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混凝沉淀技术在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论文_唐辉

深圳市前海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某污水处理厂需要对TP、SS两个指标进行提标改造。工艺采用磁混凝沉淀池技术。实际运行情况表明,磁混凝沉淀池出水效果好、运行费用低,非常适合用于针对一级A和地表四的提标改造,同时也可用于黑臭水体治理上。

关键词:提标改造;磁混凝;TP、SS去除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某处理厂设计规模8.0×104m3/d,项目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目前运行状况一般,总磷出水超标,现根据环保部门要求,需要对TP、SS两个指标进行提标改造。

1.2设计进出水水质

设计进出水水质如下:

表1.2-1设计进出水水质表

2工程设计

2.1工艺简介

本项目设计规模8.0×104m3/d(Kz=1.3)。采用磁混凝沉淀工艺,主要是去除水中的SS、TP。

磁混凝沉淀技术是建立在重介质加载沉淀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在混凝阶段投加高效可回收的磁粉提高絮体的沉降速度,并辅以污泥回流装置来提高混凝反应效果的技术。

由于磁粉的比重在5~6之间,在絮凝反应过程中和絮体有效地进行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絮体的比重,在沉淀池中高速沉降,可有效提高沉淀池处理效率的10倍以上。

其主要特点如下:

1)已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是一套成熟稳定的技术。

2)出水SS能降到8mg/L以下,TP能降到0.3mg/L。

3)沉淀池中有大量的磁粉和回流污泥,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4)磁混凝沉淀池表面负荷可取18~30m3/m2h,工艺占地少,处理量大。

5)磁粉可回收,损耗的部分折算成运行成本低至0.012元/吨水。

图2.2.1-1工艺流程图

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依次进入磁混凝沉淀池的混合反应池、混凝反应池及絮凝反应池,分别投加聚合硫酸铁、磁粉、PAM,通过搅拌机使污水与药剂充分混合,形成带磁性絮体后进入斜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水流自下而上,通过斜管快速进行泥水分离,处理后的清水溢流至集水槽并排放至出水渠,污泥通过斜管沉淀池下的刮泥机收纳到泥斗。

沉淀池泥斗内的污泥一部分通过回流污泥泵回流至混合反应池,另一部分通过剩余污泥泵输送至高剪机,再通过磁分离器分离污泥和磁粉,磁粉回流至混合反应池重复使用,不含磁粉的污泥排入污泥泵房。

2.2.2参数设计

本项目设计流量为80000m3/d(Kz=1.3)。设计磁混凝沉淀池1座,分2格运行。混合反应池停留时间宜为30~120s,本次设计90s;混凝反应池停留时间宜为60~120s,本次设计90s;絮凝反应池停留时间宜为180~300s,本次设计260s;沉淀池表面负荷为18m/h。混合池内投加混凝剂(PFS),最大投加量为400mg/L,投药浓度为11%;混凝反应池内投加助凝剂(PAM),最大投加量为2.0mg/L,投药浓度为0.2%;磁粉浓度为1000mg/L,磁粉损耗量<5.0mg/L。

以下为各构筑物及设备的参数:

表2.2.2-1主要构筑物清单

 

4运行结果

本工程现已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实际进、出水水质见表:

表4-1运行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TP(mg/L)SS(mg/L)备注

进水出水进水出水

2018年2月5.310.3621.349.22平均值

2018年3月5.890.3316.217.61平均值

2018年4月5.630.2818.637.25平均值

2018年5月5.940.2915.428.19平均值

5结语

该工程采用磁混凝沉淀池作为提标改造工艺,沉淀速度快、效果稳定运行费用低,且运行实践证明出水效果良好,能达到设计预期效果。非常适合用于针对一级A和地表四的提标改造,同时也可用于黑臭水体治理上。

论文作者:唐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磁混凝沉淀技术在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论文_唐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