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困难儿童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黄婷

(高淳人民医院儿科 江苏南京 211300)

【摘要】目的:对学习困难儿童进行综合干预,探讨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2014年来我院儿科就诊的22例学习困难儿童,对其进行综合干预,包括感觉统合训练干预、儿童行为干预、心理干预和父母教育干预,对比干预前后儿童的感觉统合情况、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及学习成绩。结果:干预后儿童的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儿童的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异常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儿童的主课考试平均成绩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学习困难儿童进行综合干预可改善儿童的学习困难情况,提高儿童的视、听、读、写及表达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学习困难;综合干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043-02

学习困难也可称为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儿童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方面有一定的障碍,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造成[1],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成绩一般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若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将严重影响到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本次笔者以我院儿科收治的22例学习困难的儿童为例,观察学习困难儿童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5年-2014年来我院儿科就诊的22例学习困难儿童,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7~12岁,平均年龄(9.0±0.5岁)。22例儿童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中“特定性学习技能发育障碍”[2]的诊断标准以及同行学者季卫东[3]的界定标准:①儿童的主课平均成绩均低于全年级第10百分位;②授课老师评定其学习能为差的学生;③至少有一门主课成绩不及格;④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定其智力在70分以上;⑤损害在初上学几年时已经存在;⑤无明显的躯体及精神障碍。

1.2 方法

针对22例儿童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综合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感觉统合训练干预:选择按摩球、平衡触板、滑梯、跳床、积木等训练器材,对儿童的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摸、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将刺激与游戏运动相结合,锻炼儿童的肌肉关节神经感应、身体灵活度、协调性、创造性以及大脑的灵活性。②儿童行为干预:密切观察儿童平时的行为,在儿童表现良好时对其进行一定的奖励,并对其进行鼓励表扬,当儿童的表现较差时要及时予以纠正,向其讲解错误之处,予以相应的处罚,行为干预由学校老师、家长共同参,在干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③心理干预: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习成绩差,经常违纪,容被同学孤立,被家长责罚,出现自卑、焦虑等情绪,因此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改善其心理的负面情绪,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正面情绪。④父母教育干预:对学习障碍儿童家长进行干预,向其讲解学习障碍的相关知识,对父母的教育方法予以指导,改善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刺激。

1.3 观察指标

对比儿童干预前后的感觉统合情况,并对比其干预前后的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及学习成绩。感觉统合使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测量;注意力采用数字化消测验,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使用造句、课文朗读、阅读理解等测验,观察其异常率,学习能力使用干预前后三次的考试主课平均成绩进行评比。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使用SSPS 16.0软件系统,x-±s表示计量数据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P<0.05,说明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前后儿童的感觉统合量表评分对比

综合干预前儿童的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平均(38.5±8.0)分,干预后儿童的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平均(52.6±7.5)分,综合干预后儿童的感觉统合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干预前后儿童的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对比

综合干预后儿童的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预读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异常率明显低于综合干预前,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3.讨论

学习困难的儿童一般有读写障碍、多动症、阿斯伯格等症状,临床表现为学习能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肢体协调性差、社交能力缺乏等表现。对于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尚未十分明确,但是和遗产因素、妊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与代谢等因素有关[4],对于学习困难儿童要及时予以相应的干预手段来改善学习困难。

在笔者的研究中主要对学习困难的儿童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干预,主要包括:感觉统合训练干预、儿童行为干预、心理干预和家长教育干预。①感觉统合训练干预是通过一些按摩球、平衡触板、滑梯、木等训练器材,在基于儿童神经需要的基础上,引导其对感觉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的训练,从而提高儿童脑对于感觉资讯与组织构成的处理能力。②儿童行为干预通过对其良好行为予以奖励,不良行为予以惩罚,可以改善儿童不良行为习惯,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③心理干预帮助儿童改善负面、焦躁的情绪,学习障碍的儿童一般缺乏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差,出现多动症等行为,常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和同学的孤立,因此学习困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5-6],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其改善负面情绪,帮助其树立信心,塑造健全的人格。④家长教育干预,有些家长由于对儿童过度保护造成孩子的操作能力差,有些家长对儿童要求太多,管教严厉,造成揠苗助长的情况,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加重了儿童的学习困难症状,因此要对儿童家长实施教育干预,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儿童和父母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对学习困难的儿童进行综合干预,可提高儿童的多元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黄旭,静进,黎程正家,等.儿童学习困难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5):300-302.

[2]李雪荣.现代儿童精神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55-161.

[3]季卫东.学困儿童认知功能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13-214.

[4]邓海波,苏义梅,邓玉萍,等.30名学习困难儿童教育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9):549-550.

[5] Maria VS.Marjorie I.Robert B.Adolesc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motional wellbeing: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J].J Adolescent Health.2000.27(5):340-348.

[6]关雅杰,李秀华.学习困难儿童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下半月),2010.22(8):987.

论文作者:黄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  ;  ;  ;  ;  ;  ;  ;  

学习困难儿童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黄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