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瘀血内阻型老年顽固性失眠疗效观察论文_陈慧琴 王谧

(安康市中医医院;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瘀血内阻型老年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瘀血内阻型失眠的老年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取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2.3%,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4.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顽固性失眠患者的治疗中,采取针药结合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针药治疗;老年患者;顽固性失眠;瘀血内阻型;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失眠又不寐、目不暝,常见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贫血等疾病中,是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病。其中,难治性失眠是失眠期限超于1月的慢性失眠,且服用一系列的西药与中成药安眠药,均未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还存在依赖的情况。因此,本文基于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顽固性失眠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此次探究中,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的顽固性失眠老年患者进行随机选取,共13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5例。其中,对照组分为男女两组,即女组42例,男组23例,年龄范围在43~76岁,平均56.1岁,病程为1~3年,平均病程1.76年。观察组分为男女两组,即女组38例,男组27例,年龄范围在45~75岁,平均为56.5岁,病程为1~3年,平均病程是2.12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备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WHO/WPO)》进行参照。(1)难以入睡,或间断多醒,整夜多梦,似睡非睡或早醒,醒后不能再入睡,或通宵难眠。(2)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一周以上;(3)白天出现精神疲乏不振、头晕、头胀、心慌心烦等症状,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功能;(4)不是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的并发症状。瘀血内阻型失眠患者主要表现为:失眠日久,躁扰不宁,夜多惊梦,夜寐不安。面色青黄,或面部色斑,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仲,或急躁善怒。舌质暗红、舌面有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范围为44~76岁;②病程为1~3年;③与本病诊断标准相符;④患者对本研究自愿参与,且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小于44岁或者大于76岁;②与相关标准不符合的患者;③在此次治疗前服用其他药物影响疗效者;④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⑤合并有心、脑、肝、肾等其他内科疾病者;⑥患有精神疾病与依从性差影响疗效评价者;⑦未依据相关要求完成调查或者中途退出不再继续参加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活血化瘀中药对进行治疗,方用血府逐瘀汤为主方化裁,具体如下:桃仁15g,枳壳15g,赤芍12g,桔梗10g,生甘草6g,红花10g,柴胡10g,当归15g,川芎12g,牛膝12g,丹参20g,夜交藤30g,生地15g等。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饭后温服。观察组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即血府逐瘀汤加针刺疗法,取穴:神门、内关、百会、安眠、三阴交、足三里、太溪等。针刺前对诸穴用碘伏常规消毒,选用25*40mm毫针常规针刺,针刺得气后行快速小幅度捻转1分钟,选取两组腧穴接电针仪,选择连续波频率5.0-6.0Hz,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中药之方药组成、用法同对照组。

1.6 疗效判定标准

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疗效判定标准,针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实际治疗状况来评定其效果。痊愈:减分率≥75%,睡眠时间>6h,入睡时间在30min以下,睡眠的整体质量满意,且不用催眠药物来辅助。显效:减分率≥50%,睡眠质量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在3h之上,睡眠质量相当满意,催眠药物的使用较少。有效:减分率≥25%,睡眠时间低于2h,催眠药物的使用未过半。无效:减分率<25%,催眠药物使用量较多,但效果不明显,症状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4.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失眠一症,主因心神不宁。本研究选取神门、内关、百会、三阴交、安眠、足三里等穴进行针刺,首选心经原穴神门、心包经络穴内关宁心安神,为治疗失眠之主穴;百会位于颠顶,入络于脑,可清头目宁神志;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能有效调和足三阴经气血,安神助眠;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能宣通气机,调理气血,培补中气,配伍内关以理气和中,助安神之功;安眠作为治疗失眠的经验效穴,可安神定志,使人安然入眠。诸穴合用,可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达到调和阴阳、宁心安神的目的。

4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65例瘀血内阻型顽固性失眠老年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总体疗效甚佳,充分发挥了针药结合治疗的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依从性好,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血府逐瘀汤组,显示其在治疗顽固性失眠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库谦·阿维泰,翟铜广,宋广飞.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5,33(01):23-24.[2017-08-04].

论文作者:陈慧琴 王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下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针药结合治疗瘀血内阻型老年顽固性失眠疗效观察论文_陈慧琴 王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