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董晓瑜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目的 观察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6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讨组,每组30例。对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及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对两组产妇护理后的效果分析发现,研讨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讨组产妇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中发现,缓解了产妇焦虑、抑郁的症状,提高了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妇产科护理;效果

前言

分娩前的产妇常会因为对分娩知识不太了解和产生不自信感而产生焦虑、抑郁的症状。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通过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并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进行缓解,降低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症状,与以“疾病为中心”的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相比,更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1]-[3]。本次研究在妇产科护理中通过分组的方式分别对两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发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效果良好,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产妇,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和研讨组,每组30例。其中,常规组产妇的年龄在23~38岁之间,平均年龄(28.37±4.62)岁;孕期在24~36周,平均孕期(30.12±4.32)周;初产妇有24例,经产妇6例。研讨组产妇的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年龄(28.67±4.18)岁;孕期在24~37周,平均孕期(30.51±5.03)周;初产妇有23例,经产妇7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发现无显著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观察比较。

1.2护理方案

常规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研讨组产妇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为产妇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1]创立一个护理人员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培训,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及职业素养进行加强培训,贯彻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2]在产妇入院待产的初期协助产妇家属办理入院手续,将孕妇移动至病房,与产妇及家属说明需要进行产前常规检查,讲解检查的要求及步骤。

[3]将本院自制的关于分娩知识及孕妇注意事项的宣传小册发放于产妇及家属进行阅读。针对初产妇分娩知识认识欠缺的情况开办讲座,让专业知识扎实、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向初产妇讲解分娩知识和分娩过程,讲解顺产和剖腹产的区别,讲解产后注意事项及哺乳期如何对新生儿进行喂养,讲解新生儿该如何沐浴、更换尿布及舒适的抱法等,避免初产妇因初次生产经验不足对分娩产生恐慌的情绪。

[4]护理人员在定期查房对产妇的体征进行监测,多于产妇经交流,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根据产妇的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心理护理,对产妇的心理进行疏导。对出现焦虑、抑郁症状的产妇密切关注,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向孕妇讲解分娩过程,多举顺利分娩的产妇案例,从而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消除产妇焦虑、抑郁的症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5]对生产结束的产妇进行观察,对产后体征的恢复情况进行监测。观察产妇是否出现产后并发症,剖腹产的产妇的创口是否出现出血和裂开的情况,若出现这些情况,及时向医生反映,协助医生处理。

[6]对产妇产前产后的饮食进行调整,产前产妇应适量的食用有营养的食物,避免出现过量摄入营养而使得腹中胎儿过大,对分娩过程造成影响。产后应食用清淡营养的食物,少食过于油腻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产妇护理前后情绪变化,采用SAS、SDS评分量表对产妇的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评分。SAS评分量表总分为100分,50分以上表示产妇有焦虑的症状,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严重。SDS评分量表总分为53分,5分以上表示产妇有抑郁的症状,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在护理后采用自制的问卷想产妇进行满意度调查,分3个等次: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用( )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的变化

通过对两组产妇的护理前后情绪变化的观察发现,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间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讨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讨论

多数孕妇在产前都易出现产前综合症等不良情绪,出现焦虑、抑郁的症状,特别是初次生产的产妇,因为未生产经验不足,对分娩知识的认知不足,出现焦虑、抑郁的症状,若产妇的心理为得到及时疏导,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状态,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4]。

随着医学水平的增长,产妇对护理方式的重视,传统的常规护理以不能满足产妇的要求,因此,对护理服务模式的改革成为护理人员需重点研究[5]。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到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将“以疾病为中心”的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以产妇的情况为中心进行相应护理。通过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及职业素养进行加强培训,为产妇提供专业、全面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通过宣传小册和讲座向产妇传输分娩知识、产后注意事项及哺乳期如何对新生儿护理方式,从而提升产妇的对分娩及产后等知识的认知度。通过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对出现焦虑、抑郁的症状的产妇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从而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经过护理后,研讨组的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更有效的缓解,与常规组相比间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且研讨组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显著,对产妇的产前产后意义极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雪.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249.

[2]孙艳辉.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1):569-570.

[3]郑艳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6):167+169.

[4]林胜华.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妇产科病房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07):1109-1110.

[5]周艳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4):125-126.

论文作者:董晓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董晓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