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策略研究论文_王耀明

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策略研究论文_王耀明

(恩施自治州翔宇建设工程有公司 湖北 恩施 445000)

【摘 要】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建筑规模和结构的不断变化,使人们对基础工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基础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可以在其中使用钻孔灌注桩技术,从目前来说,虽然钻孔灌注桩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应用过程中仍旧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本文对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法;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6-0069-02

1.前言

钻孔灌注桩技术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基础工程的施工当中,由于其单桩承载力较大,地质适应性较强,施工机械化程度较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证基础工程的整体质量。但是结合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方法来说,在实际的施工流程中仍旧存在着质量控制问题,包括桩身垂直度、孔洞的规格和不同地层穿越施工等,这就需要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研究,为此基础施工方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2.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

2.1 首先是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利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对基础工程进行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所需要施工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收集和勘察,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施工工具和机械进行选择,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钻机的规格进行确定。在另外一个方面,也需要对桩机和钻具进行确定,根据地质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数量的桩基来进行试桩,以此来对钻孔桩中的各种技术参数进行确定。

2.2 钻孔机的安装和定位

在对钻孔机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地质情况,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钻孔机的基础稳定性,防止施工过程中产生钻孔机倾斜所导致的的桩倾斜现象。一般情况下,对于地层较软和有坡度的地基,可用推土机推平,在垫上钢板或枕木加固,以此来保证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对于带有钻塔的钻孔机,首先需要利用钻机的动力与附近的地笼进行相互配合,使钻杆移动大致定位,再用千斤顶将机架顶起,准确定位,使起重滑轮、钻头或固定钻杆的卡孔与护筒中心在一垂线上,保证钻机的垂直度[1]。

2.3 护筒埋设

埋设护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孔洞出现坍塌的现象,以此来保证能够顺利进行,同时护筒的存在还能够对地表水进行隔离,对孔口地面进行保护,对钻头进行导向,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成孔的整体质量。一般情况下,护筒是由木材和钢筋混凝土所组成,对于护筒的标准要求其坚实耐用,不能出现漏水的现象,并且需要根据孔径的大小来对护筒的直径进行确定,在无特殊情况下,一般可以采用钢护筒来进行埋设。

2.4 制备泥浆

泥浆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冷却钻头、润滑钻具、增大静水压力和防止坍孔的作用,钻孔泥浆一般是由水、粘土和添加剂组成,对于泥浆的配置和稠度来说,需要根据钻孔方法的选择和实际的地层情况来进行确定,在泥浆过稀的情况下,其排渣能力和护壁效果不能达到实际的施工要求,泥浆过稠会对钻头的冲击功能造成影响,降低钻机的钻进速度,影响施工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 钻孔

钻孔是整个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钻孔的过程中,需要在摆正钻具联合牢固的情况下,对钻进速度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钻进速度与泥浆的排放量需要保证相适应的关系。在另外一个方面,钻进过程中需要随时对泥浆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确定,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对钻孔内泥浆的稠度进行调整,在泥浆压力超过水压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实际的施工需求。钻进过程中钻机的实际使用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其中的钢丝绳和润滑部分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对于其中的一些小型设备需要安全存放,防止钻进过程中出现工具掉落的情况[2]。最后,在钻进完成之后,需要对钻孔的实际深度进行测量和判断,以此作为终孔标高的依据。

2.6 清孔

在对孔洞的深度进行确定完毕之后,需要对孔径、孔偏斜度进行验收,验收方法是制造一个长度等于4~6倍桩径,直径等于孔径的钢筋笼,将钢筋笼吊放入孔,并顺利放到设计要求的孔底,说明孔径和偏斜度达到要求。孔深用测绳和钢尺丈量。钢筋笼放不到底时还需要修孔直至孔壁铅直,钢筋笼能顺利放到底为止。在验收工作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清孔工作,清孔可以采用原浆换浆法来进行,这样的方法能给对孔洞中的含沙量和泥浆粘度进行控制,同时也需要根据施工的设计要求,在对孔底沉渣的规格进行控制。在达到清孔要求之后,需要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再次对孔深进行测量和验收。

3.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策略

3.1 首先是对成孔质量的把握

与传统打入桩技术不同,钻孔混凝土灌桩技术是先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来进行钻孔,然后在孔内形成桩基,在这样的过程中,孔洞周围的土层向桩基移动的过程中会对桩身产生一定的压力,对桩基的成形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在成桩初期,桩身混凝土的强度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很容易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同时混凝土灌注桩的成孔是依靠泥浆的稠度来进行平衡的,所以说需要对成孔的质量进行把握,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对桩距进行合适的控制,以此来防止坍孔和缩径的现象出现。

3.2 钢筋笼的上浮控制

在对桩身混凝土进行浇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钢筋笼上浮的现象,上浮的高度是根据混凝土的灌入情况而变化的,钢筋笼的上浮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进行混凝土浇灌的过程中,混凝土沿着桩身上升,在这样的过程中对钢筋笼产生向上的摩擦力,从而导致钢筋笼的上升,针对这样的现象,可以采取这样几种控制措施:首先是对导管的埋入深度进行有效控制,导管埋入的深度与钢筋笼的上浮高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防止钢筋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埋管深度需要根据施工设计情况,将其控制到2到4m之间,埋入过甚,会导致内外压力差过小,混凝土不容易灌入进去,从而导致堵塞问题的出现,而埋入过浅会造成桩身夹渣。另外一个方面是需要对混凝土本身的坍落度进行控制,在坍落度过小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差,在实际流动的过程中会对钢筋笼产生更大的上摩擦力,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坍落度需要保持在20到22cm左右[3]。

3.3 混凝土灌注施工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灌注施工是保证成桩质量的重要前提,在进行混凝土灌注之前,首选需要保证成孔的规格和质量,并且对孔底的沉淀厚度进行测定,如果实际厚度超过施工设计标准,可以采取喷射法来向孔底进行5分钟作用的喷射,以此来使沉渣悬浮,然后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在实际灌注的过程中,严禁出现中途停止的现象出现,需要保证灌注工作的连续进行,在灌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泥浆稠度的控制,防止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泥浆稠度出现较大的变化,从而影响整体测量。在灌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导管内混凝土不足而出现空气的情况,不能将混凝土整斗的灌入进去,防止在导管内形成空气区,使导管内的气压迅速升高,导致导管破裂现象的出现。最后,在灌注结束的时候,混凝土的高度逐渐降低,泥浆的稠度会逐渐升高,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升顶困难,针对这样的现象,可以在孔内加入适量的水来对泥浆进行稀释处理,使灌注工作能够顺利的完成。

4.结语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各类建筑基础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基础工程的整体质量,需要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施工,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书会,王耀华.浅谈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科技视界,2013(17):63-63.

[2]魏菊英.关于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2(5):72-73.

论文作者:王耀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8

标签:;  ;  ;  ;  ;  ;  ;  ;  

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策略研究论文_王耀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