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_李双洋

湖南省湘潭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湘潭 4111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就诊的19例男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病程作回顾性分析,对研究对象的生存率进行计算,并探究分析研究对象预后的干扰因素。结果:5年后仍旧生存的患者有12例(63.16%),患者的年龄、肿瘤侧别、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情况、手术方式、化疗与否、放疗与否、内分泌治疗与否对患者预后影响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原发肿瘤、腋窝淋巴结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M分期、原发肿瘤、腋窝淋巴结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对患者的生存影响极大。因此,男性乳腺癌患者越早发现疾病,越早治疗,生存率越高。

【关键词】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分析

引言:

一般乳腺癌较常发生在女性身上,男性乳腺癌患者极少,因为其较低的发病率,所以当前临床上并没有专门针对男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一般男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都会参考女性乳腺癌,因为男女身体构造不同,所以治疗时候也是有差异的。我院为了给男性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特选取了过去五年在我院治疗的19例男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19例患者的随访追踪,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并研究了干扰预后的影响因素。具体的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就诊的19例男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已被确诊为男性乳腺癌患者。研究对象年龄在20~85岁,平均年龄(60.11±2.52)岁。研究对象无精神方面疾病,语言表达能力正常。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在研究前均已知情并同意参与调查。

1.2方法

19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均需要采用手术方式。其中实施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4例,实施传统Halsted根治术的患者2例,实施乳房单纯切除术的患者1例,实施乳房切除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相结合的患者2例。手术后需要进行化疗巩固效果的患者有12例,一般化疗方案有四种:环磷酰胺、甲氨喋呤、以及氟尿嘧啶为一种,多柔吡星、环磷酰胺为一种,环磷酰胺、多柔吡星以及氟尿嘧啶为一种,多柔吡星、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为一种[1]。其中有4例患者通过给药42~50Gy来进行放疗。19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是雌性激素受体以及孕激素受体阳性,需要调整患者的内分泌,一般需要每天服用20mg的三苯氧胺,连续服用五年,每天一次。在这一治疗过程中,要保持对患者的联系,定期进行回访,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2]。

1.3观察指标

主要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影响因素进行观察。临床病理特征由专业人员对患者的年龄、肿瘤侧别、TNM分期、原发肿瘤、腋窝淋巴结、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情况、病理类型、HER2情况进行记录。预后影响因素由专业人员对患者年龄、肿瘤侧别、TNM分期、原发肿瘤、腋窝淋巴结、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情况、手术方式、化疗与否、放疗与否、内分泌治疗与否等不同情况下的五年后生存率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分析中,采用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对计量进行检验,使用P值来分析数据之间的差异,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临床病理特征(见表1)

表1 男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情况

通过表2可以看出,5年后仍旧生存的患者有12例(63.16%),患者的年龄、肿瘤侧别、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情况、手术方式、化疗与否、放疗与否、内分泌治疗与否对患者预后影响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原发肿瘤、腋窝淋巴结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NM分期、原发肿瘤、腋窝淋巴结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对患者的生存影响极大。患者越早发现疾病,越早治疗,生存率越高。

3.讨论

乳腺癌作为一种癌症,男女性都可能成为发病者,男性发病几率远远低于女性,但是发病后影响程度是和女性一样的[4]。我院为了分析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访发现,5年后仍旧生存的患者有12例(63.16%),患者的年龄、肿瘤侧别、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情况、手术方式、化疗与否、放疗与否、内分泌治疗与否对患者预后影响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原发肿瘤、腋窝淋巴结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TNM分期、原发肿瘤、腋窝淋巴结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对患者的生存影响极大。因此,男性乳腺癌患者越早发现疾病,越早治疗,生存率越高。

参考文献:

[1]王斌,连镇,熊健,等.102例男性乳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1):23-26.

[2]徐斌,邵营波,张莹,等.男性乳腺癌患者49例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13):1037-1041.

[3]王翔宇,方仪,杨雪,等.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6,21(4):340-344.

[4]归奕飞,廖文勇,刘媛.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J].癌症进展,2017,15(6):702-704.

论文作者:李双洋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_李双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