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工作论文,大学生思想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237(2000)01—0055—04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不久前,中共中央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要举措。它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高等院校作为全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担负着培养新世纪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其重要。本文试图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以期求教于同行。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架设于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之间的桥梁,是实现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双向交流的渠道。高等院校在长期的思想教育中虽然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也有很多好的方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也需要探索和改进。按照中央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方针原则,做到“六个必须坚持”[1]。一是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二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三是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必须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五是必须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六是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全社会共同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在“六个必须坚持”的方针原则指导下,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确立大学生的正确位置,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为培养新世纪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如何探索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笔者认为:
一、坚持正面灌输,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推进,在主流和方向值得肯定的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严重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在青年大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现象,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方面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范和偏离,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也有所弱化。因此,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深刻地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灌输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一种尚未定型的时期,思想的可塑性很大,包括他们的思维和心理状况,都处在一个成熟和发展的过程之中。为此,要用现代意识丰富思想教育的内容,力求触及学生的思想特点并因势利导。笔者认为,要抓好三个环节的教育,一是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二是要根据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在学生兴趣浓厚的氛围中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和优良个性。坚持对大学生进行“两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个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四情”(国情、省情、地情、校情)教育;或组织他们参观革命纪念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或组织他们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使他们在劳动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三是要根据大学生不同专业的特点,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让他们在大学的三年或四年的生活中,明确自己今后所肩负的责任,为他们走上社会从事自己的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正确把握热点,紧扣大学生关注的国际国内的问题展开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参加者。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中国青年要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一要求既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又为我国青年的成长指明了方向。青年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文化层次较高、思想非常活跃,而且对国内外的局势相当关注,他们会因某一国际争端事件的处理不公而群情激愤;也会因一场国际间的球赛的输赢而狂欢宣泄;他们会为一桩侵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案件拍案而起;更会为一个地方和个人的天灾人祸而解囊相助。因此,作为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紧扣青年大学生关注的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展开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及时开设讲座,组织座谈讨论等,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形势,明辨是非,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评判问题,让他们的满腔热情化为实际的行动,用于学习和工作之中,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参加者。
三、加强组织约束,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使他们自觉地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朝着正确的成长方向发展。长期以来,学校各级党组织充分地发挥了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学校共青团组织是青年大学生实践共产主义的大学校,也是青年大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在校大学生团员所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已达到95%左右,因此,加强共青团组织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应摆到党组织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应作为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在大学生中“选优”“推选”的工作结合起来,把优秀的大学生吸引到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队伍中来,使周围的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党的队伍是由先进分子组成的,党是有生命力的,从而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学校的共青团组织应通过各级各类的团校,在团员青年中开设团课,过团组织生活和有计划地组织节假日活动以及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开展评议团员活动来规范青年大学生遵守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的言行,使大学生自觉地加强组织纪律性,投入到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
四、优化校园环境,促进大学生形成高雅的文化氛围,让他们在校园文化中陶冶情操升华思想。良好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一种格调高雅、健康向上、文明有益的校园文化环境。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2],把学生吸引到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上来, 促进青年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让他们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陶冶情操升华思想。
五、倡导情感教育,调动大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让教育者的思想信息和目标要求顺畅地实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人是有思想感情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把关心人和关心事结合起来,热切关心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深入了解他们的困难,关心他们的冷暖。近些年来,高校各级领导、政工干部主动深入班级、寝室,了解特困生的情况,发放补助及减免学杂费,这些都是关心大学生成长的具体措施。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还应重视感情投入,用真实的情感去凝聚人,调动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必须具有一定的心理基础,如果在信任心理基础上进行交流,教育者发生的思想信息和目标要求往往会被受教育者顺畅地接受,并能产生积极的行动效应。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务必在工作实践中,做到以心换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切忌板起脸孔动辄训人,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形象在大学生心目中就会显示得高大,所做的工作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发挥典型优势,树立大学生身边的学习榜样,让他们起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和行为导向的效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重视抓典型,也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典型、树立典型。发挥典型的榜样作用,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特色,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大成功的经验。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从建国之初到本世纪末,全国培养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典型人物,像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像雷锋、焦裕禄、王进喜、时传祥,像孔繁森、李素丽、张华、邱娥国等等一大批的典型人物,他们鼓舞了一代甚至几代人,这些典型人物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树立了一面面光辉的旗帜,他们的典型事迹起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和行为导向的效果。今天,我们依然要发挥典型感召的巨大作用,大力宣传和表彰发生在师生身边的典型人物及先进事迹,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真切感受到典型就在自己的周围,英雄模范人物就出现在平凡的现实中,让典型人物的优秀品质激励着青年大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七、善于批评帮助,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轨迹沿着健康的轨道运动,使他们在有意或无意中受到教益得到启迪。批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它不像表扬那样容易使人接受,一旦批评失当,就会给对方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和逆返行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批评艺术,要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做到因势利导。既要让批评者心悦诚服,又要指出对方的不足,既要使受教育者能引以为戒,又要让被批评者在有意或无意中受到教益和启迪。
八、注重社会实践,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独特作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参与贡献。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社会这一大课堂,培养和造就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少不了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应该重视实践教育,创造更多的机会让青年大学生走向社会、接触实际,引导他们了解社会。除目前已形成惯例的暑期社会实践、毕业生实习外,平时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开展得丰富多彩一些,如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军学共建,厂校共建,节假日社会调查等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珍惜国家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倍感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要很好地组织引导他们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而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参与、在参与中贡献。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期望的那样:一个有志的青年,要想成为有用之才,必须走艰苦锻炼的道路,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自我锻炼必须和国家、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既是向青年大学生提出的殷切希望,也是赋予我们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为之而努力工作。
总而言之,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新世纪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结合高校的特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我们坚信,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依靠全社会来共同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然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