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_主观幸福感论文

体育锻炼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_主观幸福感论文

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观论文,幸福感论文,高中学生论文,机制论文,身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方法

1 被试 采用分层加随机(抽签)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全国高中学生进行抽样。首先,以我国的地理区域分层,分为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华中7个层次,在这7个层次中分别随机抽取1个城市,共7个城市。其次,分别在7个城市中以学校类别分层,分为省级达标校、市级达标校和普通校3个层次,在每个城市中随机抽取各类学校各1所。最后,以年级进行分层,在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作为本研究的被试。通过上述的抽样,选取了沈阳、上海、湛江、大理、石家庄、武汉、兰州等地的21所中学。共发放问卷2520份,剔除错答、漏答和有规律做答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968份,有效回收率为78.1%。

由于许多研究表明,生活事件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28,29]。为了更准确地揭示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需要恒定生活事件这一变量。因此,借鉴影响我国大学主观幸福感的生活事件,即家庭经济收入、不幸事件、学业成绩、朋友关系等[30] 作为可能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生活事件,对这些方面有变化的样本进行剔除,剩余803个样本作为研究身体锻炼与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被试。

2 研究工具与程序 身体锻炼等级量表;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身体自尊量表(PSPP);艾森克人格中国简式量表(EPQ-RSC);中学生同学关系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自编的调查条目:自编的调查条目包括人口统计学的变量,一般生活事件的变化情况,身体锻炼的情况等内容。

施测:采用集体测试的方式,在班会课或体育理论课课堂中,用指导语指示被试填答问卷。委托的主试人员在问卷施测前没有集中学习,本研究采用书面通知下达对委托的主试人员提出的施测过程的统一要求,并以电话或电子邮件等形式加以补充。

数据处理:数据使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8.0与Amos 4.0在微机上统计处理。

4 结论

(1)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可以分为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活满意感、学习满意感、身体满意感5个维度。编制的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可以反映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全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身体锻炼与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测量工具,也可用于对高中学生的精神健康和心理发展的诊断、咨询与指导。

(2)经常锻炼的高中学生比锻炼不足的高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更加强烈,这一差异表现在两者之间的情感成分和特殊生活满意感上;一次的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没有影响,长期性的身体锻炼可以提高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

(3)小锻炼量和中等锻炼量的身体锻炼随着锻炼持续时间的增长,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加深,而大锻炼量随着锻炼持续时间的增长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呈现倒“V”型的曲线状;随着锻炼持续时间的增长,中等锻炼量的效果明显优于小锻炼量和大锻炼量的效果;与锻炼量相比,锻炼持续时间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更显重要。

(4)身体锻炼不仅可以直接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而且可以通过身体自尊,人际关系、人格等中介变量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标签:;  

体育锻炼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_主观幸福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