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肾结石患者取石术后造瘘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詹迎春

黑龙江农垦总局总医院 150088

摘要:目的:探析对肾结石取石术后肾造瘘管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期间入我院行肾结石取石术后肾造瘘管治疗的85例肾结石患者,在病人及其家属对此研究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根据数字双盲法将病例化为干预组(45例,行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两个组别,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干预组患者无论是带管时间还是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对肾结石取石术后肾造瘘管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进一步保障护理质量,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带管时间,缩短康复进程。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肾结石;取石术;肾造瘘管

本文旨在探析对肾结石取石术后肾造瘘管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特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期间入我院行肾结石取石术后肾造瘘管治疗的85例肾结石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期间入我院行肾结石取石术后肾造瘘管治疗的85例肾结石患者,其中男46例,女39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5.56±11.60)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泌尿分会制定关于“肾结石”的诊断标准,经超声、静脉尿路造影、X线腹部平片检查综合评估确诊,同时研究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者、思想意识不清晰者、肾功能丧失者、原发尿路感染者、恶性肿瘤者、药物依赖性强患者和心力衰竭者,以病人及病属对此研究知情、自愿为前提,根据数字双盲法将病例化为干预组(45例,行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两个组别,两组对象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行常规护理,内容有环境护理、健康宣教、体征监察、不良反应观察及治疗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中融入个性化护理内容,主要措施如下:

(1)心理评估及护理 入院后详细问询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家庭经济状况、病情程度、兴趣爱好等信息;主动和病人沟通,专业调查量表和言行评估相结合,掌握患者心理状态,有较强负面情绪者医护人员应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纠正不良情绪,使其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2)术前准备护理 ①手术体位训练,俯卧位是肾结石取石术常用体位,部分病例由于结石多发或呈鹿角状,术中操作时间则较长,因此术前可进行必要的体位训练,保持俯卧位半小时,之后再循序渐进延长训练时间,以保障后期手术顺利进行。②个性化饮食指导。③肾结石疾病及其相关知识宣教,讲解内容包括微创取石的优势、有效性和安全性,生活饮食注意事项,术后管道护理注意事项,指导可能发生并发症的防治措施,自我监测尿液形状及色泽的重要性等。④床上排便训练,因为术后患者需绝对卧床4-7d,因此术前即可开始必要的床上排便训练。⑤检查,术前患者除常规凝血血功能、肝肾功等检查外,还应对特殊病例进行必要的针对性项目检查,比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者,还应进行血糖、血压检测,确保身体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3)术后基础护理 包括体征监察、健康宣教、出院指导等[1]。(4)个性化管道护理 首先妥善固定各管道,注意观察管道是否通畅,避免打折、扭曲、脱落等;指导患者活动时注意保护管道系统;观察尿液色泽、形状,记录每日排出量,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清洁、干燥局部,积极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发症及瘘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分析患者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此外离院前应用院内自制调查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3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t”检验,并以( ±s)即“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或纳入卡方中计数资料比较为“x2”比较,以率“%”表示,结果如果若p值低于0.05则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 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3%(1/45,发热)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6/40,其中发热4例、感染1例、瘘管移位1例)(x2=4.575,p=0.032)。

2.2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分析显示干预组患者无论是带管时间还是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详见表1.

2.3护理满意度对比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5%(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x2=4.936,p=0.026)。

3 讨论

肾结石是临床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多表现为鹿角形结石、多发性结石,常伴随肾功能异常和器脏生理解剖结构上的改变,手术法仍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随着腔内泌尿外科专业技术的发展,微创取石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术后进行肾造瘘管处理是一种肾盂导向体外的系统,通过管道能再次清理残留结石,同时可有效导尿,有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等,而同时给予优质护理还可进一步提升造瘘管安置效果[2]。

肾造瘘指的是通过切开或穿刺肾实质,之后将导管送至肾盂的处理方式,重在起到改变尿路引流的作用,适合用于肾结石取石术后,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选择了经皮穿刺肾造瘘管处理方式,术后需结合周到护理方能更好起到预防感染、引流等效果[3]。个性化护理是现代医疗背景下推崇“以患者为中心”开展的一种人性化护理理念,护士工作中应以不同患者病情、心理等需求而做相应调整,使服务更具针对性,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促进病情康复[4]。此研究显示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带管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所得效果良好。

综上,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肾结石取石术后造瘘管患者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术后康复保驾护航,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楚兰英.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肾结石患者取石术后造瘘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特别健康,2017,(23):121.

[2]张玲玲,孟扬,张倩等.个体化护理在肾结石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7,7(9):106-109.

[3]谭晓林.个性化护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28(52):206.

[4]黄莺.综合护理干预对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4):68-69.

论文作者:詹迎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  ;  ;  ;  ;  ;  ;  ;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肾结石患者取石术后造瘘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詹迎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