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场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途径论文_邓慈寿

邓慈寿

英德市横石塘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发热传染性很高的疾玻这种疾病是由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猪病,特征也比较明显,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发绀,淋巴结,肾,胃肠粘膜有明显出血的症状,而且这种疾病发病过程极短,死亡率已经达到了100%。可见,"非洲猪瘟"是养猪业的头号杀手,严重危害了养猪产业的发展。2018年8月3日我国辽宁沈阳沈北区发现了首次非洲猪瘟的病例,疫情一旦发现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截止12月3日就有20多个省市发现82例非洲猪瘟疫情,这次疫病对我国的生猪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疫情的发生,探究猪场非洲猪瘟的综合性防治途径就成了保护养殖户利益,提高消费者消费安全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猪场;非洲猪瘟;防治;

前言

非洲猪瘟也称ASF,是由于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其以传播快、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成名。非洲猪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所列的法定报告的动物疾病,我国也将其列为动物疫病,并且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2年)》中将其列为重点防治动物疫病之一[1]。非洲猪瘟在世界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出现非洲猪瘟的国家其养殖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这种疫病一旦形成疫区,就很难根治,而且会反复流行,对国家整体的经济、政治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猪场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是十分有必要的。

1.非洲猪瘟发病情况

1.1全球发病情况

1909年发生于肯尼亚的非洲猪瘟首次与1921年英国兽医学家Montgomery所报道,随后非洲猪瘟疫病一直存在于萨拉哈以南的非洲等国家,1957年先后流传至西欧和拉美国家,虽多次被有效扑灭,但是仍在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撒丁岛盛行,此后,非洲猪瘟逐渐入侵欧洲,对欧洲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1977年,ASF蔓延至古巴等拉丁美洲,1987年又传入南美洲的巴西与多米尼加共和国。

2007年,全球多个国家又一次遭到非洲猪瘟大规模侵袭,特别是俄罗斯及其周边地区疫情最为严重,之后2007年8月非洲猪瘟蔓延至亚美尼亚;2008年1月阿塞拜疆;2012年7月乌克兰;2013年6月白俄罗斯;2014年波兰、拉脱维亚等国家相继报道非洲猪瘟的爆发。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调查统计,截止2012年低,全球已有48个国家相继报道遭受ASF的侵袭[1]。2017年3月伊尔库茨克暴发非洲猪瘟,仅仅距离中国国境1000km,随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发出报告,中国很有可能是非洲猪瘟下一个入侵的地区。

1.2中国发病情况

2018年8月3日上午11时,东北沈北新区经由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确诊中国首例为ASF,截止至2019年6月1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共通报137起疫情,但仍有8起尚未解封,就现阶段总体形势来看,非洲猪瘟疫病的发生仍在延续,其防治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2.猪场非洲猪瘟的防治现状[3]

2.1非洲猪瘟疫病认知存在误区,防疫意识薄弱

根据调查显示,有将近91.2%的养殖户认为预防疫病只需要简单的打打疫苗就可以了,没必要花太多时间、精力、金钱去进行特殊的防疫工作,相对于传染性疫病80%养殖户认为预防寄生虫比较重要,而对于非洲猪瘟这种疾病只有部分的养殖户知道如何简单的防治,很大一部分人尤其是散养的养殖户既不懂养殖技术又不懂防疫知识,就更谈不上什么专业的防疫人员了。可见,养殖户对于防疫的认知是有明显的误区的,养殖户自身的防治意识是防御非洲猪瘟的根源,是防治措施有效落实的关键,对于全国防治非洲猪瘟来说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非洲猪瘟从感染到确诊存在传播的潜在风险

由于非洲猪瘟具有传播性、而且发病间期极短,并且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强,可以在感染猪分泌物和环境污染物中长期存活,还可以通过感染猪的血液、粪便、尿液和唾液污染、软蜱、肉制品等直接或间接传播[2]。因此,无法避免非洲猪瘟在被感染后潜伏期和最终确诊的检测期传播的客观问题,同时非洲猪瘟在我国仅仅存在一年,时间尚短,目前我国虽已研发出高技术检测预防系统,但是预防系统技术还有待完善。

3.猪场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途径

3.1建立完善检测预防系统,高度检测疫情动态,及时上报

非洲猪瘟主语烈性传染病,自18年8月发现至19年6月这短短的时间内,就让我国的30多个省份纷纷发布了疫情紧急通知,这足以证明非洲猪瘟的传播速度之快。而且目前非洲猪瘟没有确切的疫苗可以提供预防使用,发病后也没有切实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因此,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的、全面的非洲猪瘟检测预防系统是相当有必要的。针对有可能产生疫情的区域进行风险识别的风险分析,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构建疫情风险大数据平台,强化检测预防系统的疫病监测能力。

建立检测预防系统的同时,猪场以及当地政府也应当始终关注外界疫情的动态,积极主动的准备应急措施,将农业农村部制定的《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当做检测预防疫情系统的主要方针,建立检测疫情的实验室,加强对非洲猪瘟的勘察与监测,同时及时掌握我国的疫情防疫机制或者措施,尽可能的完善检测预防系统,将疫情发生的概率有效的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若有疫情发生时,就要将猪进行隔离,同时及时上报当地政府,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防止因为猪的移动或者上报不及时导致疫情的蔓延。

3.2严格落实疫情预防措施以及疫情处理措施

第一、预防。即使没有发生疫情也应当防患于未然,将疫情扼杀在摇篮中。首先,要从猪场的人员管理方面进行预防,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的养猪场,饲养员在喂食前与喂食后都应及时进行消毒,且禁止去发生过的疫情地区,同时无关人员禁止进入养猪常其次,物品管理,针对外部购买的物资诸如:饲料、疫苗、猪苗等要进行严格的途径把控,严禁购买一切疫区的物品。最后,车辆管理,运猪车是一个传染非洲猪瘟的重要途径,谁也无法保证车辆上是否有已经感染疫病的猪的排泄物,因此,对于运猪车一定要严格清洗、消毒,并且无关的车辆禁止进去养殖常

第二、处理。针对已经发生疫情的区域,首先要根据《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对猪场内的生猪进行及时的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措施。同时根据《关于防治非洲猪瘟加强生猪移动监管的通知》以及《农业农村部关于切实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督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严禁疫情区域内的一切物品的流入与调出,使疫情有效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次,加大非洲猪瘟的检测排查力度,针对引起当地猪瘟的源头进行严格跟踪调查,将一切非正常死亡的猪严格按照《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调查报告,将其进行采样、送检等工作。最后,疫情发生后及时向社会公众、疫情有关部门通报疫情,同时加强防治措施的宣传指导,实现全民防治的目标。

3.3提高养殖户防疫意识,保障养殖户利益

自8月3号国内发现首例非洲猪瘟起,至今年6月11日,已有30多个省市共137起疫情。从国外经验来看,短期内在国内根除非洲猪瘟疫情并不现实,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是持久战。但是在2019年4月1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养殖环节非洲猪瘟疫情排查工作的通知》这一规定中指出,现阶段,非洲猪瘟疫病已经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一定的污染面,但是我国的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存在普遍薄弱,导致整体的防疫水平低下,没有形成有效的防疫圈,养殖环节疫情的传播风险在持续加大。因此,强化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加大加强养殖环节的疫病排查力度,是当前预防疫并控制疫病的有效措施。一方面,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向人们群众开展非洲猪瘟的认识、预防、控制全方位的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对非洲猪瘟的正确认识,避免疫病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疫情的持续蔓延。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建立高专业高素质的防疫队伍,对养猪户进行专业的指导,并且防疫人员要定期的进行发放宣传资料、开办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的培训班,也可以组织防疫知识竞赛等活动,以激发养猪户防疫积极性、提高养殖户防疫意识和防疫技术为主要目标,同时针对已遭受疫情侵害的养殖户,政府应当给予适度的补偿,保障养殖户的利益。此外,针对疫苗研究及相关防治团队,政府应给予人、财、物多方面的支持。

4.发展制度规模养殖,注重产业链整合与延伸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养殖户是散养的形式,这就加大了非洲猪瘟的入侵几率,改进散户养殖模式,大力推进规模化,规范化养殖,同时配备转化的设施器械,加强人员管理,提高饲养管理与疫病的防控水平,是有效降低非洲猪瘟疫病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同时注重延伸和与拓展整个养猪行业的产业链,建立"公司+养殖户"的模式,大力支持有实力的猪产品生产加工公司与养殖户直接建立联系,跨区域发展连锁经营模式,建设现代化猪产品的流通与配送体系,构建新型的猪产品销售模式,使公司与养殖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链,从养殖、屠宰、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提升非洲猪瘟疫病的防控能力。

5.结束语

非洲猪瘟的防控已然迫在眉睫,但是还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警惕防控,将防治非洲猪瘟的战役持续打响,将基层工作落实到位,并且要做到随时自省,不断加强防治有段的改进,有效防控非洲猪瘟。

参考文献

[1]卢劲晔,顾蓓蓓,卢炜,马卉,周伟伟,陈瑞辉.浅析非洲猪瘟疫情分布、传播及防控对策.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聂赟彬,乔娟.非洲猪瘟发生对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影响[A].中国农业科技导报1008-0864( 2019) 01-0011-07

[3]赵丽.非洲猪瘟诊断与防治[B].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播乐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019.01.045

论文作者:邓慈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  ;  ;  ;  ;  ;  ;  ;  

浅谈猪场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途径论文_邓慈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