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kV架空电线主要向广大农村用户供电,但是它长期处于露天运行,而且配送点较多,运行线路较长,覆盖面较广,很容易受到雷电、闪电或者大风的影响,运行中容易发生故障,给广大居民的正常生产、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损失。虽然,近些年国家建立了规模较大的配电网络,但是隐患依然存在。因此有必要对10kV配电线路常见的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应用相关的检修技术以保证千家万户的用电安全。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检修技术
10kV配电线路是电力行业近几年广泛应用的一种线路,它的施工质量和运行效果都相较传统线路有较大优势。然而,10kV配电线路需要安装在露天中,气候变化和人为行动会降低10kV配电线路的使用寿命,同时还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因此,国家的电力企业要严把10kV配电线路施工的质量监督,控制10kV配电线路施工在稳定的情况下进行,预防10kV配电线路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常见故障。保证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质量和水平都得到强化和提升。
1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以及成因分析
1.1短路故障
短路故障在10kV配电线路发生的概率很高,其主要诱发因素有三种,一是自然因素的影响,10kV线路属于架空线路,一般出现在人迹罕至的山林或者旷野地区,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雷击、狂风、暴雨等,出现线路断裂或者绝缘击穿等问题,引发短路故障;二是鸟害的影响,一些鸟类喜欢停留在电线上,或者将巢穴建在配电线路密集的区域,可能导致配电线路的相间短路问题,引发跳闸断电;三是外力破坏,主要是指人类活动造成的破坏,例如,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撞倒电线杆,或者挂断电线;树木砍伐过程中缺乏保护措施,导致树枝或者竖杆碰断电线等,都会引发短路故障。
1.2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会影响10kV配电线路的正常稳定运行,可以分析瞬时性接地和永久性接地两种。接地故障的原因,一是线路缺乏日常检修维护,老化严重,绝缘体破裂,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与树枝触碰,引发接地故障;二是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电容的忽然增大或者杂散,导致电流值远超接地故障正常值,电压则小于接地故障的相关参数,导线烧毁引发接地问题。
1.3过流跳闸
过流保护是一种针对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的保护性措施,主要是在检测到线路负荷电流超出限值后,继电保护装置启动自动保护,引发线路跳闸,从而保证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过流跳闸会导致线路的大面积停电,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主要原因有三种,一是低压线路短路,或者保护定值不合理,在线路负荷突然增长的情况下,用电负荷的增长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使得线路频繁跳闸;二是导线本身的直径偏细,当负荷电流以较快的速度经过时,会对线路的运行状态产生影响,如果长期持续,导线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发热问题,在一些老化严重的位置引发打火现象,造成导线的烧毁、熔丝熔断或者跳线问题,在线路短路电流的影响下,出现过流跳闸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常见故障的检修技术
2.1杆塔检修技术
杆塔是配网线路的支撑,杆塔出现故障则将意味着整个配网线路面临安全威胁,必须加强对杆塔的质检,分期实施质检,重点检查有无倾斜、变形、错位等现象,同时,要重点查看杆塔所处的土体质量,土质合格与否,电杆根部埋藏深度能否达标,杆塔整体有无受损痕迹,杆塔相关的构件完整与否,有无受腐蚀痕迹等,要定期、经常反复巡视,早发现问题早采取措施,及时解除故障,例如:杆塔局部组件螺丝松动时,需要再次拧紧,使杆塔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要掌握立杆技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护立杆的牢固、稳定,立杆作为配网系统的一项基础设施,从埋设到立杆施工都要掌握科学的技术,立杆处土质,不能过于疏松,同时,立杆埋设作为一项关键的施工环节,需要遵循科学的工序和流程,同时,立杆施工中需要进行加固、牢固,对此就要掌握好立杆的埋设深度,通常应该达到电线杆总长的1/8。
2.2配电线路状态检测技术
对于10kV配网系统来说状态检测技术主要有:绝缘检测技术、发热检测技术等,无论采用哪一种检测技术都应该以配网系统的相关规程与规范为依据,制定检测计划,检测一些关键构件,例如:配网的并沟线夹、导线连接器等,在此基础上来维护配网的安全、合理、有效运转。整个的状态检测中,绝缘检测占据大部分,具体的技术包括传统常规技术、然而,因为绝缘子四周出现了灰色电磁场,根据绝缘子的散步特点来判断、分析各项电气设备绝缘度是否合格,绝缘子有无问题等,同时,也经电流检测,从中分析绝缘子有无裂化痕迹。发热检测技术也是一项重要技术,就是把示温蜡片放在设备接头位置,从而监测各项设备工作状态下的温度高度,或者借助红外热像检测仪器,用来检测跳线的并沟线夹、直线压接管等。
2.3智能化检修技术
10kV配网线路检修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采用现代化智能化检修技术。例如: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等都能够有效采集来自于配网系统的信息、信号,能够及时发现并监测到故障信号、信息等,同时,兼具设备监测功能,能够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跟踪,显示出精准的数据信息,并能够依据这些信息来预测、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提前预知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从而提前给出诊断信号,以便预先采取措施,防止问题严重化,这种智能化监测、诊断技术往往能够更加及时、高效地发现故障,而且能够形成定期的排查与分析,能够为故障检修创造有利条件,支持配网线路的健康、安全运转。
2.4绝缘防护技术
(1)增设避雷设备。雷击是引发配网线路受损、遭破坏的一大因素,对此必须提高配网系统以及相关设备的防雷性能,通过增设避雷器可以达到这一目标。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根据配网线路的具体位置、电气设备类型等来配备避雷器,例如:长线路段增设防雷金具;变压器作为一项重要的电气设备,则应采取在低侧处增设同等电压的避雷器。(2)地网检修。制定检修计划,定期开展检修工作,确保接地阻值保持稳定,并对应要做好气象预测,根据气象信息来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为地网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确保其安全运转。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电力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意义重大,电力企业必须重视起来,针对线路运行中的一些常见故障进行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检修措施,同时做好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为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敬鹏.浅谈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故障检修维护及分析[J].电子制作,2013(16):218.
[2]徐宏梅.东莞中压配电线路的故障主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电气技术,2010,06.
[3]王辉强.架空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3.
论文作者:徐晨晨,苗泽玮,侯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杆塔论文; 技术论文; 网线论文; 导线论文; 立杆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