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论文_于善开1,来常敏2,张敏3,张彩霞4

于善开1 来常敏2 张敏3 张彩霞4

1.济南军区第456医院重症医学科 山东 济南 250031;2.莒县中医医院手术室 山东 莒县 276500;

3.济南军区第456医院五官科 山东 济南 250031;4.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 山东 滨州 256600

【摘要】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食管癌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做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个性化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食管癌;肠内营养支持;个性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8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167-01

食管癌患者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提高患者免疫能力,避免营养不良。在此期间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恢复效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1]。本文重点分析了个性化护理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食管癌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做为研究组。其中男性44例,女性20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2.1±5.6)岁。另外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做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3.5±5.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肠内营养。两组患者均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手术过程中施术医生与护理人员配合将营养管顺减压管送至空肠内,将导丝拔出后妥善固定;术后1d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将500mL温度在38℃左右的生理盐水经营养管注入患者体内,在10h左右滴注完成。若患者无返流及胃肠道不适,隔天开始滴注营养液,每日注入量500mL,10h左右滴注完成;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隔天逐渐增加注入量,最终维持在1500mL。在此期间每日给予患者静脉营养配合。

1.2.2护理

对照组患者所在治疗时期为我院未实施个性化护理时期。我科室护理人员成立专门小组,问询患者诉求,总结护理经验,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实施在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工作中:①患者手术方案制定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病情严重程度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并根据患者术后情况随时作出调整,保证个性化护理工作的全面性。②患者对治疗方法认知度受限,会影响患者对治疗的判断,甚至出现抵触心理,导致治疗配合度下降[2]。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手术方案,肠内营养方案的操作过程与重要性,消除患者的紧张感;患者出现的疑问,护理人员应耐心加以解释,说明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③重视营养管的固定情况。固定所用胶布注意定期更换;为营养管做好标记,将置管深度、日期等标注清晰;交接班的护理人员注意观察营养管固定情况,如出现松动及时处理;嘱咐患者活动、翻身时妥善放置导管,若出现意外,立即通知护理人员处理。④治疗期间,患者由于鼻部不适及术后不可避免的应激反应,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对肠内营养的实施产生影响。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采取适当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积极性。⑤患者开始滴注营养液后指导患者采取合适体位,防止返流;定期使用适量生理盐水冲洗营养管,防止管道发生堵塞;治疗期间早晚各实施口腔护理1次,同时应用棉签每天为患者清洁鼻腔,防止口腔、鼻粘膜感染;观察患者恢复情况,鼓励患者及早进行床上锻炼,预防便秘;若营养液滴注速度过快、过量,温度过低、过高,患者可能发生腹胀等消化道反应。以此,滴注营养液时应遵循逐步递增的滴注原则,同时保持营养液以恒温状态进入患者胃肠道,以减少消化道刺激;滴注营养液时注意将患者头部抬高40度上下,滴注结束后继续保持30min,防止营养液返流、误吸,若患者出现呛咳、胸闷、呼吸急促,立即停止滴注;注意糖尿病患者血糖调节,定期测量血糖水平,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实施完成肠内营养。研究组患者期间出现咽喉不适2例,腹胀3例,腹泻5例,给予积极对症处理后均得到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3%;对照组患者期间出现管道堵塞1例,咽喉不适5例,腹胀8例,腹泻9例,给予积极对症处理后均得到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33%;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实施肠内营养凭借其操作简单、安全、营养补充效果好的特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临床[3]。目前已是为此类患者术后提供营养的主要途径。有文献指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能够有效促进肠部蠕动及激素的释放,维持肠道黏膜保护肠道的功能,避免发生细菌移位,起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4]。需要注意的是,肠内营养期间患者可能出现相关的不良反应,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我院护理人员总结以往护理经验,将人性化护理运用到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工作当中。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消除不良情绪,提高配合度;加强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与并发症的预防工作,最大程度提升护理效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个性化护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个性化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另一方面也是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翟慧鹏.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和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4,1(7):141-142.

[2]周建芬.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健康研究.2012,5(32):346-347,364.

[3]谢美玉 赖气治.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1(7):141-142.

[4]万琼.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4,30(12):315-316.

论文作者:于善开1,来常敏2,张敏3,张彩霞4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  ;  ;  ;  ;  ;  ;  ;  

个性化护理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论文_于善开1,来常敏2,张敏3,张彩霞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