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助力孩子健康成长论文_盖秀娟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助力孩子健康成长论文_盖秀娟

盖秀娟

山东烟台莱阳市文峰学校

摘要: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心身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所谓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婴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品质培养,意志磨练和与人交往模式的建立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人的基本态度、行为模式、人格结构在婴幼儿期的亲子互动过程中早已奠定基础,再经其后的儿童期、青年期等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逐渐形成个人的独特人格。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子女的生理健康、态度行为、价值观念及未来成就。所以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亲子关系和谐家庭健康成长

在我们国家,我们发现亲子关系矛盾在青少年表现的比较严重,亲子冲突或者孩子逆反时有发生,孩子离家出走,沉迷网络,自杀,甚至有北大学生弑母事件,这不得不让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为人父母者深思,这一切到底是怎么造成的?细究之下,我们发现这一切的发生都是不良的亲子关系惹的祸。

一丶剖析社会现象,解读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的核心是信任、尊重、快乐和妥协。家长在构建整个亲子关系的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孩子不爱做家务;待人没礼貌,不懂得尊重父母,甚至顶撞父母,家长应负更大的责任,这是我们每个家长都应该认识到的。

亲子关系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孕期,因为母子的血液的流动、心跳彼此之间是有沟通的,孩子从出生到父母给他很好的喂养,包括洗澡、爱抚这种动作已经开始建立他同世界的链接,从出生到他以后很长时间里面,母子之间的这种信任感是他认识世界的开始。比如他饿了渴了能及时喂他,他需要你抱的时候能及时的抱他,即向世界发出一种信号都会有人关注我,他就会觉得有安全感。如果孩子的需求通过哭没有得到及时的反应,哭累了不哭了,慢慢地对你就没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心理学研究发现良好亲子关系中孩子总能感受到被爱、被需要、被欣赏、被接受,这奠定了孩子与他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家庭冷淡、无爱的孩子长大后不易相信别人,不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家庭的和谐也对孩子的人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失和则容易造成幼儿口吃、紧张、易怒,长大后有神经官能症甚至少年犯罪。这些足以说明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齐大辉教授把家长教育比作树根,是看不见却最重要的,只有根深干粗,枝繁叶茂才能培养出硕果累累的孩子。家庭教育的基础是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孙云晓教授也说过这么一句话:好的关系胜过任何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能让您的家庭教育事半功倍。

二丶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通过《基础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师》理论的学习,根据埃里克森8阶段人格发展理论,笔者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和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在每一个阶段,我们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0-2岁婴儿前期期,是孩子最无助的时候,他的一切生活都依赖于成人的照料,是孩子获得信任感,安全感的关键期,这期间,作为父母要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的每一次需求都给予回应,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关注,充分形成安全感和信任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岁婴儿中期获得自主感,这时期的孩子什么事情要求自主,希望自己做,家长宜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在此过程中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自主的机会,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自主做事,培养孩子的意志,坚持不懈的品质。

4-7岁婴儿后期获得主动感,这个时期也是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导师李玫瑾教授曾说过,对待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温柔而坚定地坚持你的要求,要孩子知道做事的规则,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7-12岁童年期,是培养孩子勤奋的品质,这个时期正是孩子小学

读书的阶段,要通过陪伴孩子学习玩耍,站在孩子身旁,与他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应对挫折和失败,迎接困难和挑战,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自信不怕困难,勤奋努力认真做事的习惯,为他一生奠定一个勇敢坚定自信乐观的个性品质,为他一生的学习成长奠基。

12-18岁青少年期,是形成角色认同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自身的形象非常注重,很在意自己的成绩,在意自己在同学中的评价,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对孩子成长中的烦恼要多理解和尊重,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少批评指责,少唠叨埋怨,多鼓励多肯定孩子的成长,不焦虑不担忧,陪伴孩子共同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三丶建立有效亲子沟通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必须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有效亲子沟通的前提是要把爱传递出去。美国心理学家盖瑞查普曼著作《爱的五种语言》中提到人与人之间爱的传递通道通常有五种语言,第一种肯定的语言,孩子能够接收到爱,第二种是特殊的时光,高品质的陪伴,家长和孩子共处一段时光,孩子能感受到爱,而第三种是精美的礼物。孩子能接收到爸妈在疼我,第四种是服务的行动,你给孩子做他爱吃的,这时候孩子接受到爱了。第五种是身体的接触。亲吻、拥抱、拍背、牵手等。拥抱可以让孩子时时刻刻感觉到爸爸妈妈爱我、疼我。著名心理学家萨提亚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大到用爱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家长要投其所好,而非"给己所要",要用孩子喜欢的,乐于接受的传递爱的方式,去把爱传递给孩子,而不是把自己觉得对的强加给孩子。

面对孩子的偏差行为,家长要明白孩子的偏差行为是有目的和需求的,要忽略孩子的坏行为,关注好行为,有意识地铺垫一个好行为,然后强化它关注它,这个孩子今后就会用好行为来引起关注,孩子就会越来越正向。不对孩子实施暴力,对孩子实施暴力的家长容易引发孩子的暴力行为和报复,对待孩子的非合理性要求,家长要温柔而坚定地坚持自己的要求,连续几次孩子就会明白家长的规则,不给孩子增加焦虑,不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当孩子出现自暴自弃时,咱们家长正确的办法是降低标准, 寻找孩子的优势,然后鼓励孩子重新上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四丶结语

总而言之,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的需要,同时也教会了孩子怎样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我们每个家长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过程中,你是起主导作用的,只要你能把爱传递过去,了解孩子的偏差行为,与孩子有一个合适的沟通技巧,同时能正确的化解和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冲突之后,我们相信每个家长都会有美满的亲子关系,每个家庭都会和谐温馨,每个孩子都会在这样的家庭中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盖秀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助力孩子健康成长论文_盖秀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