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企业文化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企业文化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企业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文化论文,三十年论文,中国论文,改革开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1769年第一家现代企业在英国诞生,至今239年间,企业管理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769年至1910年,经验管理阶段,其特点是“人治”,即主要经营者靠个人的直觉和经验进行决策和管理;1911年至1980年,科学管理阶段,其特点是“法制”,即主要靠科学的制度体系实现高效率;1981年以来,发达国家的优秀公司率先进入了文化管理阶段,其特点是“文治”,即靠企业文化建设带动企业经营管理达到更高的境界。我赞成这样的说法: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时代,也是“文化制胜”的时代。

7年前,美国海氏咨询公司在对《财富》500强评选的总结中指出:“公司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文化”。被称作世界头号CEO的杰克·韦尔奇就是文化管理的大师。他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文化是CE不可替代的一个资本。”中国海尔公司CEO张瑞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海尔文化。海尔的什么东西别人都可以复制,惟独海尔文化是别人无法复制的。”

企业文化的理论,大体上诞生于1979至1982年的美国,很快便传到了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中国企业于1984年至1988年期间,经历了第一次企业文化建设热潮。当时,许多中国企业对西方的企业文化理论进行热烈的研讨,并结合中国企业情况,完善了自己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作风等等。诸如大庆、二汽、鞍钢、长钢、北汽、吉化、南京无线电厂、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的前身)、上海嘉丰棉纺织厂、北京第四制药厂、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云南玉溪卷烟厂、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等国有企业,是当时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与第一次企业文化热潮相伴随的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企业初步从计划体制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开始树立商品经济观念、顾客至上观念、开拓创新观念;同时,中国国有企业以极大的热情学习西方18种现代管理理念,在管理上推进变革。这第一次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以国有企业为主角,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1989年“六四风波”后,至1992年,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低潮。在批判“全盘西化”思潮过程中,把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也看成是“全盘西化”的表现,说企业文化这种西方的理论,冲击了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关于企业文化的研讨停顿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也陷入迷茫。1991年,我的专著——《中国企业文化——现在与未来》即将出版,一位部长曾答应为这本书题词,这时却食言了,可见当时的政治压力有多大。非常感谢袁宝华和陈清泰同志,他们的题词使这本书增色不少。袁宝华同志的题词是:“艰苦奋斗,爱厂如家,开拓创新,振兴中华”。陈清泰同志的题词是:“建设企业文化,开发精神力量”。

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决策,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更深入的阶段。1993年至2000年,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进入了恢复、创新和变革阶段。一大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其企业文化也进一步与市场经济相匹配,与此相伴的是一次更大、更深刻的观念变革。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像青岛海尔、联想集团、中兴通讯、华为、同仁堂集团、宝钢集团等企业,不仅成为制度变革的排头兵,而且成为观念变革和文化创新的佼佼者。他们的企业文化不仅进一步与市场经济合拍,而且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他们的企业文化不仅对内发挥了凝聚人心的作用,而且对外发挥了塑造形象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品牌建设。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以联想、海尔、中石油、中石化为代表,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与此同时,东北、西北、西南、中部地区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央又提出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型国家”,以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崭新的观念。2001年以来,第二次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已经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学习企业文化的理论,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企业文化策划和企业文化更新列上议事日程,越来越多的学术团体和政府部门召开了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研讨会。这标志着中国企业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已经开始,它所解决的课题是:中国企业如何走上国际化经营之路,如何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如何应对知识经济,如何为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企业经营和管理。诸如“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间的竞争是你死我活的竞争”等观念将被淘汰,而“企业应追求合理的利润”、“建立企业联盟,实现多赢局面”等崭新观念被更多的中国企业所接受。现有的“利益导向的文化”,将向“诚信导向的文化”演变。一个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企业文化修炼热潮,必将推动一批又——批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经济的航空母舰和高效的潜水艇。

笔者认为,在第二次企业文化热潮中,值得我们思考和解决的课题有:1.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2.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持续发展;3.加入WTO与中外企业的文化较量;4.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同步建设;5.企业文化与名牌战略;6.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7.中国企业面临的思想道德课题;8.中国企业文化的操作艺术;9.企业重组与文化融合;10.企业改制与观念更新;11.知识经济与文化管理;12.加入WTO与企业经营理念的创新;13.加入WTO与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14.在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15.企业经营者素质与企业核心价值观;16.构建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建设;17.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特殊问题;18.环境保护与企业社会伦理;19.和谐社会与企业文化;20.企业文化与自主创新。

中国的第二次企业文化热潮要想取得实效,有赖于管理学界、企业界、政界的密切结合,有赖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有赖于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的进一步改善,虽然困难不少,但我们没有理由悲观。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历史的车轮将推动中国企业驶向未来,成为21世纪的骄子。

标签:;  ;  ;  ;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企业文化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