。

西部高校的科研要在追赶科技前沿及国际潮流的前提下,以为西部发展服务为目标,尤其是应用科研更是如此。通过为西部服务,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高等学校在与区域经济相结合中求发展,这是未来西部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七、对西部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1、关于西部创办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大学。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国家“战略西移”,缩小东西差距将列入国家计划。“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都要求国家开发西部、发展西部,尤其应优先发展西部教育,提高西部人口素质和高级人才所占的比例。这就要求国家在西部地区要利用现有的高教基地优势,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把国家布点在西部的、现有水平较高的有关大学合并,组建21世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这些大学由国家统筹,省、市、自治区共建,经过几年建设成立足西部,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大学。

我们建议,可考虑在西北的西安、兰州,西南的成都、重庆各建一所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大学,西安以西安交大为龙头与西安公路交大、西安电子科大、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医科大学共七所大学组建成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西京大学。

成都以西南交大为龙头与四川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大、西南民族学院、华西医大共六所大学组建成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蓉城大学。

兰州以兰州大学为龙头,与甘肃工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兰州商学院、兰州医学院、西北民族学院、中科院兰州分院等七所学校及科研单位组建成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大学——金城大学。

重庆以重庆大学为龙头与重庆建筑科技大学、西南政法学院、重庆交通学院、重庆商学院、重庆工业学院等组建成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大学——三峡大学(或称重庆大学或长江大学)。

2、关于西部高教基地的建设问题。

西部现有国家两大高教基地:西安——兰州基地;成都—重庆基地。站在西部来看,西部高教可以看成为西安、成都、兰州、重庆四大高教基地。这四大高教基地可以分别由西京大学、蓉城大学、金城大学、三峡大学为核心组成辐射西部的高校群落。国家对高教基地的高校要区别情况具体对待。对于各高教基地的一流大学及有关面向大区的高校要由国家统筹与西部各省(市)联合共建。原则上,高教基地不能实行以省统筹为主的体制改革方案。在西部财力和对人才吸引力不足的情况下,国家可以考虑与发达省(市)共建西部高校,甚至可以考虑把西部国家办的某些高校划转给东部沿海省(市),实行异地划转(象西藏民院就办在咸阳)。

3、关于西部高等学校群落的建设问题。

西部要以四个高等基地为核心,形成辐射省会城市和部分中等城市的西部高等学校群落。这个群落要逐步形成在高教基地内培养以高层次研究生人才为主,省会和部分中等城市培养本科生为主,各地区级城市培养大专生及高职生的格局。这样可以解决人才通往农村落后地区的问题。21世纪初要基本形成新的西部高校群落,尤其要对地(市)的成人高校及师专等进行合并、充实,办成社区性质的高职院校,结合地区特点培养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实用人才。

4、关于西部高等教育特区的问题。

西部是国家的矿产资源基地,是下世纪国家发展的重点。而西部由于地域劣势致使现在人口素质低,贫困人口多、分布广,高等教育分布不均衡,发展高等教育有人才和资金的困难。现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积累的高教资源如不抢救也会“沙漠化”,这些问题都是西部地区自身难以解决的。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下世纪西部开发需要大量的知识人才,这就需要西部高等教育大发展来支撑西部经济的发展。在西部自身无力发展高等教育时,国家应采取特殊政策,把西部作为高等教育特区来发展。除对国家设在西部的重点大学采取非均衡投资战略,增加投资外,还要给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发展高等教育以特殊政策,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允许西部设立西部教育银行筹措教育发展资金,改革矿产资源利用的利益分配,从矿产资源中提取一部分作为教育发展基金,推动西部高等教育优先发展。允许西部高校跨省招生,按生源地标准收费,筹集办学经费,允许西部高校到国外和台港澳等地招生,吸收国外资金,提高办学水平等。

标签:;  ;  ;  ;  ;  ;  ;  

关于西部高等教育布局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_重庆成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