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多年工作经验,本文笔者首先阐述了EPC总承包管理的特点和EPC概念,然后提出了针对EPC总承包管理模式进行成本分析及对此采取的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以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EPC;总承包;成本控制
1EPC总承包管理的特点
1.1EPC模式有利于提高项目运作效率和效益。在EPC模式下,业主把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和开车服务工作全部委托给工程总承包商来负责组织实施,业主只负责整体的、原则的、标准性、目标的管理和控制。
1.2承包方和业主的责权明确。EPC项目管理模式责任单一,减少了相关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和纠纷而直接造成项目损失或导致项目失败的风险。对业主而言,主要提设计构想、技术标准以及进行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总承包商的监管,承担的风险较小,有利于工程的质量管理、进度监控,工程造价控制。承包商则承担了项目的所有工作责任,包括部分由于业主失误造成的风险,比如合同文件中的错误、遗漏和不一致的风险,同时负责与各分包商的沟通,协调工作,分包商所带来的风险和失误也由承包商来承担,这大大增大了承包商的经营风险。
1.3采用总价合同。由于通常采用EPC模式的工程一般为投资规模较大、工期较长、技术相对复杂、不确定较强的工程,为了避免工程实施过程中不确定给业主带来的风险,EPC通常采用接近固定总价的合同,承包商通常是不能因为费用变化而调价。另一方面由于绝大多数的项目业主投资某一项目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其获利的前提是能将项目的投资金额和投产时间在一定的范围内,所以业主希望承包商投标价格是固定不变。因此,尽管总价合同并不是EPC模式独有的,这种方式在EPC中更具有代表性。
1.4总承包企业对分包商结果负责。工程总承包商可以把部分设计、采购、施工或开车服务工作,委托给相应的具有资质的分包商完成,分包商与总承包商签订分包合同。而不是与业主签订合同,分包商的全部工作由总承包商对业主负责。
2、EPC概念
EPC是指受业主委托,按照所拟合同对所建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直至后期竣工验收等进行全过程的承包,施工单位在项目整个阶段对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进行全方位控制,业主可以聘请监理单位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或者在项目结尾竣工验收阶段进行终极控制。在EPC模式中,Engineefing不仅指设计工作,还包括在项目施工的整个阶段的策划和组织管理,Procuremem也不只是包括建筑所用材料的采购,还包含施工机具的采购,Construction建设是贯穿在整个项目阶段,进场前技术交底指导书、机械设备试运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直至竣工验收阶段。
3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的基本策略
3.1设计阶段的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
(1)实行工程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选。设计单位必须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提出优秀设计方案。通过招标或方案竞选,可以避免设计市场垄断,提高设计质量,减少设计变更,缩短设计周期,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
(2)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根据投资限额的要求,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要尽量优化,在确定投资决策后,最大幅度地节约投资、降低工程造价,把项目经济评价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
(3)采用限额设计。根据我国工程造价限额体系:估算、概算、施工图预算,EPC承包价格不能突破承包范围相应的概算。在保证工程功能前提下,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
(4)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要求设计单位在每个设计阶段,每个专业均能运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设计,从功能和成本两个角度综合考虑和评价,使二者协调起来,这样能提高设计质量和建筑工程造价。
(5)实行限额设计奖惩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这种制度能够激励设计人员加强专业间的配合,认真研究优化设计,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在保证工程安全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新方案、新工艺、新设计、新材料等方法节约工程投资,根据节约投资额度的大小对设计单位实行奖励。相反,因为设计单位引起投资超支,要扣减设计费。
3.2施工阶段的成本分析与控制
施工阶段是将设计图纸转化为现实产品的一个过程,在此阶段降低成本的概率很小,但是此阶段对施工项目的安全质量和进度有着很直接的影响,所有通过进度和质量的控制,节省成本的可能性很大。首先要配备良好的项目管理团队,培养施工管理人员的材料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意识,制定好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把握好每道工序的施工节点,保证施工进度,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设计变更,而对于设计变更施工现场应先进行经济性的评估。施工阶段是保证项目质量的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创造更好的效益的关键点,把握好工期,质量,避免出现因材料到货延误工期,材料或设备不合格导致的质量问题,这样才能给EPC管理方和业主带来好的收益。
3.3工程采购阶段的成本分析与控制
工程采购材料和设备所花费的金额是项目总投资的70%以上,而采购的设备和材料是随着市场波动的,一定程度上很难把握准确,材料和设备的价格一点点波动都会对所投入的成本产生很大的效应,因此控制好工程采购阶段的成本将会对降低旋工总成本有很明显的作用。采购阶段的成本控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提前做好设备、材料采购计划。根据项目前期的进展和施工现场情况的把握,应提前制作好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计划,采购人员应该预见到每个施工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制定对应的解决办法,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材料和设各提供的满足施工需要。
(2)“就地取材”。项目所在地的材料供应商对当地市场价格掌握会充足些,在项目进场前采购人员应在当地对符合条件的供应商进行考察,考察其相关资质能否满足工程条件,材料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规范,供货周期能否满足施工进度等,“就地取材”省去了运输时间和费用,避免了材料多次长期运输,减少了材料的损耗,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材料和设备成本。
(3)材料、设备出厂质量控制。设备或材料在出厂时,应委托第三方进行质量检测,严格核对供应商提供的质量检测说明和合格证是否与实际提供的材料相吻合,材质单除满足国家和行业规范外,是否满足合同文本的相关要求。另外,随时跟进材料的供货周期,保障工地施工进度,避免出现因材料和设备延误导致的工程施工进度滞后的情况。
(4)市场的动态分析和预测。材料设备受季节性影响很大,在此之前应做好市场动态分析和预测,随时掌握材料设备的价格波动信息,建筑行业与国家新出台的政策和金融货币、通货膨胀等有很大影响,采购人员应根据国家政策变动预测市场价格波动,根据市场材料设备价格起伏制定相对应的解决方案,降低可能出现的损失。
(5)树立全员“成本管理与控制”思想。EPC总承包成本管理存在于施工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需要所有部门人员有经济意识和观念,目前我国的EPC总承包成立了成本部门,采购部门只关注材料设备问题,技术人员只关注了技术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设计人员和部门研发人员只是关注了如何研究和设计方便施工,而他们的通病都是忽视了成本控制,作为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中的一员,应该将成本管理思想融合在对应负责的工作中,只有全员注重成本控制才能让项目利益最大化。
结语
目前,EPC总承包模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施工领域中,与传统的总承包管理模式相比,在解决合同纠纷和控制工地中都有很大的优势,合理控制各个阶段的成本,才能保证合理的资金投入,为业主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并让EPC总承包商发展的更长远。
参考文献
[1]张飞龙,罗浩君,唐文宣.浅谈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的成本管理[J].居舍,2018(33):142.
[2]张志刚.国际EPC总承包工程中的事前成本管理[J].时代金融,2018(24):257-258.
[3]齐海帆,李超,汪芸.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和结算管理[J].现代国企研究,2018(08):160.
论文作者:吴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材料论文; 项目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论文; 总承包论文; 采购论文; 成本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